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哀牢山4名失联地质人员遇难

2021/11/23 7:00:53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哀牢山4名失联地质人员遇难

据现场救援队员目测,遇难者衣冠较为完整,没有被野兽侵害的迹象;相关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中

11月21日,搜救人员在哀牢山行进。图/镇沅县委宣传部供图

 

11月21日,当地村民背物资进山到补给点。

图/镇沅县委宣传部供图

 

11月21日晚,镇沅县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热成像显示疑似失联3人位置。新京报记者 李阳 王清以 摄

搜救进行到第七天。

第七天傍晚,也就是11月21日18时33分,搜救人员在哀牢山玉溪市新平县水塘镇,调查样地东南方向直线距离1.85公里处,终于发现了3名失联地质调查人员。22日8时32分,第4名失联人员被发现。不幸的是,4人被发现时均无生命体征。

据新华社报道,在现场的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队员描述,根据目测,4名遇难者衣冠较为完整,也没有被野兽侵害的迹象。随后,救援人员按命令开展了遗体转运工作。

镇沅官方通报称,相关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中。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从云南省镇沅县者东镇进入哀牢山开展野外作业时失联。

11月15日以来,已经有2000多人投入到这场搜救行动中。

时间是最珍贵的。为了节省进出山的时间,当地村民和直升机不断向补给点输送物资。

失联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张金榜、杨敏、张瑜、刘宇进入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执行森林蓄积量调查任务。

按照原定计划,他们于13日进山,跟司机何映颖约好14日下午4点下山。

这次,他们带着作业工具,包括RTK定位仪、森林罗盘、2把工兵铲、3把砍刀、油漆、排笔、树牌、卷尺、皮尺、钉子、一次性雨衣、1个2万毫安充电宝、1矿泉水瓶汽油。

1矿泉水瓶汽油是由于驾驶员何映颖担心他们晚上下不了山,从备用油桶里给他们倒了1矿泉水瓶汽油,供生火取暖、防野兽、稀释油漆用。

他们没有带太多食物,背包里只带了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爱香烟的队员带了恭贺新禧、娇子、软云等。

森林资源调查每年都需要进行,全国有2万多个样地,每一个样地都需要地质调查人员实地测量、考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地质工作非常艰辛,我们要把森林资源调查清楚,样地在哪儿,我们就要到哪儿去。”

4名地质调查人员均为男性,从事这份工作已有三年时间,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9月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在云南省昆明市挂牌成立,由原武警黄金部队第十支队转隶组建。2021年,云南网曾刊文称,改革转制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作为盘点国家森林资源家底的生力军之一,以森林资源调查为引,常年与自然、山林为伴,用精准数据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添薪加火。

通常来说,调查人员会分配成不同工组,一般一个样地实地调查需要耗时一天。

但哀牢山的样地情况特殊。前述工作人员解释道:“主要是到达困难。光到(样地)就要5个小时,下来也要5个小时,来回路上就要10个小时。”4名队员预留出两天的任务时间,携带了一天半左右的干粮。

14日7时30分,哀牢山附近的基站最后一次收到队员的手机信号。

当地最先参与搜救的樟盆村村民罗先生回忆道,14日22时许,他从同村村民那里得知有4名地质调查队员失联的消息,15日一早,五六十名村民上山搜寻,但直到当天19时左右,依然没有找到失联者的踪迹,遂上报至镇里和县里。

15日19时28分,镇沅县人民政府接到人员失联报告。

接报后,镇沅县委、县政府成立“11·15”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组织省、市、县、镇、村投入搜救人员及相关物资、技术装备开展搜救。

搜救

4名地质调查队员失联的地点位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山形陡峭、树木茂密、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加之连日阴雨大雾,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16日早上,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队南屏特勤站副站长王灏一行7人组成小分队,作为搜救队伍中的一支,向哀牢山进发。

山势险峻,阻碍了搜救队的行进速度。王灏介绍,陡峭处基本是垂直的,需要老乡或者身手比较敏捷的人先上去,再顺下绳子,让其他人攀爬上去。200-300米的直线距离,可能要花去2-3个小时。

此外,山中地势复杂,即使是先头带队的老乡都有点迷路,16日,王灏的小分队未能深入。

17日8时,王灏收到指挥部发来的哀牢山内一处看护所坐标,需前去查看是否有失联人员痕迹。

当日19时许,林中黑了下来,王灏率领的小分队没有到达看护所坐标点,再返回补给点时间太长,进退两难,只能在山上找到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临时露营。

