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每天逛两次社交网站,每次都有新愤怒??

2021/10/28 23:05:33 来源:36氪

一个13岁的少女,在Instagram上关注了几个轻易就能找到的账号,内容关于饮食失调和极端节食。结果随后的一整天,软件上的推荐内容全都变成了宣扬自残与饮食失调

这是美国议员查德·布卢门撒尔 (Richard Blumenthal)团队在探究Ins对青少年产生的危害时,进行的一次实验。然而其危害不止于此,Ins的母公司脸书(Facebook)也正在疯狂创造“伤害”。

恶意引导青少年、煽动种族暴力、扩大极端主义与两极分化……公司前产品经理弗朗西斯·豪根 (Frances Haugen),在今年10月初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揭露了脸书的丑恶嘴脸。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脸书公司不顾用户的健康与安全,其算法会将用户引导到危害性更强的内容中。因为他们发现,比起友善的社交平台,愤怒与争端才是绝佳的“流量密码”。

这一切,都在让用户与网络变得更糟,而让脸书自己变得“更好”。

互联网上为什么充斥着极端的情绪表达?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愤怒可以提升关注度——无论互联网平台还是用户都会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2017年,威廉J·布雷迪等研究人员收集了50多万条社交媒体的推文,并且对这些推文语言中的情绪性词语做出了识别。结果发现,如果一条推文中每多一个和道德、情感相关的词,那么它的转发率就会增加20%。另外,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另一项研究更具体地证明了:包含分歧和愤怒言论的网络发言,更有可能引起用户的参与。

这项研究的数据表明:如果一篇帖子表达了分歧,那么它的点赞、评论和分享数都会翻倍。而如果这种愤怒更明显,有些人化身“喷子”,那么这条帖子的转赞评就会比别的内容高出许多。

愤怒的内容会获取更高的互动量,而像脸书这样的平台,将流量作为最主要的生存逻辑。这次爆料者表明:无论我们愿不愿意,脸书都会选出博人眼球、情绪极端的帖子放在我们的首页,试图挑起仇恨和愤怒,把这些内容作为他们获取更高流量的工具。

与此同时,更多的关注和互动也给用户带来了成就感,形成了一种“正反馈”,这也会吸引人们发表更多愤怒的言论。

耶鲁大学2021年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点赞”和“分享”都会激励用户在互联网上表达更多愤怒。研究者们使用时间滞后回归模型来检查愤怒的表达量。根据他们的分析,如果有个人平时发的内容都没什么人评论,但是某天,TA发布的一条愤怒的帖子收到了10条评论,那么TA第二天再发一条愤怒帖子的可能性就会增加2%-3%,时间一久,那个人可能就会成为“网络喷子”中的一员了……而且如果一个人的粉丝越多,那么这种反馈机制就会更加明显

图 | Pixabay

论文的另一部分还提到,除了上面这样的“强化学习”,“规范学习”的机制也会增加愤怒——简单来说就是:原本一个用户可能是不会在互联网上发表负面情绪的人,但是当TA发现这样的帖子越来越多,包围了TA的网络生活时,TA也可能会从“温和”转向“愤怒”。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学习机制都会激励每一位用户在发帖时选择更加愤怒的表达

上面提到的这两点表明,不管是从平台的角度,还是从人的角度,表达愤怒都会成为一件愈演愈烈的事情。也难怪我们会觉得上网时会被愤怒极端的情绪包围了。

从这份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交媒体已经不仅仅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对一些事件的态度。

隔着一条网线的生活和真实的生活似乎有点不一样。我们发照片可以修图,发语音可以变声,我们的互联网形象可能会与真实形象有所差异。可情绪呢?当一个人选择在互联网上表达愤怒,这情绪又有几分真实?

图 |:Pixabay

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研究者们就已经提出,以计算机为媒介的通信方式可能很难交换复杂的情感信息。研究者们提出了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SIDE):当在网上参与讨论时,处于匿名状态的人们不再是自己原有的个人身份,而是形成了强烈的群体身份。

也就是说,人们会倾向于在互联网上“站队”,以此来表达对于一个事件的态度。当一个人看到一些不赞同的评论时,TA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发帖去表明“我们”是“正确的”,而“他们”是“错误的”。而当一个人看到一大堆不喜欢的评论,也会很想发动攻击,试图来维持一种“平衡”。

问题就在这里,在这种愤怒的冲动下,TA已经不仅仅是代表TA自己了,而是代表了一个群体。

还有研究者认为,在SIDE理论下,具有群体身份的网络讨论者,表达的态度可能会更加两极分化

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当我们感到生气,可能会咬牙切齿、握紧拳头,生一顿气要难受好几天。而到了互联网上,我们表达愤怒的门槛却降低了

