山海相连,人文相亲。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和着主题曲《同爱同在》的悠扬旋律,网幕之上,各个国家及地区的景观、面孔,共同构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亚洲画卷。
自空中飘散而下的仿真桂花瓣及桂花香芬,让全场运动员和观众如同身临杭州的秋日盛景中。不分国籍与肤色,现场观众欢呼、合影,沉浸在诗意杭州中。
这是中国第三次成为亚运会的东道主。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2023年,亚运的荣光在钱塘潮涌中绽放。
亚运时刻的浙江杭州,处处可见亚洲大家庭的欢聚。来自东帝汶的宾客与吉祥物“飙舞”,外籍专家在良渚古城遗址、京杭大运河等地感受杭州的古城新韵;主媒体中心每天都上演着记者的“老友记”;运动员村群星闪耀,他们是对手也是朋友。
本届亚运会,亚奥理事会的45个成员全部报名参赛,亚洲大家庭在杭州团聚。赛场上,运动员感受到的是东道主的诚意与细致。比赛是竞技,更是相知。伊朗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礼萨·埃纳亚蒂说,“有那么多人支持我们,出乎意料。”
曾五次获得女子散打世界冠军的沙赫巴努·曼苏里安对媒体说:“在举办体育赛事方面,中国是最完美的东道主。”
韩国代表团里很多年轻人都是第一次到访中国,团长崔润说,大家很喜欢这里,希望通过赛事增进了解。
近十年来,亚奥理事会合作商王锐祥基于国内、走向亚洲的“出海”之路越走越顺畅。从最初的不熟悉,到当今的受欢迎,王锐祥在一次次服务国际大型综合性赛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给每个中国人带来的自信底色。
他不断感受到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办大型赛事,就是要让世界更加了解我们,而我们也在拥抱世界。”王锐祥说。
服务亚运会的,还有生活在中国的留学生等外籍人士。他们带着对中国的亲切感情服务亚运,也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
浙江大学的林敬翊是马来西亚留学生,这次亚运会,他是场馆的IT服务志愿者。在他看来,国际体育赛事对促进各国人民互相了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记得小时候,他非常喜欢中国的体育明星刘翔、姚明、林丹。“现在是苏炳添很流行。”林敬翊说。
林敬翊祖籍潮州,从小就在长辈的熏陶下了解中国文化。如今,带着对中国的好奇,他来到杭州读书,还幸运地成了亚运会“小青荷”。
他说,在马来西亚,他的很多朋友愿意用中国的网购软件买中国的产品,这样的交流也带来就业机会。他和很多留学生都感受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康乾街道“洋哥”(Younger)志愿服务队也发挥了留学生众多的语言优势,为亚运会提供志愿服务。来自摩洛哥的彭舒志,是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工程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
在彭舒志小的时候,他父亲来过中国,通过父亲,他了解到,中国人都很热情友善,既有深厚古老的文化,现代科技也十分发达。今年1月他终于来到中国,通过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招募计划,加入了“洋哥”志愿服务队。亚运会期间,他和小伙伴在高铁场站和高速口参与接站服务,他的目标是,让来宾感受德清的温暖。
从北京亚运会的“团结、友谊、进步”,到广州亚运会的“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再到杭州亚运的“心心相融,@未来”,三届亚运会的主题口号折射着共通的情感,也不断从“我”到“我们”。
从北京亚运会宣传曲《亚洲雄风》,到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描绘的是“树都根连根、云也手牵手”的亚洲,是同圆一个梦、同拥有一个家的亚洲。
杭州亚组委执行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说,杭州花了三年的时间征集、创作、打磨主题歌。最终确定的《同爱同在》表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陈卫强说,主题曲折射了“亚洲一家亲,亚洲大家一起来”的希冀,不仅仅是参加体育赛事,也共同推动亚洲繁荣、世界发展、人类和平。
开幕式主题曲的领唱者之一王家恒谈到他对主题曲的理解。“它像是对全亚洲乃至全世界发出的一份邀请。词曲意境非常辽阔,温暖而且有力量。”
杭州亚运会的定位是: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陈卫强认为,这两个“新”字,意味着新的时代、新的历史背景、新的世界格局、新的科技呈现。
与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相比,举办杭州亚运会的中国,经济、科技实力都有巨大提升。陈卫强说,唱响《亚洲雄风》的北京亚运会时期,亚洲才刚刚崛起,时至今日,亚洲在世界举足轻重,这个时代办亚运会,考虑更多的是怎么样能够更加从容、更加淡定、更加按照办赛的国际惯例,来把赛事办好。
很多参会嘉宾也对杭州亚运会的“亚洲文明”充满期待。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日前对媒体表示,“杭州亚运会传达了疫情后人们重聚和相互友爱的真正意义。”他说, 亚洲在崛起,必须维护团结,必须实现民心相通,以实现共同和持续繁荣。
9月23日晚间举行的亚运会开幕式更是中华文明与亚洲文明交汇展示的重要舞台。文艺表演中,中国风韵与亚洲风情交相辉映,传递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正如主题曲《同爱同在》的歌词——“亿万个骄傲的声音,汇聚成一句话,你和我同住亚细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