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裸泳造车玩家绿驰营业执照被吊销,曾获20亿国有资本强行续命

2022/5/23 15:05:33 来源:36氪

退潮时分,裸泳者再难隐藏,又一家“造车新势力”被强制退场

绿驰汽车,超过6个月无正当理由未开业,被上海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吊销营业执照

按照处罚通告,绿驰汽车的债权债务将由股东、董事以及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清算组负责清算。

自此,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造车新势力,在去年4月破产清算后,现在被正式埋葬。

而且,伴随绿驰彻底退场,还有河南国投为扶大厦之将倾投入的20.2亿元国有资产,也自此化为泡影。

成立于2016年8月,总部位于上海,由中能东道、中能资本等中能系联合成立,注册资本12亿元,2020年增加至33.7亿元

2016年前后,正是第一波造车新势力集中涌入市场的风口,绿驰汽车像大多数新入局者一样,没有造车资质,也不影响外界看好。

2016年12月底,绿驰汽车迎来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亮相,中能东道在上海举办了绿驰新能源车品牌发布会,请来众多政商界人士,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以绿驰研究院首席顾问的身份亲自站台。

而绿驰也没有让外界失望,用一份“干货”满满的研发计划引起轰动:

2018年初,绿驰汽车又迎来一位在传统汽车行业深耕多年的高管:王向银,前华泰汽车总裁,以联合创始人兼CEO的身份加盟。

公开资料显示,王向银毕业于湖南大学,车辆工程博士学位,在创立绿驰汽车之前,曾在北汽福田工作长达17年,并且做到和核心管理层:

历任福田汽车执行副总裁兼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福田汽车副总经理兼营销公司总经理,之后还担任过华泰汽车集团总裁。

而这位专业人士也给绿驰汽车带来3大核心规划:

具体来讲,就是战略定位、产品矩阵、生产研发。

2018年1月,绿驰举行品牌发布会,加盟不久的王向银在发布会上披露,绿驰的战略定位,是“打造智能移动生活运营商”,具体来讲,就是基于自身产品,将业务延伸到汽车出售和共享出行两大领域。

关于产品矩阵,王向银对外披露的规划,是从2019年开始,每年至少发布2款新车,具体车型规划是:

以上车型,都将基于绿驰规划的微型车平台CC-Platform、SUV平台M-Platform以及超跑平台S-Platform研发。

生产研发方面,王向银披露,将在全球布局3个生产基地和一个智能定制中心,所谓的智能定制,就是和I.DE.A公司合作,在意大利设立合资公司,而首个生产基地,后来则是与长安铃木签订闲置产能利用协议,同时解决生产资质的问题。

当天展出的,还有绿驰汽车与意大利一家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出的首款无限接近量产的轿跑概念车天王星,这款车的出现,让绿驰汽车赚足眼球。

同年6月,绿驰汽车还与九江市政府签约,拟在九江投资55亿元人民币建立一个规划产能20万辆/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商业框架清晰,还有接近量产的产品在手,一切都看似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热度正盛的绿驰,却开始出现滑向深渊的征兆

先是在当年2月份,被曝拖欠意大利一家合作方2700万欧元欠款,绿驰被人质疑资金链安全问题,之后在与九江市政府签署投资协议的同时,大股东中能东道非法集资事件爆雷。

自此,半年前还备受关注的绿驰,从2019年开始进入大溃败阶段:

2019年4月,为绿驰汽车定下3大规划的联合创始人王向银,却在这个时候因身体原因提出离职,CEO职位由常务副总裁的任亚辉接任。

此时任亚辉接手的,已经是一个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的烂摊子,2019年年中,绿驰汽车曝出欠薪事件,并且还愈演愈烈,直到当年年底也没能解决。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此时的绿驰,已经到了无粮可下的地步,要么等死要么等人注资解盘。

而这个接盘的机构,在2020年4月出现:国资背景的河南国投,向绿驰注资20.2亿元,获得后者60%的股权。但可惜的是,河南国投的20亿元并没有拯救摇摇欲坠的绿驰。

2021年4月,上海青浦区人民法院裁定,绿驰汽车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成立5年还没量产的绿驰,正式宣告事实性死亡。

归根结底,最核心的还是钱的问题。

梳理绿驰汽车从开始造车到破产,不管是拖欠意大利合作方款项,还是欠薪危机,资金链危机都与绿驰汽车如影随形。

按照绿驰汽车的融资规划,2016年成立时以自有资金为初始资本,2018年完成20-30亿元的B轮融资,2019年进行60-80亿元的C轮融资,之后计划在2021-2022年完成上市。

但从之后实际的融资历程来看,绿驰汽车完全没能按照计划进行,天眼查数据显示,除了成立时5.4亿元的实缴资本,还有河南国投在危难之际注入的20.2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融资信息。

也就是说,绿驰汽车除了自有资金之外,公开可查的外部投资,也就这20.2亿元……

对于造车来说,不能说少,简直是杯水车薪。

以理想汽车为例,天眼查数据显示,理想ONE发布之前,理想汽车公开可查的累积融资金额,已经超过44亿元人民币。小鹏少一点,但也超过25亿元人民币。

对比之下,绿驰汽车为什么吸金能力这么差?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绿驰背后大股东中能东道的传销迷局,让绿驰汽车在资本市场的可信度受到严重影响。

公开消息显示,2018年,中能东道非法筹集公众资金的行为,但其实在2017年,中能东道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晏文胜,就因认股借贷的形式进行诈骗犯罪总金额达35亿元,被公安机关批捕。

其中涉及案件的项目,就有绿驰汽车开展共享出行业务的绿驰出行

要知道,2017年,正是绿驰汽车成立的第二年,这个时候出现非法集资、诈骗相关的负面,基本上断绝了绿驰筹集外部资金的途径。

虽然绿驰在2018年中能东道爆雷之后,第一时间与后者撇清关系,但后续的影响和怀疑却不能在一夕间消散:

腾讯旗下的灵鲲金融风险查询举报中心显示,截止到目前,中能东道以及关联方绿驰汽车因涉嫌传销,已经被举报1812次,以这样的形象要投资人出钱,几无可能。

去年4月,绿驰汽车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后,沉寂一年之后,迎来吊销营业执照的终局。

上海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处罚公告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对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企业依法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

处罚名单中,绿驰汽车科技赫然在列,根据处罚办法,绿驰汽车的债权债务将由股东、董事以及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清算组负责清算。

自此,绿驰汽车存在于世上的最后一点印记也被清除,车圈再无绿驰。

绿驰汽车,也不过是潮退之下,新造车死亡名单中的一个。

曾经风光一时,最后难逃破产命运的造车新势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车企:

……

新能源汽车风口之下,大量造车者涌入赛道,但一个蓝海行业走到最后,永远只有一小撮人享受到红利。

就像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所言,造车新势力最终只有3家能活下来,但纵观行业,争先恐后涌入的新玩家依然如过江之鲫。

可见造车这盘棋,还远没到格局既定的时刻,生死淘汰,也还在持续。

你说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智能车参考”(ID:AI4Auto),作者:万博,36氪经授权发布。原标题:《真传销假造车?裸泳造车玩家绿驰营业执照被吊销,曾获20亿国有资本强行续命》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八卦娱乐
  • 社会图库
  • 探索图库
  • 热点新闻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