山中露重,地和柴都比较湿,仅仅生火,他们就用了两个小时。

搜救队员还需要时时注意野兽的出没。王灏记得,晚上在露营处五十米开外,听到类似狗叫的声音,而且声音越来越近。当地向导告诉他,这是“狗熊的声音”。

他们准备用炮仗和明火驱赶狗熊。主意打定,王灏立即给山下指挥部发短信,告诉他们“听到炮仗的声音,不是找到人了,是在驱赶动物”。

夜晚休息时,王灏和队友还是听到了附近有竹子被踩踏的声音,大家没敢出声。

第二天清晨,搜救队继续向目标行进。走了20分钟左右,王灏发现了熊窝,但他们没有纠结太多,继续赶路。

18日11时,王灏一行到达指定坐标,搜寻过后没有发现失联人员。11时30分,他们开始折返,返回补给点已经是18时30分。

19日,王灏收到指挥部消息,需留在山上,带领增援的力量去搜索一段失联人员GPS痕迹显示的瀑布溪流位置。

此后每天,他和搜救队员们7时30分开始收拾装备,简单进行食物补给,8时出发,15时就要开始返回,走4个小时左右才能回到补给点。

山上已经建好两处营地。当地的老乡通过政府组织,将油布、木头、竹子背上山,搭建简易帐篷。队员有时行进到离营地太远的地方,便就地露营。

根据王灏的亲身体验,山中林密,即使在白天,队员行进距离超过5米,就看不见彼此。

痕迹

在搜救过程中,发现任何人类留下的痕迹都是令人振奋的事情,这些痕迹也可辅助确定和排除一些区域。

17日,王灏和队友们发现了疑似失联人员留下的痕迹。那是一些速食食品包装物,被分散在不同的地点。

发现这些痕迹之后,他们先拍照,等到了有信号的地方,便将图片传回指挥部,以便司机和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的工作人员辨认。最终,它们都被确定为失联人员遗留的物品。

“发现这些的时候是非常激动的,代表他们可能有生命迹象。”王灏感慨道,“我们都打心眼里想尽快找到他们,遇到再困难的路程,我们也会尽可能克服。”

当地村民罗先生也在参与搜救的过程中有了发现,16日,他们寻觅到一处烧火的痕迹,还发现了做了标记的红油漆、红袋子、砍刀、矿泉水瓶等。

18日,有村民反映看到了火烟,搜救人员立即在报告点位周边进行寻找,与此同时,救援人员还进行了烟雾试验,在发现密林中烟出不去后,这一点位才被排除。

20日,搜救人员在作业时发现了失联人员的雨衣。此次发现雨衣的地方位于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的白水河,在失联人员简易宿营窝棚的下游,附近同时发现了失联人员的排泄物。

普洱市森林消防支队政治委员刘东君表示,在搜救过程中两次发现雨衣,“一次是在宿营地发现了粉红色的一次性雨衣,而此次是根据搜救队伍的反馈,在人类排泄物痕迹的下侧、两条小溪的交汇处继续前进一公里左右,又发现了一件,经过比对和与失联单位的驾驶员进行确认,这件雨衣就是失联人员携带的物资”。

20日晚,救援指挥部召开会议,对当天的工作,尤其是对新发现进行分析研判。

刘东君表示,针对这次发现的雨衣,判断有多种可能的情况。据他分析,首先雨衣是一次性的,一剐就烂,容易在行走过程中挂在树上;也有可能是这种雨衣在山上某个地方被剐掉,14日、15日、17日当地都有大雨、暴雨,有雨水冲刷的可能,“所以,不能说出现了雨衣就能找到他们,这个雨衣的来路,它怎么来的,还需要我们进行清扫(搜寻)。”

根据20日的工作发现,搜救工作也有针对性地开展。刘东君表示,雨衣发现位置及所在周边区域都是重点搜索位置。

突击

20日,当地救援指挥部在原有救援力量的基础上,重点组建了3支重装穿越组,共24人翻越哀牢山向玉溪市新平县方向搜索前进。

3支重装穿越组携带5天的补给、露营装备,将进行纵深拉网式、地毯式精准搜索。镇沅县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重装穿越,就是从这边进去,另一边出来,途中要露营、路餐,无后勤保障。”

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政委朱峻荣介绍,重装组于20日7时向2号营地进发,直接穿过1号营地不停留,并于同日16时到达目的地。

2号营地在哀牢山东北侧新平方向,是发现失联人员最后轨迹的地方。重装组将以2号营地为起点,沿哀牢山山脊,呈扇形搜索。

而重装组穿越的东坡,基本为无人区。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胡文琨分析称:“失联人员在东坡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据胡文琨介绍,重装组队员每人负重30-40公斤,20日晚已翻越山脊一公里左右。他们将分为三个组、每组8个人,顺着河进行搜寻,其间,每2-3小时通过卫星电话与指挥部沟通。

