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形势依然严峻,今日,WEF(世界经济论坛)官方刊发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集团市场与全球品牌主席刘胜义署名文章,介绍产业互联网科技抗疫经验。
刘胜义认为,产业互联网是加速器、催化剂和助推者,其形成的“ACE效应”助力各行各业“数字抗疫”,保障了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也对社会长远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为《产业互联网:中国新冠疫情狙击战的中坚力量》全文:
新冠肺炎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此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在不断上演。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人类展示出前所未有的抗疫精神:身处一线的医疗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尽最大努力去挽救每一个生命;各国之间建立起联动防控机制,彼此共享资源和信息,共同战疫。
这是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以全球智慧共同抗疫的时刻。在过去的三个多月里,中国举全国之力,克服高人口密度、病例激增、春节人口流动高峰等挑战,最终稳定了疫情。可以说,这是惊心动魄的三个月。作为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腾讯深度参与了“数字抗疫”的全过程,也见证了产业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的中坚力量。如果说在疫情期间,消费互联网满足了普通人居家隔离时的社交和购物需求,那么产业互联网则通过助力各行各业,保障了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也对社会长远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作用和影响我称之为“ACE效应”。
加速器(Accelerator):助力产业链协同,为中国制造加速
毋庸置疑,基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产业互联网,已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新一代基础设施。通过推动数据的连接与共享,产业互联网进一步强化了各行各业的产业链协同效应,给中国制造创造了新的加速器,催生了一个又一个“速度纪录”。
第一个“速度纪录”,是“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方舱医院的建造。为了应对快速扩散的疫情、增强病患收治能力,中国政府迅速在武汉启动了两座医院的建造计划,创造了新的“速度奇迹”:拥有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和拥有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从建造到交付分别只用了10天和12天。这一速度的支撑,是产业互联网带动的大规模协调能力。基于数字化平台和技术,设计单位在一天内迅速召集了数百位设计师,24小时内给出设计方案,60小时内便敲定了施工图纸。在施工现场,数千台大型机械的作业,在产业互联网平台上可以被实时监测与调度,确保施工准确推进。
另一个速度记录,是大批“医疗用品制造商”的快速涌现。从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3000多家中国企业新增了口罩、防护服和消毒液等医疗用品的生产业务,大幅提高了国内的防护物资产能,缓解了供应压力。企业能如此快速地实现跨界,得益于产业互联网为企业赋予的柔性生产能力:自上而下全面贯通的产业链以及模块化的流程设计,让企业在特殊时期能快速响应,调整生产线,实现跨界生产。
催化剂(Change-maker):实现生活方式转换,“线上”即“现实”
疫情期间,人们对数字生活的依赖度产生了不可逆的跃进:“无接触”需求引爆了医疗、办公和教育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而这些产业的数字化又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习惯。如果说社交、购物、资讯领域的数字化让人们拥有了“线上生活”,那么疫情期间在产业互联网的催化下,“线上生活”则从线下生活的补充,一跃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现实生活”。
疫情发生后,以腾讯为代表的垂直在线医疗服务平台都快速上线了远程医疗服务。人们可以通过线上问答来判断自己的健康情况,决定前往就医还是自我隔离。这样的远程医疗服务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同时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不仅如此,远程医疗技术也让医院之间可以共享最优质的医疗专家资源。在中国5G网络的帮助下,武汉的多家医院可以远程对接北京的医院,通过超高清的图像传输,让北京的专家们实时协助诊疗。
此外,中国学生集体上网课的需求,也催化了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在政府“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自2月中旬开始,全国2.76亿全日制学生通过各类在线平台陆续恢复课业,可以说是启动了中国教育史上最大规模的“上线运动”。为了应对爆发的需求,成百上千的在线教育平台向广大师生提供了免费的直播服务和公开课。以腾讯课堂为例,我们在春节期间的用户数量增长了近128倍。
与此同时,企业的复工复产需求,也让远程办公迅速成为标配。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的在线协作平台飞速迭代,满足了爆发式增长的远程办公需求。以腾讯为例,仅在1月10日至2月6日的28天内,腾讯会议就扩容了超过10万台云主机。以远程办公为起点,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也被快速提上了企业日程。
助推者(Enabler):以新型公共治理模式,实现全民抗疫
疫情之下,产业互联网描绘了一副全新的公共治理图景:政府机构积极引入合作伙伴,合力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社区和民众借助数字工具,也参与到社会的治理中。一个多元主体的公共治理模式渐渐成型,成为治理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的新范式。
一方面,政府机构牵手数字化合作伙伴,高效指挥抗击疫情。在中国,许多地方政府部门都推出了数字政务服务,而疫情的爆发更是加速了政务数字化的进程。政府机构积极推动深度数字化,提升了物资调配、信息发布、民众意见采集等战役指挥功能的效率。截至2月8日,100多个政务类疫情服务小程序上线;政务类小程序用户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增长了近60%。数字化政务办理可以说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机构的“基本配置”。
另一方面,产业互联网赋能社区和民众,实现“全民抗疫”。在中国多个省市的社区里,居民借助数字平台组建了志愿者团队,提供消毒公共区域、配送社区物资等服务。此外,社区管理的数字化也极大地增强了社区的抗风险能力,各类数字化工具让每一个人都可以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除了上文提到的远程医疗等工具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数字化创新就是“健康码”。在“健康码”应用上,用户可以提交相关信息,如近期是否去过疫区、是否与确诊患者有过近距离接触等等。“健康码”会通过三种不同的颜色,来显示用户近期与疫情相关的健康等级,从而让用户更好地配合相应的防控措施。
简单来说,产业互联网通过“ACE效应”,助力每一个个体和组织,让政府到企业、到公众,每个角色都可借助科技的力量进行抗疫。这正是中国抗疫能够快速取得成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产业互联网将在更大的层面上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此次疫情,对于人类而言,可以说是一场共同的危机,更是一场真正的测试:人类是否能够超越狭隘的分歧,携手共战疫情这一全球公敌。唯有真正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我们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今年3月30日,联合国宣布和和腾讯达成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通过在线会议和实时互动等互联网技术支持,向全球发出对话邀请,共商“地球2045”愿景,探讨未来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全球级挑战。
世界已经被永久改变,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影响了地球家园上的每一个人。此刻是团结的时刻,而非对立的时刻。让我们把这场危机当做一次全球共聆的警钟,各国政府要担起对民众的责任,为全人类后代的福祉团结奋战。携手并肩,我们才能向胜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