图 | Pixabay

2017年,研究者提出,当下的数字化媒体可能会改变我们对于愤怒的主观体验。在互联网上,用户可以舒适地躺在床上,通过敲几下键盘的方式来表达愤怒,也可以用点赞、转发等更简单的方式来回应他人的愤怒。互联网上的“愤怒”如此轻而易举、触手可及。

另外,由于在互联网上的人每天都被许多人、许多事情营造出来的愤怒情绪包围,甚至产生了“愤怒疲劳”:愤怒似乎也没有什么了。不断接触愤怒降低了体验的强度,习惯在网上表达愤怒的人,可能并不会感到那么愤怒。

可能有人在互联网上看起来非常有攻击性,但实际上,TA只是面无表情,甚至心情平和地在键盘上敲下那些不堪入目的词语。

图 | Pixabay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在著作《理解媒介》中预言:“电子时代,我们身披全人类,人类就是我们的肌肤。”

在电子时代,我们身披技术和文化,无论我们想不想,我们都将与这种新的技术共生,与互联网上的其他人共生。

互联网可能真的在改变我们的认知方式。近期 《自然·人类行为》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总结了多个方面的变化,同时指出这些改变不一定是负面的。还有研究者提到,放大愤怒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是超出目前研究范围的问题。

但最重要的是,能够在互联网上有效地发表意见,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获得的能力。人们需要意识到:能够在互联网上引起讨论的问题,往往都需要长时间的反复商讨,并不是仅仅发泄愤怒、吵一架就可以解决的。

新闻伦理学教授爱德华·沃瑟曼说,“当我们在互联网上留下恶劣的人身攻击时,就是在传达:这是可以接受的人类行为。”这些语气恶劣的攻击性行为,会使无辜的人受到伤害。如果互联网上的愤怒情绪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状态,那最好也做些努力,维持互联网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平衡。

我们可以为特定的APP设置时间限额,避免自己长时间暴露在互联网愤怒中;可以用目标追踪软件来规划生活秩序;也可以慢慢尝试不带手机出门走走,建立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去更爱身边的人,维持良好的亲密关系。总之,虽然我们身披“互联网”这件皮肤,但依旧要维持自我。

参考文献

[1] Brady, William J., et al. "How social learning amplifies moral outrage expression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2021). SCIENCE ADVANCES, Vol 7, Issue 33, DOI: 10.1126/sciadv.abe5641

[2] Brady, William J., et al. "Emotion shapes the diffusion of moralized content in social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28 (2017): 7313-7318. https://doi.org/10.1111/jcom.12325

[3] BOR, A., & PETERSEN, M. (2021). The Psychology of Online Political Hostility: A Comprehensive, Cross-National Test of the Mismatch Hypothesi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18. doi:10.1017/S0003055421000885

[4] Seong-Jae Min, Online vs. Face-to-Face Deliberation: Effects on Civic Engagement,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Volume 12, Issue 4, 1 July 2007, Pages 1369–1387, https://doi.org/10.1111/j.1083-6101.2007.00377.x

[5] Crockett, M.J. Moral outrage in the digital age. Nat Hum Behav 1, 769–771 (2017).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17-0213-3

[6]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7] Brady, William J., et al. “The MAD Model of Moral Contagion: The Role of Motivation, Attention, and Design in the Spread of Moralized Content Onlin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vol. 15, no. 4, July 2020, pp. 978–1010, doi:10.1177/1745691620917336.

[8] PEW RESEARCH CENTERFEBRUARY, 2017, ’Partisan Conflict and Congressional Outreach’, https://www.pewresearch.org/politics/2017/02/23/partisan-conflict-and-congressional-outreach/

[9] Daft, R. L., & Lengel, R. H. (1984).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media richness and structural design. Management Science 32, 554–571.

[10] Lea, M., & Spears, R. (1991).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deindividuation and group decision-ma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Machine Studies, 34, 283–301.

[11] Postmes, T., Spears, R., & Lea, S. (1998). Breaching or building social boundaries? SIDE-eff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5, 689–715.

[12] Spears, R., & Lea, M. (1992). Social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M. Lea (Ed.), Contexts of Computer–M:w ediated Communication (pp. 30–65). London: Harvester-Wheatsheaf.


(原标题:愤怒、恶意、互撕……社交网络:流量有了,你们继续加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作者:陈藓,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探索图库
  • 大话社区
  • 网络焦点
  • 未解之谜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