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娱观察”(ID:wldygc2016),作者:清一,36氪经授权发布。
平凡女孩交往20个帅气男友的有趣设定,一部《做梦吧!晶晶》再次将“微短剧”这个新兴名词提到市场前端。
又有“平台加码,明星入局,微短剧是个风口”一说,但风口也意味着竞争激烈,风险与机遇并存。
微短剧的春天真的来了吗?且需保持理智,谨慎乐观。
由抖音&滴滴双平台加持、专业电影公司真乐道制作的微短剧《做梦吧!晶晶》已于近期收官,剧集在口碑、话题和播放量上都表现出色。
事实上, 各(长短)视频平台正在有意识联合业内头部制作公司/团队入局微短剧赛道, 大量储备内容,这也成为他们发力、充实视频app 的内容手段之一。
如,有资本助力的 快点TV从2019年开始布局短剧业务,截至目前已上线千余部短剧;快手宣布2021年推出1000部新作;腾讯微视宣布要投入10亿资金扶持;芒果tv正在打造大芒短剧计划;抖音预计在2021年里产出30+部S级精品微短剧。
具体而言,腾讯自制微短剧释放出来的信息有,除130集的《如梦令》,还有50集的《上头姐妹》,75集的《冯宝宝与张楚岚》,80集的《消除吧!烦恼》。
抖音自制微短剧除了《做梦吧!晶晶》,还有2021年第一批作品如《别怕,恋爱吧!》《男翔技校》《星动的瞬间》《为什么还要过年啊?!》。
而与平台合作的这些制作公司也有不菲的资源和实力打底,一般为小说阅读平台、出品网络电影等的网生内容公司、MCN机构、偶像经纪公司、背靠有实力的影视类母公司或大平台、拥有千万级粉丝的红人团队,以及以IP孵化为核心的综合性影视公司,快点平台有内容自制团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不孤注一掷,并不单纯指望用微短剧闯出一条路或重新盘活公司。
平台和制作公司都在抢占微短剧这一赛道,但就此判断2021年会成为微短剧全面爆发的一年,未免为时尚早。
“微短剧”火,但C端变现实难。
当前,微短剧的变现方式主要有几种:平台采买(如快点)、平台自制分发(主流模式)、内容付费分账及剧情广告植入等。
但是,微短剧没有平台的流量扶持,内容方走分账模式,想要赚钱(回本)特别难。而由于行业发展年限短,很多短剧平台的一些政策,一边执行着就没有下文了。
其次,微短剧的C端目标受众不是特别清晰:快餐文化消费模式之下,微短剧应运而生,而后的发展方向尚不明确。在准入门槛低、制作周期短、同质低质内容扎堆的当下,微短剧和一般娱乐短视频本质都是“奶头乐”的快销品,内容质量没有明显高低,用户不愿意付费,宁愿去看免费内容。C端分账路实难。
这就导致平台和制作方都陷入两难境地。而传统广告商对竖屏内容的认知度尚浅,并没看到这块市场的潜力价值。
而且,内容方还会面临一个尴尬境地, 各平台对“微短剧”都有着不同定义,形式、内容、时长上的标准不一,“排他性”较强。 爱奇艺称之为“剧情短视频”,分竖短片和横短片两种,两者分账规则大体相同;优酷称其为“短剧”,要求时长1-20min/单集,≥12集,整体时长不低于60分钟;腾讯称其为“火锅剧”,要求单集时长1-10分钟,项目总时长≥30分钟。
当前微短剧的下游市场非常小, 如果某部剧在与某家平台的合作过程中产生问题,很难再找到第二家平台继续合作。
微短剧的商业模式探索仍然路漫漫。
所以, 各(长短)视频平台更倾向于自己投资、甄选合作方来制作短剧内容。 如上文所言,平台和制作方合作一般都是进行资源上的强强联合,或者强绑定关系。而在实际操作中,这门还没来得及走C端市场的生意,就逐渐演变成B端内部“关系”制。
比如存在平台对内容判断失误,一些平台收片时常常对内容有先行定级,A/S,在观众检验之前“押宝”判断再分发给观众,市场初期,这种判断常常失误,花大价钱买断的片常常无人问津,打击平台自身对微短剧赛道的信心。
而据一位一线从业者爆料,当前 平台甄选制作方论“关系”,圈子化严重的现象,更是微短剧行业发展中的顽疾。
一方面,竖屏剧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廉等特点使 更多中小影视公司快速入局。 另一方面,平台为定制内容甄选大背景大公司, 中小内容公司的生存空间就被严重挤压。
呈现的状态就是,一大堆内容没出口的影视公司扎堆冲进来,题材严重同质,内容低质粗糙。目前,好多团队和公司都是靠着对这个行业的未来预判和坚持在做。即便已拍摄完成,但找不到合适的收片方和承接市场,还是出路无门。
上游大规模生产,但下游没有足够的消化出口, 对于独立影视人和“轻资产内容创业者”们来说,没有资源、依托,这是微短剧的“冬天”。
而对比同期发展了3年多的网络电影,微短剧在行业规则制定和完善上就落后颇多。2017年前后的网络电影市场,资本快速入场,头部公司的资本、架构、人才积累已初步完成,平台分账体系也逐步成熟。
为什么发展程度大不一样,首先是 平台扶持力度不一样。其二网络电影率先走入B+C的分账模式,优胜劣汰,内容精品化迭代都在市场、平台、监管部门的合力下快速更新。
最后,网络电影的本质是电影,观众易于接受对高品质内容付费。而微短剧要让观众付费,稳定形成面向C端的分账模式,冲击的是人类多年对免费快销娱乐产品的使用习惯。
总之, 微短剧“概念高”,但行业成熟度低。 边探索边发展,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