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 努力码稿的小浪,36氪经授权发布。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外卖平台的送餐员们每天都在为了生计奔波。他们想方设法抢时间,甚至冒着受伤风险,只为了多接单多送餐。但与中国送餐员不同的是,美国送餐员在送餐之外,还要关心消费者到底给了多少小费。小费是他们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小费,美国的送餐员们甚至连最低工资都拿不到。
近期一段美国外卖送餐员的吵架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美国纽约长岛Smithtown地区一位消费者,通过美国最大的外卖平台DoorDash,从同在长岛的Commack地区一家餐馆点了份外卖。按照美国外卖平台惯例,他在支付了食物餐费、送餐费、平台服务费、消费税之外,又给了外卖司机8美元小费。(如果每月支付10美元成为DoorDash订阅会员,从指定餐馆订餐,可以免除送餐费。)
但令他惊讶的时候,姗姗来迟的送餐员(被称为Dasher)上门送餐之后,却一肚子火气地想找他理论。这名送餐员没有戴口罩,抱怨自己花了40分钟跑了12.5英里(约合20公里路程)才送了这份餐,意思是8美元的小费实在太少。而消费者则回应说,这段路程平时开车也就20分钟,何况自己都已经给了8美元小费。两人最终大吵一架不欢而散,送餐员竟然一气之下带着外卖走了。
眼看着等了快一个小时的外卖又从门口飞了,(饿疯了的)这位消费者随后把这段视频上传到网络,立即引发了网络热议和媒体报道。DoorDash发言人随后对媒体表示,平台不会容忍这一错误行为,他们已经和这位送餐员解约,并对消费者表达了歉意。北美最大的华人电商网站亚米网CEO周游对新浪科技介绍,他们生鲜平台的顾客是收货之后才根据满意程度决定是否给送货员小费,而不是事先就支付小费。
这段视频在YouTube播放量已经超过了56万次,留言接近5000条。大部分评论都认为这位消费者已经给了8美元小费,送餐员没有理由再抱怨,花40分钟送餐并不是消费者的问题。但也有评论觉得送餐员拿走外卖的确不对,但她的情绪背后也有原因。她赶上了交通高峰,花了40分钟送餐却只拿到8美元小费,加上平台送餐费也就10多美元;再考虑回程的时间和成本,几乎是没有赚到钱。而且她可能因此错过了其他送餐单子,失去了不少收入。
事件本身并不复杂,但小费在美国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和其他国家根据满意程度自愿给象征性的感谢费不同,美国的小费文化几乎是强制性的“服务税”。很多中国游客第一次来到美国,都不太理解这种“不得不给”的小费文化。哪些场所要给小费,应该给多少小费,更是令人一头雾水。
去餐厅吃饭要给小费,去酒店住宿要给小费,打出租车要给小费,理发按摩要给小费,叫外卖更要给小费,俄勒冈等州甚至加油都要给小费。除非消费者有足够的理由投诉服务人员的过错,否则就必须按照特定的比例,额外再掏出一部分钱。哪怕打车理发按摩本身就是在购买服务,也要额外再给小费。但是打包自取不用给小费,星巴克、麦当劳等没有服务员的场所也不用给小费(会有一个小费罐,顾客随便给)。
不同行业与不同地区的小费也有所差别,里面也有诸多猫腻。加州去餐馆吃饭小费比例大约是税前小费金额的15%-20%,如果就餐者超过6人,餐馆会在结账时自动加上小费;高级餐厅的小费比例更高。我还在拉斯维加斯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专门做外地游客生意的餐馆,在结账时先加上小费,然后还列出一个小费栏,游客要是不仔细看账单,可能就会给出两倍小费。
打车的小费比例同样是车费的15%-20%。打车的时候需要事先确认能否用信用卡,如果不能刷卡,打车者务必需要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由于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并不高,他们很看重小费。如果乘客给少了小费,原本客客气气的司机可能会非常生气,轻则言语冲突,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暴力冲突。