排查

21日,镇沅县救援指挥部根据20日的搜救情况,继续实行地毯式精准排查。

保持原重装穿越3个组、10个地毯式搜索组不变,重点围绕失联人员13日晚生活过的窝棚周围的深沟、悬崖、深潭等重点区域进行搜救,并新增地毯式搜索组4个,总计17个搜救小组、共300余人开展地毯式搜救。

21日7时,新京报记者跟随普洱森林消防救援支队27名消防队员进山。山中植被茂密,路陡且窄,一侧是密林山地,另一侧是深谷溪流,遇到坡陡处,消防队员不得不借助泥地上的树根攀爬。

普洱森林消防救援支队景谷中队队长胡虎在前面带路,他这次的任务是带领1组,围绕20日新发现生活痕迹的地点,向东南方向搜索。

在出发之前,队里的领导多次叮嘱他们,“一定要在行进途中注意安全。”

每名队员都背着20公斤左右的背包,包里有进山3天住宿、保温、保暖所需的物资,包括羊绒被、大衣、绳索救援装备、砍刀、燃油、急救药品、食品给养等。

胡虎说,遇到陡峭的地方,无法进行彻底搜寻时,他们会联系指挥部派无人机侦察。

随着空中通信基站“翼龙Ⅱ”无人机的到位,山中搜救队员的移动通讯信号也在不断增强。救援指挥部中,也不断有人拨打4名失联者的电话,希望能有接通的时候。

后勤保障也在逐渐跟进。

当地村民雷进清这几日一直在给补给点运送物资。早上七点钟出发,背着装满油布的竹筐,走四个小时进山,花两个小时在山上搭帐篷,再用两个半小时走下山。雷进清表示,路不好走,滑溜溜的,还有差不多80度的陡坡,人要拽着草上去。他说:“出了这样的事,我们也来贡献一点力。”

21日,直升机也进行了空投作业。据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普洱站副站长陈国昌介绍,直升机物资投送任务计划空投两个营地,来回总共需要两个小时左右,预计投放3吨物资,包括水、食品等生活物资以及药品应急箱包、发电机等必要物资。

截至21日12时,搜救行动累计出动搜救人员2000余人次、车辆130余辆(专业车辆29辆)、卫星电话24部、无人机9架、直升机5架次、警犬3条、空中通信基站“翼龙Ⅱ”无人机、通讯保障车2辆等相关物资、技术装备若干进行搜救。

发现

搜救进行到第七天,终于有了重大发现。

11月21日18时33分,搜救指挥部接到搜救人员报告,在哀牢山玉溪市新平县水塘镇,调查样地东南方向直线距离1.85公里处发现3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

指挥部接到坐标报告之后,通过空中无人机热成像,发现了报告坐标处疑似3名失联人员的影像,影像显示3人平躺在地上。

指挥部接报后,安排在附近搜救的救援队伍6支56人进行接应,并在距发现失联人员地点直线距离3.58公里的老鹰塘设置接应点。

队员们穿密林、爬陡坡,避过暗沟,绕过断崖,蹚过激流,不到2公里的路程,云南消防总队突击队员连夜奔袭了5个半小时。

首批救援队于11月22日0时32分到达发现地点,迅速将3名失联人员遗体向接应点转移。

同时,以发现地点为中心向四周对第4名失联人员开展地毯式搜索。11月22日8时32分,第4名失联人员被发现,已无生命体征。

转移工作同样困难重重。

因山高坡陡,加之在夜晚路况不清,失联人员的遗体转运进展缓慢。

21日,普洱市气象台预计,受冷空气影响,22-24日哀牢山区域有中到大雨量级的降水,阴雨天气会造成道路湿滑,对救援工作会造成不利影响。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21日晚,哀牢山已经下起雨,截至22日13时,降雨仍在继续,云雾漫山,能见度低,对失联人员遗体转移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搜救人员转运失联人员遗体下山之时,云南消防救援总队组织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队、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医护人员和相关救援力量等45人组成的第二营救梯队,从老鹰塘方向出发前往接应。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总队长齐兴彬要求,尽管救援人员昼夜搜救,体力透支、极度疲惫,为了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确保救援后续工作顺利推进,参与救援的指战员尽可能往外走,务必不要停。

新京报记者 赵敏 李阳 王清以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社会图库
  • 探索图库
  • UFO
  • 未解之谜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