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姜子牙》的“热”与光线传媒的“冷”

2020/10/27 15:03:54 来源:互联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无忌”(ID:caijwj),作者:萧田,36氪经授权发布。

上映23天,电影《姜子牙》的票房已经突破15.48亿。

作为光线传媒“神话三部曲”之一,《姜子牙》以3.62亿票房成为单日冠军,并刷新中国电影市场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纪录、2020年单片单日票房纪录。

在电影上映的11天里,光线传媒就曾预计来自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约为3.6亿元至4亿元,无疑《姜子牙》的成功“出圈”能给光线传媒带来巨大收入。

然而,在投资影片大火的背景下,票房数据如此漂亮的《姜子牙》却没有阻止这家老牌传媒公司创纪录暴跌。

影片上映前一天,9月30日收盘后光线传媒总市值高达488亿元,而截至10月23日收盘,市值仅有约362亿元,直接蒸发了126亿元。

这场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惨剧”背后,或许是光线传媒历经22年发展后迎来的中年危机。

过去的三周是光线传媒的“至暗时刻”,股民的心情也跌入了谷底。这一切都源自于《姜子牙》。

作为一部历时4年打磨的动画片,在豆瓣上《姜子牙》的评分已由开分7.5一度降至6.9,这是近年热门国漫作品中排在末尾的分数。

“本来以为是哪吒那种合家欢动画片,带着孩子来看,结果故事讲的原来是‘中年危机拯救苍生’这种宏大议题,感觉被预告片欺骗了。”一位年轻家长在豆瓣下面写下了这样的观影感受。

同为光线传媒的“孙公司”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制作,去年的《哪吒》是一部现象级的制作,票房突破50亿元。

当《哪吒》冠绝2019后,光线传媒决定“趁热打铁”,在《姜子牙》的宣发过程中与《哪吒》深度绑定。


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一幕,上映前淘票票想看人数超过200万、热度曾远高于同档期竞争对手,一度被看成是“国庆档最具冠军相的种子选手”。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观众一直以为两部电影在IP上的联动自然在故事或者情节上一脉相承。可纵观整个影片,前作哪吒的角色只出现在了片尾彩蛋里,而那却是许多观众全场唯一发出笑声的桥段。

诚然,无论是题材画风还是制作,《姜子牙》都和去年大爆的《哪吒》为同一标准。但从整个封神宇宙角度来看,《姜子牙》的叙事能力较《哪吒》是大幅的倒退,甚至是崩塌式的毁灭。

《姜子牙》试图立意在文艺片方向上,期望去探讨一些更为深刻的话题。可当观众带着合家欢的心境走入影院,没想到收获的却是一个纯粹成年人的视角与故事后,自然不会买单。

最终,《姜子牙》只在国庆档冠军宝座坐了3天,就被同档期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反超。而此时,光线传媒的“噩梦”也开始了。

作为出品方,光线传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面临一定压力,原定于春节档、情人节档上映的热门影片《姜子牙》一再撤档,直到8月16日,《姜子牙》宣布定档国庆假期。

由于有了此前《哪吒》的惊艳表现,上映时间一拖再拖,资本市场的期望被拉满,再加上叠加了报复性观影的预期,第二天光线传媒开盘暴涨;9月7日光线传媒的盘中股价最高涨至18.04元,创下2015年7月以来新高。

捧得有多高,摔的就有多疼。

满怀期待的消费者观影后却只收获了“就这”和满脸的问号,当越来越多的人打出了低分,口碑下滑的《姜子牙》接下来的几天票房收入也走向了“抛物线”。

这与“保守20亿”的票房预测相距甚远,反应在股价上,光线传媒也收获了2015年上市以来的最大跌幅。

短短两个月,光线传媒历经了“冰火两重天”。这次崩盘与其说光线传媒做得不够好,倒不如说之前做的太好。

《姜子牙》主要讲述了封神大战后姜子牙因一时之过被贬下凡间,失去神力,被世人唾弃,之后姜子牙踏上旅途寻回自我的故事。

面对外界的“差评”,《姜子牙》导演程腾、联合导演李夏打起了圆场,“故事情节设计确实存在一种冒险的精神,就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完全不同的一个姜子牙。”

市场今年之所以对光线传媒如此厚待,很大原因就是对《姜子牙》给予了厚望。

把《姜子牙》的失利描述成一次冒险行为,显然难以服众。

不过《姜子牙》影片的确是讲述了一个中年人的失意和挣扎,而在影片之外光线传媒也恰恰迎来了自己的中年危机。

表面上看,《哪吒》收获的高票房对光线传媒是个巨大的压力,存在盈利天花板的嫌疑,从而引起这次不受市场待见。

实际上,从光线传媒近几年的财报来看,其经营情况也并不如人意。2015年至2019年,光线传媒营收分别为15.23亿元、17.31亿元、18.43亿元、14.92亿元、28.29亿元。


