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美呗要做医美界的“京东”,是认真的吗?

2020/10/27 15:01:18 来源:互联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秋水笔弹”(ID:qiushuibitan),作者:你水哥,36氪经授权发布。

口号很理想,但姿势很实际。

10月20日,美呗医美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双11“正品风暴”狂欢节启动发布会。发布会上,美呗医美创始人兼CEO龚连胜义揭“医美行业八大坑”,并围绕“科学严选”给出解决方案:投资一个亿启动“亿起严选行动”,推动行业规范化。同时美呗CMO黄向平更是硬刚友商,一再喊出,“双十一别心痒,上美呗”的引战口号。

但是美呗并没有走向线下业务的决心,也没有这样的打算,核心模式还是为医美机构引流,这场“正品”风暴与要做医美界“京东”的宣传,更像一档双十一预热节目。

龚连胜将医美行业乱象总结成为“医美行业八大坑”:“合规机构占比低、合法医师占比低、非法药械大行其道、非规范操作屡见不鲜、医美效果虚假宣传、暴露用户隐私、价格虚高、无安全保障”,总结很到位,但是美呗本身也存在这些问题。

医美行业乱象丛生,医疗事故不断,轻则毁容,重则毙命,已经是街知巷闻,但是短视频时代,颜值经济正当其道,要颜值不要钱也不要命的年轻人大有人在,因此医美赛道一直非常热闹,2013年以来,已经培育了不少上市公司以及小医美互联网巨头,并且依然在高速发展。

美呗2014年开始成立,也属于医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头一批淘金者,但是迟迟未能上市,至今只完成了B+轮融资,美呗自身存在着哪些乱象?它的商业模式是否扛得住阿里、美团、百度等巨头碾压,以及同行们已经先行一步的竞争压力?

2011年,龚连胜已经创立了美呗的前身美尔贝整形网,可以说走在很多美医平台的前头了,在论坛、贴吧、门户网站上的美容美妆板块,做科普解答为主,将用户导入自己的网站,做医院、医生、用户三方的中介。

2013年前后,新氧、更美等互联网医美平台涌现,一时间超过30家,美呗也正式成立。

它们将医美项目明码标价,同时将医美机构、整形医生放在手机App内打分,公开用户评论,用户可以参考用户评价选择口碑好的医院,因而更受用户欢迎,医美机构的线上获客渠道,开始从百度竞价,转向这些垂直平台。

2014年,O2O模式融资热火朝天。2014年底,美呗获得2000万A轮投资,龚连胜后来接受采访表示,这笔钱主要投入到了广告推广中,“这笔钱很快就用得差不多了,平台用户量并没有因此明显上涨。”

此时,京东、阿里纷纷入局轻医美,团购模式也已经渗入轻医美行业。2016年5月,美呗开始试水“电商模式”,但平台的订单量上不去。

种种路径都走不通的美呗,开始寻求差异化竞争将公司定位明确为咨询服务平台,瞄准了高端消费人群,主要针对手术类型项目,包括整形外科项目、低维指微整形项目、皮肤、口腔美容项目等。

而2016年正好是医美移动互联网平台飞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魏则西事件”发生后,搜索引擎推广饱受信任危机,彼时刚刚崭露头角的医美O2O平台开始普及,以垂直的专业内容赢得用户信任,成为了线下医美机构获客最主要的渠道。

2016年-2018年,互联网医美平台的发展突飞猛进。而且在获客方面,美呗走的还是内容营销,组建了内容团队来制作评测与科普内容,分发至各种女性app、内容聚合平台、公众号等流量渠道,获取用户,在头部内容平台已经出现的情况下,这种获客的效果已经大打折扣,而且未来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显著。

美呗匆忙将定位聚焦更重资产的“正品”、“自营”模式,不过是在被远远甩开之后的自救与噱头。

头部效应越来越显著,2018年众多医美机构生存维艰,去年,原本选择赴港股上市的艺星医疗美容集团也悄悄撤回了IPO申请。

美呗所谓做“自营”,只是停留在与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的层面,希望将售后服务延伸到供给环节,但是有没有线下自建医院的投入,没有雇佣医生的投入,售后最好还是要靠合作医院机构本身去执行落地,没有管理权限,更没有人事权、财权,想要将售后落到实处,基本无法操作。说是“噱头”并不为过。

京东最核心的商业模式是电商自营业务,并且自建物流,如果真的想做到行业的京东,就必须更进一步构建自己的自营供给能力,建医院、招聘医生,美呗将进入的会是另一个格局早已大定的战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别人不费一兵一卒,烧钱就会把美呗本来就不充裕的现金库给烧了。

线上平台最大的优势是流量,在流量不足以构成话语权的时候,美呗根本不可能撬动线下这个庞大且碎片化的市场。当然如果只是嘴上说说,自己不费一兵一卒,做一波营销,却是个好计策。

