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很多,其中不乏英明神武之主。而开国皇帝中杀功臣的皇帝也不少,朱元璋肯定是能排上号的。朱元璋出身不高,原来是一个放牛娃,后来还做了和尚,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后,成功逆袭成了皇帝。
正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天下已定,这些功臣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和皇帝一起享受他们千辛万苦、流血牺牲才换来的荣华富贵。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他们都是有本事的人,在朱元璋身边就是个定时炸弹,有很大的机会要生事。
朱元璋的确没什么文化,但不代表他什么都不懂,更何况前朝有很多经验可以学,而建国初,朱元璋的很多政策都是从前朝学习来的。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纵观上下五千年,无数的例子证明了这句话的可信度。古往今来,伴虎已成了历朝臣子们的“惯例”,朱元璋的疑心病丝毫不亚于曹操,所有对朱家统治有隐性威胁的家伙,哪怕是同甘共苦的老哥们,他都不能放过,能够逃过这一劫的并不多。
这里面不排除有些功臣已经脱离了之前的本性,摇身一变,成为了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开始奢侈度日、欺压百姓。朱元璋是非常痛恨这一点的,更何况这个时期更是百废待兴、休养生息的时候,为了老朱家的长治久安,为了老百姓认可这个朝廷,杀一儆百还是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过朱元璋杀功臣最重要的就是为了给儿子朱标,尤其是给年幼的孙子朱允炆铺路。
朱元璋对待功臣可谓是心狠手辣,但是对待太子朱标可表现的非常的喜爱,并且对朱标给予了厚望,这一点也是非常令人不解的。然而朱标早死,因此,朱元璋就封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希望他能够继承自己的皇位。
然而朱允炆天性仁厚,还非常年轻,和这些老奸巨猾的能人相比,根本不是个。朱元璋考虑到一旦自己去世,朱允炆会斗不过这些身经百战的功臣,因此,在他看来,自己在世时就替朱允炆除掉这个隐患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这些功臣已经有了结党营私的苗头了,他们之间包括和皇子间,很多都有联姻关系,一旦涉及到接班人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干涉到皇权稳定。
朱元璋的这种做法,在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是极为罕见的,汉朝的刘邦和吕雉两口子够狠的了,杀的大臣们加起来也没有朱元璋多。
然而朱元璋杀了这么多他认为会威胁孙子皇位的人,却唯独忘了最有可能的一帮子人,那就是他们老朱家自己的人。
还是那句话,有他在,那就是一座大山,谁也不敢逾越,但是一旦朱元璋没了,事情可就说不清楚了。
果不其然,朱允炆的皇位屁股还没有坐稳,朱棣变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而本就没有什么经验的仁义的朱允炆,这个时候身边连个能征善战的武将、老谋深算的文臣都没有了,结果朱元璋一系列的安排,其实是为朱棣做了嫁衣。
想起来也确实有点可笑,看看那些被朱元璋狠心杀掉的开国功臣,哪一个不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就这样被轻而易举的杀害了。
不过好在朱棣也是老朱家的人,肥水并没有流入外人田。不然的话,老朱估计在坟墓里也不会安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