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影视圈的话题点不多,但凡出来个热点就与考古有关。从“甄学”到周杰伦演唱会重映再到甜心教主王心凌霸榜,这些过去的剧、歌曲、人搅动着安静的内娱。
甄嬛316岁生日、《甄嬛传》每年播出收益仍有上千万,网友拿放大镜看《甄嬛传》……当然若仅一部《甄嬛传》热并不能说明什么,大家觉得这与当下优质新剧匮乏,不如选择看老剧有直接关系。
但不仅老剧,刘畊宏的爆红让网友重温综艺《爸爸去哪儿》,可热度最高的不是他和小泡芙所在的第五季,而是将爸爸和孩子们扔在雨林扎地、荒岛求生,被称之为最敢玩的《爸爸去哪儿3》。
近期《浪姐3》开播,仅靠王心凌一位姐姐就让节目收获了一波热度,一首《爱你》让王心凌男孩批量诞生,网友们竞相考古王心凌,甜心教主的歌连带着与她曾合作过的偶像剧男主们都陆续登上热搜。
一场声势浩大的考古潮全方位来袭。
骨朵通过查询数据发现,老剧在近期的播出热度已经超过了春节,有些老剧的微指峰值甚至能够达到腰部新剧水平。对此,骨朵也对话了英国和合心理创始人张蕊博士,她有着十余年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是苏格兰唯一的普通话英文双语咨询心理学家,她认为,近期兴起的考古潮是一场全球性行为,背后与当下疫情以及国内居家的大环境密不可分。
老剧真的热了吗?目前这些老剧的播出情况如何?和平台新剧相比,它处于什么水平?近期国内疫情居家的大环境,究竟给老剧带来了多大助力?
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骨朵结合网络舆情&剧集播出时间,统计了完结时间超过2年,在社交平台剧集话题讨论度较高、B站影视剪辑热度&播放量较高的国产老剧,并从各个数据维度进行对比分析。
在整理中,骨朵发现,每家平台都会手握几部赚钱老剧,整体分布较为平均。一般来说,即便营销力度再猛,一部老剧的热度也不会超过腰部新剧的播放水平,不会像新剧一样有播放峰值,而是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上,和中腰部甚至中腰部偏下的新剧热度差不多。同新剧的微指均值对比,老剧同样处于中等偏下,但营销当日的微指峰值能达到腰部新剧水平,如《陆贞传奇》单日微指峰值发生在其开播九周年的热搜话题日。
也就是说老剧虽热,但远达不到大家预想的高度。
不过,老剧口碑极高,整体豆瓣平均分在8.3,是如今每年新剧极少能企及的高度,这也造就了老剧的长尾效应,成为平台押宝的关键。
具体体现在,假设这部经典剧集在开播时的热度为70,那么该剧在完结后期,其热度会维持在40左右,如果赶上周年庆这种时间点,平台再花点力气营销,那么热度可能会达到45-50,而目前播出的中腰部新剧虽然热度有时也能达到70左右,但在完结后其热度仅在10左右徘徊。这是老剧和新剧在热度上的主要差异。
而这一规律在疫情前后都没有发生太大改变。不过,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老剧在近期考古潮前后的热度变化情况,骨朵也调出了老剧在春节假期与近期大家居家办公期间的相关数据。
不难看出,近期居家这段时间老剧的播出情况&网络舆情都超过了春节期间的数据,要知道通常老剧在春节期间会迎来全年的播出高峰,而近期播出热度甚至超过了春节,这说明此期间的居家防控确实推动了老剧怀旧潮。网络舆情,疫情防控期间微指均值同样整体高于春节档。
除了在爱优腾芒等这些大家常用的视频平台看老剧,弹幕的二次创作乐趣,让B站也成为这届年轻人追老剧的重要聚集地之一。近期B站大火的《甄嬛传》UP主“S同学甄不错”,在今年1月开始更新,10天涨粉15万,如今其粉丝为44.7万。与此同时,近期不少UP主又靠直播《恶作剧之吻》《王子变青蛙》等古早港台偶像剧,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
看老剧不仅是国内存在的一种现象,海外也是如此,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奈飞收视数据也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幅增长,而一些像《老友记》的老剧深受大家欢迎。
疫情刚开始时,居家办公让流媒体平台实现了短期的用户数量和使用时长增长,不少平台更是出现了短暂宕机,如今走到第三年,居家似乎又进一步将力作用在了老剧身上。
有观点认为,除了当下缺少好剧与时代滤镜外,疫情会影响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使得大家不愿意付出太多时间接受并筛选新内容,也难以消化新剧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因此大家会选择重温一些像《甄嬛传》这样通俗但深刻的经典老剧,以及过去偶像剧里的名场面。
那么真的是因为疫情、居家办公让大家爱上考古、掀起了这波考古潮吗?受疫情影响,大家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哪些与大众的娱乐观看行为和心态有关?
