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历史上,吴三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原是明朝总兵级别的高级将领,却因陈圆圆而“冲冠一怒为红颜”,带头投降大清,打开山海关,尔后合力围殴李自成起义军,让对方一败涂地。
可以设想的是,如果当年吴三桂被李自成所用,李自成又不急于贪图享受的话,历史的走向或许是另外一个局面。而吴三桂降清后,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贵两地。
要知道吴三桂的这个王爵,可是实打实的王位待遇,拥有开府建衙的实权,史载他的一切行动“假以便宜,不复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不出格,随意你折腾。
当然,清廷对吴三桂等为首的“三藩”如此信任,也不过是假借他们之手,以平定明朝的残余势力,等到基本面差不多稳定了,坐稳了皇位的康熙,开始着手“削藩”。
“削藩”这个词,翻阅中国历史,屡见不鲜。汉景帝搞过,引发“七王之乱”;汉武帝实施过“推恩令”;建文帝也曾对叔叔们下手过,不过没玩好,被朱棣给“摘了桃子”。这次轮到异姓王吴三桂的头上了,历史的宿命像一张无形的大手,就看吴三桂如何应对了。
吴三桂的应对策略很简单,说造反就造反,因为在他看来,反了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说不定借助“反清复明”的口号咸鱼翻身,打败大清登基称帝,过一把皇帝瘾。而不反,等待他的只能是死路一条。
再来看大清的反应。大清入关后,对待前朝的旧臣以及降将,其实一直还是不错的。早期投降皇太极的那批不用说了,基本上结局都可以,后期比如李永芳、洪承畴等人,清朝对他们并没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如果换作是吴三桂主动交出兵权,会不会也能够像康熙所许诺的那样,成为一个逍遥自在的富家翁呢?
显然不能,对这一点,吴三桂心里非常清楚。因为当时的吴三桂,是带着自己的一干手下整建制地投降大清,后来在云贵坐镇,也笼络了一大批手下,这些人眼中只有吴三桂,而没有康熙帝。
一旦吴三桂屈从康熙交出兵权,康熙必须想方设法除掉吴三桂,找借口扣帽子也好,暗中谋害也好,换谁也不能容忍,吴三桂的结局只有一个:必须死。
原因刚才说了,彼时的吴三桂,并不代表他自己,他的背后是一个利益攸关的群体,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不杀吴三桂,吴三桂的那些手下就很难控制,说不定什么时候蛊惑吴三桂再有什么动作。所以他这个带头人是难逃活命的。
因此康熙对吴三桂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吴三桂相信,那么他的智商也就只是三岁小孩的水平了。即使他不想造反,他背后的那批人也不会答应,一起造反,用命相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参考资料:
【《清史稿》《吴三桂全传》《清圣祖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