有意思的是,光线传媒营收增速在连续4年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于2019年猛然上扬。

根据光线传媒2019年7月底发布的公告,当时《哪吒》的9亿票房,公司预计实现营收2.03亿—2.43亿元。按此推算,以《哪吒》最后的票房总计是50亿(中国影史排名第二,第一是《战狼》),光线传媒的营收应该可以达到11亿—14亿元。

换而言之,一部《哪吒》的票房扛起了光线传媒全年近50%的营收大旗。2019年若非有《哪吒》,善于“以小博大,制造爆款”的光线传媒难言翻身。

此前,光线传媒陆续上映了《妙先生》《荞麦疯长》等影片,但票房效果不尽人意;虽参与出品了《八佰》,但凭该片挣钱的主力军却是华谊兄弟。

对于光线传媒来说,由于内容制作周期等方面的原因,在内容储备上不仅有大小年,加上盈利模式相对单一,故时常面临着因单一爆款被资本市场追捧后,因无法持续输出优质内容,而又被资本市场“冷落”。《姜子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如同《哪吒》片尾的《姜子牙》彩蛋一般,《姜子牙》的片尾彩蛋又将“接力棒”交接给了《深海》。

据出品方彩条屋方面的口径,《姜子牙》和《哪吒》是平行开发的两个项目,导演、团队和制作上彼此独立。

作为接下来光线传媒最重点的动画项目,这部由《大圣归来》团队打造的科幻悬疑动画,似乎又有了更多的不定数。

光线传媒这家影视传媒公司由王长田在1998年创立,以电视娱乐节目制作起家,《音乐风云榜》、《娱乐现场》等就是光线传媒制作的。

随着光线在娱乐圈积累的大量人脉,也在全国各个层级的电视台积累了广泛的宣发网络和广告主资源。由此,2004年光线由电影发行起步,尝试切入电影行业,并一度成为国内第二大民营电影发行公司。

凭借着在电影发行积累的经验和资金,2009年光线传媒又由电影发行转向了电影的制片和投资,《画皮》、《伤城》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总体而言,光线传媒前期在项目选择比较保守,主要以投资小成本电影为主,并着重扶持新导演。

意料之外的是,2012-2013年投资的徐峥处女作《泰囧》、赵薇处女座《致青春》均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如此一来,光线在电影制作领域名声大噪,开始跻身国内制片公司的第一梯队。

彼时,尝到甜头的光线改变了发展策略,开始从保守向激进转变,在此期间同时进军电视剧行业和动画电影制作。

2015年,光线传媒成立孙公司彩条屋,在动画电影领域发力。

也是在这一年前后,市场上出现了捆绑明星的收购成风,包括华谊兄弟、唐德影视等在内多家上市公司都发布了不同捆绑计划。

然而艺人作品的不稳定输出对上市公司市值造成了极大影响,2018年以查税风波为起点,华谊兄弟、唐德影视等不断“暴雷”,整个影视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这种情况下,动漫形象的IP无法被创作者带走,其商业价值始终归公司所有,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的布局对于市场而言犹如一股清流。

2019年,光线传媒凭借《哪吒》稳坐“动画电影一哥”的宝座,这也让市场在光线传媒身上看到了希望。但“还没学会走就想着跑”很快成了光线传媒身上最大的问题。

试图打造“中国神话封神宇宙”的光线传媒和IP帝国迪士尼相比,后者拥有众多独立于观众认知之外的IP,从中国神话中攫取一段或人名来进行故事的重新汇编,尽管这可以规避风险,但终究两者不是一个东西。所以长远来看,光线传媒很难打造出像漫威IP这样的经典。

爆品不成,那就打造爆款。自从吃到过几次爆款的红利之后,光线传媒一发不可收拾,致力于打造爆款。而过于依赖一部电影撑起利润,显然一旦失手,企业将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

电影《姜子牙》中,被颠覆了原著的申公豹成了姜子牙的灯塔,一路追随、一路保护姜子牙,然而他没料到姜子牙在封神大战中未能封神。

电影之外,本想借助《姜子牙》打个漂亮翻身仗的出品方光线传媒,却被资本市场打了一巴掌。

如今《姜子牙》口碑失利正给动画电影上狂奔的光线传媒敲响警钟。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下一个国漫爆款终究会来临,中国国漫的崛起或许才刚刚开始。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UFO
  • 探索图库
  • 社会图库
  • 八卦娱乐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