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不仅是金融服务业准入限制大幅放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以来,各地正试点落地新的外汇改革举措,这不仅扩大了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覆盖面,也让我国涉外企业和个人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显著提升。
天津的这家涉外企业主营国际货运服务,今年企业订单增加后每月货运量维持在50多个航次,企业对外汇结算以及外债使用的需求急剧攀升。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往每开展一单业务都必须先前往外汇局办理登记手续,再到银行办理提款,最长的一次,资金到账用了近三个月时间。
今年年初,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出台新规,明确天津市内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在借用外债时,可直接在银行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极大地缓解了涉外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了经营成本。
一系列新政策不仅让企业在跨境贸易结算和跨境融资上更为便利,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试点项目——“跨境理财通”也让居民的境外投资有了更多选择。记者走进位于深圳南山区的一家券商机构,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客户办理开户业务。只需要通过手机上券商的App选择“跨境理财通”业务选项,根据指引上传客户个人信息,即可完成开户。
“跨境理财通”试点,简单理解就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内地和港澳居民,通过特定的渠道能跨境投资对方的金融产品。去年2月升级后,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不仅可以投资理财、存款、债券等金融产品,还能投资对方市场更多种类的基金。
自“跨境理财通”升级版上线以来,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业务规模和交易活跃度不断提升。从去年2月至今年2月,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从7.34万人激增至14.53万人,资金跨境汇划金额从152.83亿元增加至1056.40亿元,同比增长约6倍。
原标题:政策覆盖面扩大 我国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显著提升
值班主任: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