美呗创始人龚连胜 “医美行业八大坑”的总结很到位,但事实上美呗app上也存在着各种不合规的医疗项目以及乱象。

根据中整协统计,每年平均有20,000起由于医疗美容导致毁容的投诉记录,全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19年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数量在6138起。

2018年5月发布的《中国医美“地下黑针”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合规的医美行业执业者大约有17000名左右,但非法执业者数量超过150000名,几乎是合规医师的9倍。

非法从业者比比皆是,甚至美容师、美发师、美甲师、纹绣师都能摇身一变成为医学“泰斗”,打着专家的名义招摇撞骗。这些从业者还经常以艺名混迹行业,到一个地方便更换联系方式,以逃避法律的惩罚。

一些没有医疗资质的美容院和私人诊所并不具备医美手术的资格,却也做着医疗美容的营生,更以国际专家、进口药品等为噱头招揽顾客,全然不顾消费者的安危。

黑猫投诉显示,今年8月,曾有用户以虚假宣传为由,对美呗进行投诉。该用户称,美呗方面对其介绍的医生为“华南地区脂肪鼻部第一人”,并做出承诺,但美容结果却大相庭径,且美呗方面并未予以正式回应。

美呗的问题并不止于这种用户投诉。

不得不提的是,除了涉嫌虚假宣传,违背相关规定,美呗平台还展示了PRP自体血清美肤等多项国内尚未获批的医疗服务项目。

据商家介绍,PRP是指采用自体的血液,通过圆心分离在血浆的下端部血小板提取丰富的活性因子后,注射到皮肤组织上的微针整形。商家宣传其能根本性的解决疤痕、皮肤老化、皱纹、色斑和毛孔等问题。

早在2005年,原卫生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强“血液疗法”管理的通知》,要求相关医疗机构立即停止“血清疗法”等临床治疗项目。至今,该疗法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尚无基础研究结论,也并未获批。

PRP自体血清美肤显然是不合法的医疗项目,而在美呗平台上,已有客户预约了此项目,这已经是在试探法律的边界。

要真的维护用户利益,改变行业乱象,美呗恐怕还要从自身做起。

可见,从自营、到正品,看京东模式的两大基石,美呗都并不具备。

要做自营,就得到线下去,真真正正建自己的医院、招自己的医生,这才有可能真真正正在服务环节做好售后,才有做售后的实力,而要做正品,自己首先得立得正,自己平台都一塌糊涂,谈何行业操守,谈何严选?

2018年6月美呗宣布获1亿元B轮融资。2019年3月,“美呗”完成数千万B+轮融资,美呗创始人兼CEO龚连胜透露,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内容升级、平台强化、充实人才、拓展市场和品牌传播5大方面,总而言之,主要还是用到获客上面。

高毛利、低净利是当前医美行业的普遍现象,毛利通常在60%左右,但是扣除高昂的营销费用和人力成本两大项后,净利润其实通常不到10%。

在中国医美行业中,营销成本能占到总收入的三到四成,这导致即使医美机构毛利润率超过70%,净利润率也只有10%左右,美呗迟迟未见曝光的净利润恐怕也不会太好。虽然一直宣传自己以高毛利的手术业务为主,但是这些业务板块,其实也是其他医美平台非常主流的业务。

考虑到2014年的两千万迅速烧完,这两年获客成本迅速攀升,迟迟未能上市,只是进行了三轮融资的美呗,资金压力不会小。

即使考虑到其业务现金流不错,也已经实现盈利,在这个时候,提出的一亿补贴“亿起严选行动”,其资金链也会进一步承压。

2013年到2016年,大小医美平台彼此厮杀,战火从资本、流量燃及医疗机构、医生资源,处处都是战场。

前有同期发展起来并且已经遥遥领先的第三方竞品,后面阿里、美团、京东、百度等流量巨头也相继挥军杀来了。

2016年4月,天猫和阿里健康共同入局医美市场,阿里投资的“美丽神器“入驻天猫医美平台。2018年9月,阿里健康与医美企业艾尔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医美药品鉴真查询、医美消费者教育、线上医美预约服务等开展合作。

2019年5月,京东与全球皮肤健康龙头企业高德美宣布合作,共同打造医美行业良性生态圈。

几乎所有巨头都在挟资本与流量的万钧之力,力推“正品”模式,这条拥挤厮杀的赛道上,美呗没有任何足以构建护城河的核心竞争力,还已经迟到。

从线下的投入,到获客,与补贴资金链、核心的商业模式所面临的激烈竞争,以及自己一直强调的行业操守问题,美呗的每一个关键的商业环节,都还相当脆弱,也大概也是迟迟无法上市的根本原因。

而京东模式,先从营销噱头开始也无妨,只是路还相当远。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图片报道
  • 热点新闻
  • 男人世界
  • 幽默搞笑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