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题:平衡·稳健·净增持——国家外汇局解读我国国际收支发展态势
新华社记者刘开雄、吴雨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超600亿美元,外资持续净增持人民币债券……如何看待我国一季度国际收支情况?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在4月18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答复。
经常账户交易与我国实体经济活动关系密切,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直接参与国民经济核算,在维护我国国际收支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初步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已经超过600亿美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在此支撑下,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延续顺差格局。”王春英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保持在合理均衡区间。
3月19日,外国客商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一家丝网企业了解产品生产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对经常账户的未来趋势,王春英认为,我国经常账户有基础有条件保持一定规模的合理顺差。
——货物贸易方面,出口有望得到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的共同支撑。
我国出口结构将更加优化,新的出口增长点、新的外贸发展模式、新的出口市场都将为我国出口增添新动能。同时,周期性带动因素增多,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补库存需求逐步显现,全球电子产品消费周期逐渐走出低谷,这些都将带动我国相关产品出口继续增多。
——服务贸易方面,结构更趋优化,生产性服务贸易的作用更加突出。
一方面,随着居民跨境活动有序恢复,跨境旅行支出将继续向常态水平回归;同时,受签证便利化和优化外籍人员来华服务等政策措施影响,我国旅行收入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另一方面,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稳步增加,将有助于服务贸易差额更趋均衡。例如,2023年,我国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咨询、广告等其他商业服务顺差合计572亿美元,处于历史高位,2024年一季度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决定经常账户中长期发展趋势的是一国经济结构和制造业水平。”王春英说,我国制造业的持续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将逐步提升我国产品竞争力,有助于优化出口结构,降低对部分进口产品依赖度,支撑包括货物贸易在内的经常账户在中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格局。
如果说“稳健”是我国经常账户的关键词,那么“净增持”则是我国资本账户变化的亮点。
从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看,2023年,外资净增持我国债券23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净增持规模进一步升至416亿美元。截至2024年3月末,外资在我国债券市场持仓量超5700亿美元,占境内债券托管总量的2.6%左右,较2023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
在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外资的投资结构延续合理。从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外资投资一年期以上债券占比56%。“从持有主体看,境外央行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序增持境内债券,并且多投资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中长期债券。”王春英说。
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下,人民币资产的投资收益保持稳定。在王春英看来,宏观环境有支撑、投资价值有保障、全球配置有需求三方面因素,将是外资持续投资人民币债券的重要原因。
王春英分析,国内经济回升向好,为境外投资者提供良好、稳定的宏观环境;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比较独立的资产收益表现,有助于境外投资者分散风险;人民币在全球跨境交易使用中的占比稳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在逐步增强,人民币资产成为境外机构全球投资布局的重要选择。
“总的来看,中国持续提升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和完善优化服务,外资投资我国债券市场具有稳定、可持续的提升空间。”王春英说。
原标题:平衡·稳健·净增持——国家外汇局解读我国国际收支发展态势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