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后所未有的最长命的王朝,历经32代国君,37代王,统治长达791年。
但再强大的王朝都有覆灭的时候,这是历史规律,谁也逃不过。
到了春秋时期周王朝已经日渐衰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开始了无休无止的争斗。
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结束。
在这个时期。一些成了气候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霸权,各诸侯国之间大打出手,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个诸侯国称霸,史称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经过漫长的春秋时期,当时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虽然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说话已经不算数,已经名存实亡。
经过若干年的争斗,后起之秀赵国、魏国、韩国在三国分晋后渐渐崛起,跻身强国之列。没有多久,燕国也崭露头角,进入强国之列,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
哪七雄呢? 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战国七雄是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产物,是历史淘汰的结果。
当时周朝的统治重心在中原地区,所以七雄之中除了楚国的国土偏向南方,其余六国的统治地都在中原和中原偏北地区。
齐国都城在临淄,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一带。
春秋时期,齐国最先中原称霸,齐桓公是资深中原霸主。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田氏代齐,田和是个非常有远见的统治者,他统治时期,齐国国力得到长足发展。
到威王、宣王时,齐国人才济济,成为东方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齐威王任用大名鼎鼎的邹忌为相,进行体制改革,齐国逐渐强盛,开始成为诸侯国的佼佼者。
秦国都城搬迁过几次,最后定在咸阳,也就是今天陕西的咸阳,东邻西安,西接甘肃。
咸阳一直没有改名,辖区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不过秦国国都原先并不在咸阳,位置偏西。
后来秦国为了适应发展,曾经几度迁都,最后秦孝公统治时期才定都在这里,并取名咸阳。
秦国建都咸阳一个有力的证明是,咸阳东郊存在大量的秦墓,这个坟墓群非常庞大,有一百多座。
并且人们在咸阳市区还发掘出了当年秦国的都城遗址,这一切都说明,咸阳的都城地位不可动摇。
楚国都城在郢都。
楚国和秦国一样,是个发展很迅速的国家,发展过程中多次迁都。
进入春秋后,楚国日渐强盛,经过跟晋国长期争霸,国力蒸蒸日上,最后建都郢都。
虽然楚国因为形势发展曾经战争迁都,丹阳、寿春、江陵都曾经留下他们的足迹,都曾做为他们的根据地,但那些地方都是临时的,过渡的。
建都时间最久的还是郢都,郢都地处荆州市境内,地名早已不复存在,但这里有个纪山,郢都城就在纪山南面,当时楚国文献把这里称作"纪南城"。
而且在上世纪这里也刚好发掘出楚国郢都的都城遗址,而纪山附近的200多座纪山楚墓群,也成为这里是楚国都城的铁证。
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
燕国在当时中国的最北部,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燕国人以东胡民族为主,性格彪悍,作战勇猛,在战国诸侯国也非常亮眼。作为战国七雄之一,不同凡响。
不过再厉害的国家都斗不过秦国,最终七雄之一燕国在公元前222年被秦国灭亡。
燕国跟秦国、楚国一样,它的都城也不止一个。
当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燕国历史上曾经数次迁都,先后有上都、中都、下都之说。
但这几个地方都在北京市内,燕国诸侯墓群就在北京宣武区。
韩国都城郑城,今河南新郑市。
新郑是中国中原地区的中心,是风水宝地,在夏朝时候就是首都所在地,后来新郑还曾是郑国的国都。
韩国灭了郑国后,觉得这地方不错,就在这里建都。与之相佐证的是,在新郑城关发现了大量的韩诸侯墓葬群。
赵国都城在邯郸,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邯郸,名称两千多年未改。
赵国的先祖造父是周王的得力干将,曾经帮助周朝防守边疆,因此非常得宠。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晋为诸侯,赵氏正式建国。
此后赵武灵王奋发图强。推行改革开放,实行胡服骑射,赵国因此国富民强。在邯郸附近,也发掘出赵王城遗址,而且邯郸周边也发现了赵诸侯墓葬群。
魏国国都在大梁,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
魏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就是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魏国势力变强,由此跻身于七雄之列。
魏国的都城原来不在开封,在山西和河南交界一带,在辉县一带发现有魏诸侯墓群。
早期的魏国曾经被晋国所灭,但魏国人卧薪尝胆、自强不息,联合三家分晋,魏人重建魏国,魏惠王又迁都大梁,由于历史上开封屡遭黄河泛滥,大梁遗址和墓葬群均被深埋地下几十米,但大梁就是开封是毋庸置疑的。
战国250多年历史中,魏国也不是泛泛之辈,魏国也是最先崛起称霸的。
魏国的魏文侯也是个雄才大略的主,魏国进行的李俚变法,在战国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魏国也是较早被灭的国家,魏国先是被东部的齐国打败,后来又被秦国夺去了七百多里土地,南边又被楚国打得落花流水,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终于在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