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科技加持小玉米含“金”量十足 串起“黄金”大产业

2023/9/19 15:02:38 来源:央视网

玉米是大家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但并不是所有的玉米都好吃、都适合吃,有的玉米其实更适合进行工业精深加工。在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全国首位。近年来,产自黑龙江的一粒粒小玉米在科技的加持下,含“金”量十足。

现在,正值鲜食玉米收获季节。记者走进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的一家鲜食玉米加工企业,这里的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工刚从地头收获的鲜食玉米,剥皮、清洗、杀青、塑封、蒸煮、杀菌、打包等工序一气呵成。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田地采摘到包装不超过3小时,才能最大程度保留玉米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

由于鲜食玉米的加工需要抢时效,如果没有大型加工企业的订单支撑,即使价值更高,一般农户也不会选择种植鲜食玉米。当地政府在2021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这家企业,由于鲜食玉米加工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所以原料需求大。种植户韩作国告诉记者,市场有了大家种植鲜食玉米积极性提高了、腰包也鼓了。

在黑龙江省的玉米主产区绥化市,记者调研中了解到,当地2023年玉米种植面积1600万亩。其中,鲜食玉米面积只占100万亩左右,剩下93%以上的玉米都是普通玉米,这些玉米更适合当做精深加工的原料。在一家企业的展厅里,我们看到玉米被加工成十余种产品。

目前,绥化市依托玉米种植优势,玉米生物发酵产业迅速发展,玉米年加工能力已超1000万吨。“没有一粒玉米可以完整地离开绥化。”这是当地人常说的一句话,因为在这里,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玉米深加工领域,让玉米含“金”量十足。

记者来到当地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一股玉米特有的甘甜弥漫在空气中。玉米制成的液体糖通过金属管道被缓缓注入无菌发酵罐中,60多个小时后,玉米在这里成功完成了华丽蜕变。这里生产的维生素C、维生素B5等一系列产品,相较于传统的淀粉生产,附加值提升了2—7倍,而且玉米加工的副产物也能得到综合利用。

目前,在黑龙江,玉米的产业链条还在不断延长。加工原料从以玉米为主扩大到玉米芯、秸秆综合利用,产品实现由初级、中端、高端全面协调发展。

2023年,黑龙江省还出台了《黑龙江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发展玉米精深加工产业。预计2025年,全省玉米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100亿元,比2022年增长46.7%。全身是“宝”的黄金玉米,也为当地的高质量发展铺就了一条“黄金路”。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男人世界
  • 八卦娱乐
  • 图片报道
  • 社会图库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