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为技艺精湛、能让顾客“笑着走出理发店”的湖南怀化理发师李晓华在网络上爆火。视频中,李晓华会仔细聆听顾客的要求,并且完全按照顾客的要求去剪。
不少网友注意到,李晓华的直播间观看人数有时会超过十万人。还有网友发现,不只是普通人在看剪发直播,全国各地的一些“Tony老师”也在观看直播“偷师”,甚至有同一个理发店组团来学习。
李晓华玩短视频的时间其实并不长。据媒体报道,2月22日,李晓华在社交平台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条为顾客理发的视频,此后的八个多月时间里她连续发布了398个视频,直到10月才被广大网友关注到。
视频中,她并不像连锁店面的Tony老师们那般光鲜亮丽,她穿着朴素,围一件玫红色的围裙,更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街坊邻居,亲切感也随之而来,但却能够操作诸如“刘海盖住眉毛,但是不要盖住眼睛”的精细要求,可以说,完美执行了顾客口中的“只是稍微修一点”的要求。她的形象和手艺的反差,剪发前后顾客形象的反差,满足了大多数网友心中一位合格Tony老师的想象。
有人说李晓华这次爆火是因为“理发店总监太多”。看似是一句调侃,实则是抱怨,说的正是长期以来普通人在理发时备受煎熬的微妙心理。普通人面对手艺不精,听不懂需求的理发师,最多就是“这次算了”和“下次避雷”,晓华用“理发手艺”和“听懂需求”,证明了靠谱的理发师应该具有的职业精神和态度,她的成功也鼓励了每一个人在职业中要有自我要求。
令人遗憾的是,这本来应是理发行业的基本要求。很多理发店只注重店面的“高大上”,却缺乏对顾客的理解和尊重,而晓华的成功在于她尊重每一位顾客的独特需求,专注于适合个人风格的发型,这种接地气的服务风格对抗的正是普通人不愉快的剪发回忆。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晓华的爆红不只是个人的成功,更是一种社会情绪的表达。需要看到的是,无论是理发师晓华的这次爆火,还是此前说媒“王婆”的走红,折射出来的都是大众对于“反标准化”的需求,二人的走红都证明了贴近生活、尊重个体才能更容易触及人们内心,赢得持久的好感。
李晓华走红后,不少人“闻名”而来,甚至夸张到凌晨就有人排队拿号。她也带火了周边的生意,不仅当地文旅部门到场宣传特产,理发店前也出现了特色美食街。网友戏称李晓华的店为“怀化5A级风景区”。李晓华的走红后文旅部门的及时宣传也为各地文旅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怀化理发师晓华、开封“王婆”都体现了人们对“真实”、地方特色和个性化体验的渴望。文旅行业想要长久发展,不妨从人们真实的旅游需求着手,让游客不仅享受到内容,更要感受到舒服和便利,为游客提供更加持久的情感链接。
图片: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等
原标题:理发师晓华爆火,也是一种社会情绪表达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