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上旭日东升,八达岭长城满目秋色,韶山层林尽染……“山河岁月——崔晓东精品荣宝斋特展”日前在北京荣宝斋大厦开幕,近40件重大主题山水画作品亮相,不仅展现了艺术家潜心研究主题创作、开拓新时代山水画新境界的重要成果,更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情礼赞。画家崔晓东近日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他说:“画出心中的祖国大好山河,是我的目标与梦想。”
早在1985年,崔晓东的画作《历史的思考》就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成为展览中唯一获奖的黑龙江省选送作品。上世纪80年代,西方艺术进入中国,给当时的国内艺术界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位年轻的画家也曾尝试借鉴西方艺术来改造中国画,苦苦探索却求而不得。当他带着反叛精神翻开当时被人们批判为“程式化”的《芥子园画谱》时,一扇大门却渐渐打开。
从这本画谱开始,崔晓东“一头扎进了传统中”,慢慢深入山水画传统,得以窥探东方美学传统的博大精深。“在从央美毕业后的假期里,我有幸看到了一些山水画,于不知不觉中难以自拔。猛然发现,当时我们这一代人对于自己民族艺术了解还不如对西方了解的多,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热爱上了山水画。”
在央美担任山水画教师后,十几年来崔晓东多次带着学生前往各地写生,“古代的画家是非常重视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向大自然学习的,很早就提出了‘澄怀味象’‘传神写照’‘学穷性表、心师造化’等。起初学生们没钱,我们就在北京郊区写生,后来大家想走远点,我就领着他们往远处走。”沿着“承古意,师造化”的创作方法,崔晓东的山水画日臻佳境。
2016年,接到毛主席纪念堂的邀约,崔晓东开始创作大型山水画《韶山毛主席故居》。“当时,毛主席纪念堂要撤下悬挂近四十年的李可染等老一辈画家的作品,将其永久收藏,并换上新的画作。”他回忆,“这次创作任务我非常重视,同时面临的困难也很大:一是如何把握画面的整体意境,因为这幅画不仅仅是画风景,更是寄托着对毛主席的怀念、崇敬等感情;二是如何确定画面处理的方式,韶山不像其他名山胜景那样有石、有水,远观起来是一片苍翠的树木,与我以往画过的所有地方都不太一样。”
为此,崔晓东前往韶山,为毛主席故居及周围环境创作了大量写生,并搜集了许多历史资料。经过近一年的创作,《韶山毛主席故居》终于完成,当它悬挂在毛主席纪念堂内时,其浑厚凝重、意境高远的画面获得了广泛认可。在崔晓东看来,他要画出的韶山不只是前人笔下和自己眼中的韶山,而是心中的韶山。除了毛主席纪念堂,崔晓东还受邀为人民大会堂等国内重要建筑创作过重大题材山水画。
“我的父亲是一位新四军老战士,经历过枪林弹雨,我对他们那代人非常崇敬,对他们生活、战斗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崔晓东笔下的韶山、井冈山、延安、泰山等,不仅自然风貌独特,还有深厚的革命传统与历史渊源。以《香山十月》为代表的崔晓东“香山”系列山水画作品,受李可染《万山红遍》的启迪,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展现北京香山深秋时节万山红遍的壮丽景象。“长城”系列作品以全景式的平远之景,挥洒出东方巨龙的宏伟与庄重、崇高与豪迈。
如今在坚持创作的同时,崔晓东仍作为教授执教中央美术学院,并担任炎黄艺术馆馆长。“虽然各项工作都不能放松,但有空的时候我还是会多画画。”他热爱和年轻人在一起教学相长,“你要有东西教给别人,就必须不停地学习、不停地积累。”谈到目前中国山水画创作现状,他直言,虽然从事这一行的人很多,看起来很热闹,但愿意静下心来的人还是少数,“希望更多人带着真诚和敬畏前行。”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