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钱是一个变现的概念。
所谓值钱,一是能够与尽可能多的高价值等价物交换,二是这个交换能够随时发生。
没有较高价值的东西,交换再容易也不值钱,比如5毛钱的硬币。
有很高的表面标价但交换很难的东西,其实也不值钱,比如5线城市的二手房。
从上面这个定义出发,所谓最值钱就不是单纯价格最高的东西。
而应该是能够以最灵活的方式、以最高的价格、与最多等价物交换的东西。
▲ 二维矩阵图
这个定义放在人的能力评估上也同样适用。
人的能力分类无穷无尽,有值钱的,也有不那么值钱的。
比如,可日饮数斤白酒的能力就没有能说会道的能力值钱。
因为除了很有限的几种社交场合,前者能够交换的等价物实在太少,但是后者几乎在所有场合都可轻易交换为不同的等价物。
那人的这么多能力里,最值钱的能力是哪种呢?
如果只能选一种的话,那一定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能力随时可以交换,而且你能够解决的问题越高级,你能够交换的高价值等价物就越多,从车子、房子、股票到名声、地位,几乎无所不包。
怎么样,看完上面这段是不是很激动,很想立马去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别急,还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行。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最值钱的能力不假,但问题在于这个能力是由多种能力组合而成的一种很复合的能力。
更要命的是,在不同人身上,这个能力组合的各种知识、技能可能还大不相同。
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那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错。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下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两个人的能力组成可能迥然不同。
我们就拿马云和任正非来对比下。
马云能说会道,无论是内部讲话还是外部演讲都很能感染人心。
但任正非几乎不公开露面,用任正非的话讲就是,他一对一问答还行,但公开演讲就不容易说清楚。
马云喜欢社交,在各种商会和组织里任职,自己也热衷于组圈子。
但任正非一直独善其身,各大商圈迄今一个都没加入。
马云擅于以资本来解决问题,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领域的各种投资和并购让人眼花缭乱。
但任正非崇尚以技术创新来解决问题,华为的成长是建立在超高的研发投资和一个个技术突破之上的。
尽管这两个人风格迥异,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都在众多关键时刻,挽救企业于危难之中。
从马云和任正非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借鉴到的是:
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哪怕是在同一个环境的不同阶段,构成他解决问题能力的核心要素都会不同。
我们以从技术岗晋升到公司总裁为例:
当你还是一个基层技术骨干的时候,构成你解决问题能力的最核心要素,一定是你的技术攻关能力。
当你晋升为技术部门负责人的时候,构成你解决问题能力的最核心要素就转变为技术管理能力了。
你要能将公司给你的各种人和资源做最优化的配置,发挥最大的价值。
当你晋升为集团总裁的时候,构成你解决问题能力的最核心要素就转变为选人识人的能力了。
你要能选出各个业务线上合格的负责人,再确保他们能够像你担任技术部门负责人时一样,配置和使用好你给他们的资源。
因此,如果你要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识别清楚在你所处的环境和阶段所需的能力要素组合,并针对性地提高。
这个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如何才能做到呢?
三个步骤:
◆ 以终为始
◆ 以框架为基础
◆ 功利性学习
能力其实是别人对你所做出成果的一种外部印象。
在人类现有的教育和评测手段中,还做不到对人能力的准确评估。
因此,当前锻炼和评估能力的最佳做法就是,尽全力达成某个成果。
如何做到呢?首先要锁定好你的目标成果——终。
然后以实现这个“终”为导向,将一切知识、技能、能力和资源都聚焦成一个指向这个成果的主线,从一开始就沿着这个主线来努力。
这就是以终为始的工作学习方法。
举个例子:
假如年初领导给你布置了一个年收入1000万的业务目标。
你要做的从这个1000万出发去分解出你要做的事和学习的内容。
你做的任何一切都要能清楚地说出来是如何支撑这个1000万目标的,凡是跟这个目标无关的无效活动都不要做。
这个1000万就是你今年一切工作和学习的起点。
假如你是自己创业的,做法也是同样如此,一切工作和学习都要以这个1000万为起点,并时时围绕着这个目标。
只有树立这种以终为始的意识,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别人也才能“看得见”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否则就是战国时期赵括式的纸上谈兵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型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但真的一上战场就歇菜。
有了以终为始的意识,并不代表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
如果没有一个相对高效的实现路径,那么你不仅目标难以达成,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会有真正提升。
还以完成1000万的业务目标为例:
假如你是自己创业,代理某品牌手机在某个县城的销售。
你是从这个1000万出发来安排你自己工作的,你也做到了时时提醒你要围绕着这个1000万目标。
但你连基本的分销渠道技巧都没搞清楚,就在县城里的各种大小手机专卖柜里铺满了货,然后每日起早贪黑地巡视各个柜台的销售。
这么做下去,你再辛苦,也难以完成1000万的业务目标,弄不好还要亏很大一笔钱。
更高效的做法是,你至少要先用界定问题六问法,识别清楚现有的销售额差距,再分析清楚导致差距的原因。
然后才是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而不是一上来就是铺货到各个手机柜台。
▲ 界定问题6问法
有了上面这个框架,你既有了工作努力的重点,又有了学习的方向,达成销售目标的概率也会更高。
退一万步讲,即使你没达成目标,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有了以终为始的意识,也构建了框架基础,如果你已有的能力和资源储备也足够,那么你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但很多时候,你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会超出你已有的能力和资源范围,越是复杂的问题越是如此。
这种情况下一般都需要你能快速学会大量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依然举完成1000万的业绩目标为例:
通过构建框架,你发现自己要学习手机的产品知识、市场营销的知识。
要掌握议价谈判的技能、说服手机专柜老板提前压货的技能、销售数据分析的技能。
工作很忙,本来就没时间学习,更何况一下子要学习这么多的知识和技能,你会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下,就要掌握功利性学习的方法了。
功利性学习有两个核心关键点:
① 深度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
这样学习更有动力,因为学了就能用。
② 根据工作推进的计划安排优先学习内容
这样既可以缩小学习范围,又可以学完立马在工作中验证。
像例子中的产品知识、市场营销的知识,要掌握议价谈判的技能、说服手机专柜老板提前压货的技能、销售数据分析的技能。
就可以根据工作计划表,优先学习议价谈判的技能,先跟品牌商谈一个好的代理条件。
再学习产品知识和说服技能,先说服第一批专柜老板进货。
之后再学习市场营销知识帮助第一批专柜老板推销手机。
最后再学习销售数据分析技能,分析销售差距以做调整,并开发第二批、第三批手机专柜老板。
人的能力千千万万,但若论最值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仁不让。
因为它随时可以跟任何等价物交换,而且你能够解决的问题越高级,你能够交换的高价值等价物就越多。
但这种能力是一种相当复合的能力,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和不同阶段下,组成它解决问题能力的核心要素都会不同。
因此,如果你要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识别清楚在你所处的环境和阶段所需的能力要素组合,并针对性地提高。
不过这种能力无法单纯通过学习来提升,必须要在实践中刻意锻炼。
我给你推荐的高效锻炼方法就是:以终为始、以框架为基础、功利性学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YouCore”(ID:YouCore),作者:YouCore王世民,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