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探索图库>正文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城市街道路网建设体系如何?值得后人借鉴吗?

2020/4/23 15:10:12 来源:互联网

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城市是封建王朝统治疆域的基础工具,它兼具地方行政、经济、军事的主要运作功能,必然会让各代统治者所重视!

由于受儒学影响,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街道必纵横沟通城市内部各商业“市”区与居民“坊”区。实际上,城市化街道建设的是以皇城为中轴线的中心大街维护统治者最高权威为前提。


江南城镇沿河街道

根据相关历史考证,唐代长安城以皇城居北的建城理念,占地面积83.1平方公里,东西大街居11条,南北相连的大街居14条,由其南北错落,东西相向的街道特点,形成了110余座相互牵制的“里坊”区域。

虽然宋朝是继唐朝之后再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国土稍逊于唐朝)受国家内外环境变革,街道的发展受到统治形式变化,与唐朝长安城街道建设有所不同。

自经济重心南移后,传统坊市制瓦解,宋代东京城的街道更趋于个性化。(在城市商品经济无受“时空”限制下出现)酒肆,面馆等商铺遍布城市各型街道。元代以店铺立大街,住宅居小巷,从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店铺繁盛程度,构成“大街小巷”的雏形。

城市街道及其附属便民设施建立既是反映封建朝代的城市化文明进程,也是提高统治者威望的有效手段!

城市街道路面建设

在封建朝代修建城市道路,资源有限,不比现在沥青路、水泥路的快速推进。石材是古代城市街道建设的主要用工材料!

当然,选择建造街道,少不了前期对路面情况的勘察。路况勘察的根本目的是反映城市交通网顺利联通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沟通城市经济的物质载体。


古代街道石板路

不过由于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区域的不同。既以城市经济实力修筑不同等级的道路,道路的修建既能促进人口流动,物资集散,军员调动的可操纵性!

由于古代自然环境、人口增长的优劣影响。路面以石材建设即大多限制于城市内部,驿道更以土路为主。

但是,清代前期的北京城,全城大部分街道还是以土路为主。(有可能受人口流动及明末战乱影响)土路街道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易产生内涝,雨水渗透程度强,当然能为统治者节约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却影响都城整体美观,无法体现帝王权威!


清代后期城市街道

当然,并不是明代未对北京城中心大街等道路修建石路。自朱棣迁都北京后,不仅皇城通道是石路,而且添民夫建设城区街道。修路石材大多就近开采。按明初的纯白银财政收入(小于500万两),修建都城街道还是绰绰有余,不过地方城市建设就望尘莫及了。

从石块填补道路来看,开采、运输、加工、铺切甚耗时费力。以至于地方城市街道修建都是自己出钱出力,富庶的江南地区,石条路的铺展,得益于市镇经济的繁荣。

石条路极大地保障了城市的卫生状况,防止黄沙泥土弥漫。不过石条路的后期维护也需要部分资金,所以土路反而是一般城市建设街道的不二之选!

城市排水设施衍生专用街道

任何时代,人类城市设施不断发展。城市排水设施也面临着人口压力,物资积压的巨大冲突。古代城市,人们利用排水设施建造出特殊的街道——斜街、曲路,固然打破了传统矩形城市呆板的布局!

由于人口、商品经济繁盛,北宋时期东京城内拥有许多用于排生活污水的水沟,供城市饮用水源及漕运的的河道。即修建顺应河道的弯曲河岸街道,从普济门到广利门的城街拥有蔡河作为排水设施中枢,并修建了斜街,缩短街道间的距离,便利出行!


北宋东京城多条斜街道

在秦朝咸阳城旧址,陶水管道,排水池成为咸阳城排水设施的重要部分。4具排水池下接的陶水管道隐藏于地下,往不同方向排放污水,保护了城市街道横纵发展!


古代排水设施出口

至唐代长安城排水系统完善,拥有统一的建造规格,修建地下暗渠。为便于对居民排水物资的清理,政府特筑两道地下闸门对污水进行处理,防止地下暗渠堵塞,影响路基建设。

城市交通枢纽——三大城街

现代城市大多街道类型在古代就出现雏形或确立。其中,中心大街、环状路、长街、窄巷相互并存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空间格局的革新!


环城路辐射城街的八卦城

环状路的发展

环状路也就是现在的环城路,其实最开始的环状路建设主要是对军事的考虑,军队围绕主据点可四散出击或全力防守。由于各代道路建设法令不同,出现三种道路拐角形状及路况!

1. 环状路拐角即直角形状

2. 环状路拐角即弧度形状

3. 环状路两路多有相互错开

环状路多沿内墙修建,类似现在各大城市为缓交外部交通压力冲击城内,在环线外修建绕城高速。虽然距离不一,环状路促进城市内部及城外区域经济发展!

长街的发展

古有“香飘十里”的谚语,实际上并不是对美食的赞扬,而是表达出古代长街经济的发达。


古代长街

唐代扬州城的十里长街,是长江水道经济催生的产物。扬州十里长街位临漕河,横亘扬州东西两具城门。杜牧写下诗歌:“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和”形容扬州十里长街经济繁荣。

唐代扬州城的“十里长街”实际东西长3.5公里,而横亘唐长安城的朱雀大街更长达5公里左右。长街并不是简单的城市轴线景观,也是城市经济干预下的复合街道形式。


扬州府运河推动街道变革

至清代,近代化城市受内外环境影响。占据长江交通便利的汉口,市镇经济进一步发展,汉口长街完善,促进沿途航运业的繁荣,也促使汉口城市空间随街道向外扩张!

中心大街的发展

中心大街,即为“中规中矩”之意。中心大街即代表城市的交通风貌。中心大街一般坐北朝南,并与其他干线形成“丁”字型街道,沟通东西、南北城区经济交流。


唐代中心大街

西汉的安门大街(南起安门,北达宣平门)也是一条南北相通的主干道路。唐代除开传统的朱雀大街,明德门大街也是一条重要的中心街道,从而使唐代长安城南北中轴线沿两侧东西对称,复原城市棋盘式格局!

乃至现今的长安大街,也是在旧有街道上完善。中心大街始盛于西汉,对于现代城市化的城市交通网络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

反思

纵观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历程,城市经济的繁荣必然建立在完善的基础设施之上,每个南北相接、东西错落的交通路线组成城市较完整的路网。

街道就是城市发展的实质内核!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社会图库
  • 八卦娱乐
  • 大话社区
  • 热点新闻
  • 社会图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