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在秦汉时期就已存在,当时中国就与南海诸国接触,而有遗迹实物出土表明中外交流可能更早于汉代。明朝郑和下西洋标志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鼎盛时期,中国经南海,穿越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途径100个国家和地区。而我们已知海上丝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但是考古却发现在广西地区也存在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且年代更为久远。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以来,广西文物部门在北海市合浦县境内发现了700多座汉墓,已清理出土的墓葬有西汉时期的坑木椁墓,东汉时期的砖室墓等,其中以东汉砖室墓为主。汉墓群中所葬墓主身份各异,既有漆棺宝器厚葬的郡守县令一类官员,也有富豪或穴室窄小,葬器甚少之人。1970年7月,合浦县爆竹厂在基建时发现了一座古墓,工地负责人随即上报了当地文物部门,文物部门得到通知后立即派人赶往现场勘查。经过考古人员的勘查地下确实存在古墓,报上级文物部门批准后,当地文物部门立即对大墓展开了抢救性发掘。
经过初步发掘,专家表示这是一座土坑多土坑竖穴木椁墓,墓的规模比较大,结构比较复杂,封土直径40米,高5米,封土经过夯打土质坚硬。根据大墓形制专家推测这是一座西汉大墓,古墓由主墓室、甬道、南北耳室和墓道等组成,全长15.8米,最宽处14米。主墓室中央放置棺具,头向和墓门方向一致,由于年代久远,棺具和墓主尸骨早已腐朽,但从遗迹可以测出棺具长约2米,宽约0.8米。死者颈部有玛瑙耳塞、玉鼻塞,头戴鎏金铜圆牌器一件,头部右侧放置铜镜一面,腰部右侧放置有铁剑、金珠、金饼和水晶、玛瑙、琥珀串珠等佩饰物,在主墓室前部和棺具两旁放置大量青铜器和漆器。
墓中出土的随葬品相当丰富,共计245件,包括铜器、漆器、铁器、陶器、玉石器、玻璃器、黄金器等,而且许多器物制作工艺水平很高,甚至有些器物是广西地区首次发现。其中,考古人员在一件完整地提筩内株书隶体“九真府”三字,另一件残破的提筩内朱书隶体“九真府口器”五字。汉代九真郡在今天的越南清化省,而从墓葬的规模以及出土随葬品推测,这座墓很可能是西汉晚期九真郡郡守或其亲属。
广西合浦县是我国南海北部湾畔,是我国著名的珍珠产地,据《汉书》记载,汉武帝灭南越国后,于汉武帝元鼎六年设合浦郡。由于与南洋诸国海上交通贸易的发达,合浦成了我国同东南亚各地人民进行贸易的重要港口,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从徐闻、合浦出发可到达都元(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黄支(印度南部)等地。此时大量中国的丝绸、黄金和陶器等从合浦运往东南亚各国和印度洋各国,输入我国水晶、玛瑙、玻璃和香料等,而从合浦汉墓中出土的水晶、玛瑙、琥珀和琉璃等各种饰品,应该就是当时从海路输入,这些文物的发现证明自古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就已建立了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