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人们眼睛上的虹膜再加上后期处理,形成一张个人虹膜的写真照片,近期,虹膜写真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近日,上游新闻记者发现专门拍摄虹膜写真的照相馆也在重庆出现,不少市民也专程前往拍摄体验,并在网络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经历。
拍虹膜写真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它是怎样被拍出来的?对此,上游新闻记者专程前往进行了体验。
单眼最便宜也要近百元
上游新闻记者体验的这家虹膜写真照相馆位于观音桥步行街某商业楼内。在重庆读大学的小婷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虹膜写真,她说,身边拍的人不少,“我觉得这些照片挺好看,而且在国内还算比较新奇,有个性也有趣。”
照相馆内用于观察虹膜的设备
据店员介绍,目前店里拍摄价格从99元到数百元不等,99元的只能拍摄单眼,选择的特效类型有限。如果要拍摄双眼、更好看的特效或者进行改成色,价格更高。看到上游新闻记者对现场蓝色、金黄色的样片感兴趣,店员表示,这些样片拍摄的是外国人的虹膜,亚洲人的虹膜拍出来是一般是棕色。
拍摄过程短光线较刺眼 店员称会销毁底片
“两只眼睛虹膜是不一样的,可以通过这个设备先观察,然后选择拍摄哪一只。”店员带着上游新闻记者来到一台写着“LOOK AT YOUR IRIS”(观察你的虹膜)的设备前,它看起来像有放大功能的镜子。通过观察,上游新闻记者发现自己两只眼睛的虹膜确实不一样,而且差别不小。
上游新闻记者拍摄的虹膜写真
“拍摄虹膜写真会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会不会泄露个人隐私?”上游新闻记者向店员提出疑问,店员称“对眼睛是很安全的,不用担心这类问题”“底片之后会销毁,不会泄露个人隐私。”
接着,店员把上游新闻记者带入店内的一间暗房中,里边有另外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拍照。拍照时,记者把头放在一台类似配眼镜时使用的验光设备上,眼睛直接面向着一台照相的镜头,眼睛的左上方有一盏光线较强的灯打光。
用记者的虹膜写真制作的蛇年特效卡片
由于光线较强,睁眼拍摄约半分钟后,摄影师让记者闭眼休息,整个过程大约10分钟。但在拍摄期间受到强光照射,记者的眼睛感到刺眼并流泪,大约在拍摄完成40分钟后不适感觉得到了缓解,大约又过了20分钟,记者拿到了自己的虹膜写真照片。
医生:这些人不适合拍摄虹膜写真
据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冉文婧介绍,虹膜是眼内位于晶状体前的圆盘形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中央有圆孔,称为瞳孔。在瞳孔周围的虹膜基质内有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调节瞳孔的大小从而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以适应环境光暗情况,就像相机当中的光圈,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虹膜的独特之处是在于,每个人的虹膜都不同,所以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辨识,虹膜的颜色主要因基质中所含色素的多少而不同,虹膜内含的色素也决定了每个人眼睛的颜色。白色人种因缺乏色素,则虹膜呈浅黄色或浅蓝色;有色人种因色素多,虹膜色深,呈棕褐色。
虹膜写真的原理是将虹膜的局部放大,呈现出细微的结构,在医学上属于眼科影像中的直接照射法。一般情况下,虹膜写真不会对人眼造成伤害,但由于拍摄瞬间往往需要强光照射,如果光线过于强烈,瞬间光能聚焦,还是有可能会导致角膜上皮损伤,甚至导致视网膜光损伤。因此建议在拍摄时眼睛尽可能避开强光,不要注视光源,也不建议经常拍摄。
对于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的患者,以及严重的干眼症、角膜炎等眼前段疾病患者,还有近期刚接受过眼科手术的患者,都不适合进行虹膜写真的拍摄。
虹膜写真拍摄后还要注意这些
至于虹膜写真可能泄露个人隐私方面的隐患,上游新闻记者遇到的大学生小婷认为,至少目前日常生活用到虹膜的地方几乎没有,她现在并不担心这一问题。她还表示,自己查询过一些新闻报道,报道中的专家称,虹膜写真拍摄的照片是平面的,和影视剧里用的虹膜扫描原理不一样,因此更不用担心。
照相馆内展示的样片,加入了各种特效
上游新闻记者查询后发现,目前各类相关报道中都有专家对此进行提醒。新华社发表的《“虹膜写真”日益走红,安全隐患也浮出水面……》一文中提到,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安全专家建议,已在使用虹膜识别技术的人员应避免拍摄“虹膜写真”,对平台通过算法推送的“虹膜写真”广告保持警惕。
消费者在拍摄前,还应和商家签订相关协议;写真产品交付后,要求商家及时删除其虹膜影像,自觉保护个人隐私安全。还有专业人士建议,虹膜写真拍摄后不宜公开摆放,以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原标题:拍摄“虹膜写真”如何保护隐私?是否影响眼健康?记者实地体验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