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复读十二年,“只想上清华”》在网络引发热议。这是广西农村一位80后的真实人生。他从2009年开始踏上高考之路,此后十二年间,一直在为自己的清华梦而努力,哪怕中间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他也选择中途放弃、从头再来。
按理说,人各有志,“该不该复读、复读多少年”的人生选择我们无权置喙。再者,每个人的生命时钟是不一样的,不见得进入人生的3字头就要工作、成家、生娃。
但是看到唐尚珺的新闻时,我们依然感到惋惜,就在于这12年是人生中不短的时间,它可以让一个人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实现从大学到博士的学术追求,也可以从基层工作岗位成长为某个业务领域的专家,但在唐尚珺的青春岁月里,他几乎全部都拿来刷题了。
我们听过不少励志故事,但复读十二年,恐怕是高考制度下想从寒门学子一跃成为名校学生的一个极端案例了。
从新闻报道来看,唐尚珺对于考清华的态度,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早期,他纯粹为了实现清华梦。后来,他还意识到复读可以成为赚钱的“机会”:2016年,唐尚珺考了621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了,但是父亲生病,看到南宁平果三中600分以上复读奖励10万,第二年考上清华再奖励60万的宣传,他心动了。入读之后,学校每个月还有2000块生活费,并配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
复读机构的高额赏金的确是促使他不断复读的一个诱因。这些激励机制也帮助他成为了一个“职业高考生”,但这一选择背后,他的个人性格更是起了关键性作用。
据《高十》导演何汉立,也就是唐尚珺的初中好友回忆,初中时有一次,他们从早上7点开始走,一直走到了没有人烟的野外,当时已是中午12点了。何汉立不愿再往前走了,如果就地返回,在天黑前能返校,但是唐尚珺还想一直走下去。
唐尚珺是在一直走下去,然而这12年,他始终是在同一个赛道上不断尝试突破自己的极限,却没想过换一条赛道。他对自己终点的设定,始终就是那道清华门。
清华,与其说是一种光环,倒不如说是他生活的抓手,甚至是一根“救命稻草”,而对于考上清华后该做什么、读什么专业,如何利用清华的平台推动个人发展,他恐怕都没有细想。换句话说,他对清华可能知之甚少。这种“名校推崇”的心理,或许来自于上一辈人的念叨,或许来自于社会对人才第一学历的“偏见”,也源自他给自己设立的思维圈套。
他期望从第一起点就能达到绝对的高度,这和“考上好大学就轻松”之类一劳永逸的观念如出一辙。但殊不知,高考只是人生中诸多台阶的第一层,站在大学的平台上,你会看到更多条指引你向前的分岔路,只有走过每一个分岔路后,才能知道你的人生能走到哪。
近年来小镇做题家的话题不断引发关注,它折射了不少小镇青年、寒门学子想要通过高考制度改变人生命运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对不断刷题、刷成绩就等于能力提升的一种反思。
不论是小镇做题家,还是复读十二年,我们都能发现一些问题,就是在物质资源相对贫乏、信息闭塞的地区,人们对名校的偏执也格外严重,认为要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不再过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唯有“清北”。而这些地区的学校和长辈往往也不断将这样的信念灌输给下一代。
我们提倡执着,但不要偏执。高考固然重要,但不必局限于名校。否则方向错了,越坚持就越可能和目标南辕北辙。
原标题:复读十二年“只想上清华”,执着还是偏执?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