为什么全球很多国家都有小费,但只有美国发展出了这样强制性的小费文化?欧洲的小费只是象征性给几块钱感谢一下。美国小费文化的起源有着多种说法,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十八世纪中期一些美国人从欧洲带回了感谢费习惯,但大幅提升小费额度则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之后。
根据加州伯克利大学的食品劳工研究中心(Food Labor Reserch Center)的研究,美国内战结束后,原先做厨师、侍者、车夫的南部黑人们都摆脱了奴隶身份,成为了自由公民。而此前无偿使用他们的白人奴隶主现在变成了雇主。但是这些南方白人又不愿意支付足额工资,因此就引入了小费来顶替部分工资。
在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人都是抵制反感小费的。直到二十世纪初,很多州还在通过立法禁止小费。艾奥瓦州1915年的法律甚至将小费定性为“商业贿赂”,收取小费的服务业人员会受到处罚。但在大喧嚣的二十年代,餐馆行业成功促使法院以违宪为由废除了禁止小费的法律。餐馆主当然欢迎小费文化。这意味着餐馆就可以减少工资标准。
在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小费文化迅速从美国南部扩散到了其他地区,并成为了诸多行业的惯例。1938年的《公平劳工标准法》(Fair Labor Standars Act)最终不成文确立了小费文化。这条法律规定,如果某个行业从业人员收取小费,那么雇主只需要保证服务者拿到小费之后的收入满足联邦最低工资标准就可以,小费正式变成了服务业从业人员收入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小费实际上是商家雇主为了降低工资成本,将这部分成本以小费的形式强加给消费者的一种手段。然而,小费文化确立之后,要废除就变成了一个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如果废除小费制度,那么很多行业势必会大幅上调价格,将这部分成本找补回来。消费者可能也不愿意看到价格大幅上涨,而且消费完之后给小费也可以保证他们享受到良好的服务。(当然也有服务态度恶劣还嫌弃小费太少的奇葩。)
另一方面,在工资部分没有得到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服务人员更不愿意废除小费。小费已经成为他们收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小费收入,雇主支付最低工资的话,他们的收入反而会明显下滑。智库机构经济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研究现实,餐饮行业服务者的贫困率只有7%,明显低于其他行业平均的18%。
纽约市餐馆服务员目前的现金最低时薪仅为8.65美元(有小费情况下),而纽约市法定最低工资则是15美元,这意味着服务员收入大部分都来自于顾客额外支付的小费。而2017年研究机构PayScale的一项调查显示,小费占美国餐馆服务员收入的比重高达62%。即便如此,餐饮行业服务员工会组织过去几年一直在游说国会,希望通过法律将收取小费的从业人员的最低工资和其他行业看齐。
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餐饮行业也成为遭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很多疫情严重地区禁止提供堂食,导致服务员失去了大笔小费收入。上调最低工资的需求就显得尤其紧迫。西雅图等民主党主导的地方政府已经通过了类似法案。随着大选之后,民主党全面控制国会两院和白宫,这一立法议程或将在拜登政府正式提上日程。
话题回到美国共享经济从业人员。尽管引领着全球新经济模式,但Uber、DoorDash这些市值数百亿美元的共享经济巨头依然和传统行业一样,要靠消费者给的小费来补贴自己的签约司机,实际上还是在变相转移自己的用工成本。如果没有小费,这些共享经济巨头的签约司机可能连法定最低工资都拿不到,因为他们还要自己承担油费和车辆费用。
Uber原本在美国是没有小费功能的,他们原先想让用户带着手机就能打车,不用带信用卡或现金。随着司机逐渐“人多单少”,收入水平慢慢下滑,Uber也在2018年推出了小费功能,让司机们每单额外多拿几美元。但和出租车行业要给15%的小费不同,Uber和Lyft的小费则是看着给。