张蕊觉得这两者有很大的关联性。她表示,一般来说,负面情绪可以激发怀旧行为,包括当下的恐惧、不满足感,焦虑和不确定性,其中孤独感最容易激发怀旧行为。数据显示,疫情以来国内外各大心理治疗机构接到的求诊案例显著增多。张蕊也比往常更忙碌了,她坦言这和疫情的关系很大,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受到了影响。
“疫情的各个阶段对人的影响不同,而根据个体差异,比如经济水平、所处地区、年龄,身体基础健康状况更不尽相同。 总体来说,封控会给大家带来孤独以及无助感,这种负面感觉会触发大家一些应激反应,也就是战斗逃跑僵住模式。而观看疫情前的电视剧,就会给大家带来一种抚慰或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
怀旧行为是一种心理应对。在张蕊看来,看老剧作为一种怀旧行为,能帮助人们缓解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
“受疫情和疫情管控带来的影响,大家产生了焦虑情绪以及对当下、未来生活丧失了掌控感,而人们在看老剧时,这种掌控感得到加强。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老剧的剧情,对它没有太多悬念,这种熟悉感会减低对神经的刺激,从而起到舒缓抚慰的作用。”
也因为很多老剧发生在疫情前,人们在看老剧本身也会更容易回到未受疫情影响的过去,而怀旧本身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其行为经常涉及和家人朋友的一些回忆,比如特殊的纪念日等,人们在想到这些事情时,也会产生更强的安全感。
“怀旧背后触动的多种行为可以帮大家同过去的一些美好回忆产生连接、从而进一步和自己连接。目前对于受疫情影响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的大家来说,怀旧是最好的解药。如果说孤独感会使我们感到郁闷、不高兴, 那么怀旧能让我们减低负面情绪。”张蕊表示。
可见,考古潮表面上是大家为了消解居家时的无聊时间促成的,但背后与怀旧带来的心理效应密切相关,它并不是简单的一种心理慰藉,背后牵扯的是人内心层次的多面。
纵观近期受欢迎的内容,我们也可以发现,无论是新剧老剧还是综艺,它们都带有一定的疗愈功能,而这不单指能够让观众哈哈一笑的喜剧内容,主要强调的是这一作品能否带给大家力量感和希望感。
拿《甄嬛传》举例,孙俪饰演的嬛嬛从踏入宫门那一刻起,便遭到了亲情爱情友情一系列的陷害和算计,但她一路打怪升级,斗胜了华妃、皇后,成为后宫的最后赢家——钮祜禄甄嬛。而在开年大爆的《开端》,两位主演虽然陷入被炸的循环险境中,但最终也成功拯救了45路公交车。
在一定程度上,作品故事里主角与敌人的拉扯和危机反复逼近,像极了这几年人们与狡猾的新冠病毒做斗争,而这些作品的结局告诉我们,即便对手再狡诈、过程再痛苦,我们最终都能成功通关。张蕊表示,这一点能够与人们产生强烈共鸣,让大家觉得最终可以做到动态清零,打赢这场战争。
在当下,这种疗愈功能是大家选择作品的关键。
在过去,平台和制作方就清楚老剧很香。为了获得《老友记》的独家播放版权,HBO Max花费了4.25亿美元。而国内各大视频平台也将AI、4K修复技术作为重点战略布局之一,内容涉及《康熙王朝》《武林外传》《西游记》《济公游记》《天龙八部》《鹿鼎记》《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等经典老剧。
而在过去,能够搅动老剧热度的主要因素有三,首先是“新带老”现象,如每年《乡村爱情》新一部露面,都会带动过去“乡爱”系列前几季的热度;其次是“周年庆”,口碑佳、制作精良的经典剧集在开播纪念日会引发一次观剧潮,如“新白娘子传奇30周年”;最后便是翻拍剧,每当翻拍剧上线必定带动老剧热度,如被反复翻拍的金庸作品,一旦最新版现身,李若彤、刘亦菲等老版作品演员便登上热搜。
换到当下,还要加上第四点,受疫情和居家的影响,怀旧行为带来的抚慰和对现实的逃避,让大家重看老剧。
而回忆杀、情怀杀一向是综艺节目里最爱玩的套路,近期芒果TV 更是把回忆杀这张牌玩得够够的。
《欢迎来到蘑菇屋》让07快男合体,节目达到了以小博大的播出效果;新音综《声生不息》来了场港乐回忆杀,用音乐触动80、90后的泪点,节目甚至被评价为是一场港乐的体面葬礼;正在播出的《浪姐3》其实在阵容上比不上前两季,节目的模式创新目前也没有看出来,但偏偏杀出来个王心凌,节目后期阿Sa和阿娇的合体,估计也会成为《浪姐3》的又一大噱头。
其实这股考古潮已不局限在影视剧领域,而是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大家慢慢发现,自己越来越爱翻看老照片,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老了”,而是在疫情不明朗的当下,怀旧是一种更让人舒服和有效的心理应对。
如今,这股考古潮还在继续,至于这股考古潮会持续多久,目前我们无法找到明确答案,张蕊觉得或许不会很久,“随着全球大部分国家采取与疫情的共存现状,工作生活已经逐渐常态化, 很多欧美国家的人也开始追新剧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骨朵网络影视”(ID:guduowlj),作者: 星星,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