虽然司机送餐员们很需要小费,但他们也在努力争取“不靠小费的自由”。去年9月美国西雅图正式通过法案,要求Uber、Lyft等共享经济平台必须保证签约司机的实际薪酬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每小时16.39美元)。西雅图市政府委托伯克利大学所做的调查显示,这些平台签约司机虽然名义上每小时可以拿到21.53美元,但刨除各种自付成本之后的实际时薪只有9.73美元。
这种基本薪酬加小费的模式也被共享经济模式的其他企业所普遍采用。无论是共享乘车司机,还是外卖送餐员,或者是生鲜电商送货,都需要消费者在运费之外额外再加一笔司机小费。而且,外卖平台是根据餐费比例来给小费的。近期DoorDash订餐还需要再加一笔1.5美元的监管部门政策调整费(Regulatroy Response Fee),这是他们因为加州政府限制外卖平台对餐馆的手续费而导致的收入减少部分。
而在2019年7月之前,DoorDash甚至直接用消费者给司机的小费来补贴自己的送餐员,意味着消费者多给一块钱小费,DoorDash就会少给一块钱工资。直到引发众怒被《纽约时报》报道之后,DoorDash才放弃了这一政策,允许送餐员拿到消费者原本就是给他们的小费。而送餐员还需要自己承担各种费用和风险。
相比Uber和Lyft在新冠疫情中业务急剧缩水,外卖平台却在疫情期间迎来了需求高峰。据市场研究公司Statista预计,去年美国外卖点餐用户或达到1.12亿人,同比增长17%。而外卖市场总销售额或将增长20%,达到265亿美元,大致是中国市场的一半。然而,业绩的大幅提升是否意味着送餐员的实际收入也有相应增长?
DoorDash没有回复新浪科技的置评要求。但DoorDash一位华人工程师透露,平台一直很重视送餐体验,疫情之前哪怕是开发部门员工也要每个月至少体验一次送餐。DoorDash是根据距离来确定送餐费的,而不会考虑交通拥堵情况,旧金山和纽约曼哈顿的送餐员为了赶时间多送单子,都会骑自行车送餐。
就纽约这个送餐员暴怒一事,这位DoorDash工程师猜测了诸多原因,也许送餐员在餐馆等待食物花了时间,也许遇上交通拥堵耗费了时间,也许她当时只送这一个单子。顾客给的8美元小费并没有问题,但送餐员的确因为这一单白白耗费了太多时间,失去了送其他单子的收入。无论如何,怪罪于顾客以及拿走外卖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行为。
然而,一位DoorDash的送餐员告诉新浪科技,DoorDash的确是按照里程来确定餐费的,但是却没有算入回程车费,如果这单(去除油费、车辆折旧以及税费)的实际收入低于回程里程数(即1英里1美元),那么送餐就是亏本行为。纽约这位送餐员行为的确不对,但真的是生活压力太大。
DoorDash送餐员到底收入多少?这位送餐员向新浪科技透露,每接一个单,保底薪酬7美元(实际送餐中存在一次多单Batch Order的情况,所以最后报酬并不是简单的单数乘以送餐费)。在他看来,如果平台给了足够的薪酬待遇,送餐员也不会为几块钱小费大为光火。从来没有听说亚马逊的全职快递员索要小费,但外卖和生鲜平台上的签约司机却需要靠小费,才能保证工作拿到基本酬劳。
另外一位送餐员则晒出了自己的工资单。这一天他在线12个小时,送餐时间10个半小时,送了30单外卖,收到了DoorDash的126.5美元送餐费,加上74美元的小费。全天收入合计200.5美元。虽然看起来收入还不错,但考虑到纽约市最低工资是15美元,工作10个半小时,也应该有160美元,而且送餐员还需要自付油费、车辆折旧、医疗保险等诸多成本。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外卖平台上的送餐员们都在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2018年纽约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近三分之一的送餐员都曾经受过伤,那年还有四位送餐员不幸在交通事故中去世。(因为交通拥堵,纽约送餐员是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的)康奈尔大学劳工研究所(Cornell University Worker Institute)的劳工政策研究主管菲戈罗阿(Maria Figueroa)把外卖送餐员称为“数字经济领域最脆弱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