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话社区>正文

创新生态系统发力 山东淄博高新区“黑马经济”强势崛起

2021/11/30 10:14:23 来源:互联网

作为经国务院批设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淄博高新区拥有393家高企,126家上市挂牌企业,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

11月15日,位于山东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淄博高新区)的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洋创新)创始人刘国永收到了一份来自上海的表扬信,信中表示:智洋创新的输电线路智慧监控系统及时发现了临时吊车隐患并告警,避免了1000千伏吴塘线重大外破隐患。

发现隐患,解除警报,这是刘国永当初将AI技术引入输电线路巡视领域的初衷。此举不但将刘国永带上了独特的创业赛道,使其持续收获技术红利,更推动了智洋创新的鸣锣上市。

对国内任何一个高新区来说,上市公司数量都是检验其服务能力和发展实力的指标之一。数据显示,作为经国务院批设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淄博高新区拥有393家高企,126家上市挂牌企业,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169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淄博高新区近3年来上升10名,在2020年的排名中位列第43位。位次前移的背后,是淄博高新区推动经济发展,打造上市公司的功力见长。而8个企业A股上市,一年内5个企业加速IPO,又反映出他们勠力打造的“创新生态”正显示出威力,“黑马经济”强势崛起。

切入细分市场找到新“赛道”

在智洋创新的展厅里,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监拍设备是主角。刘国永说:“利用这些设备,我们为供电设施安上了‘千里眼’,更连上了智慧分析的AI‘大脑’。”

在电力行业,传统的人工巡视周期长、效率低,大量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而新技术攻克了这一痛点。

刘国永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场景:信息采集终端安装在每级输电杆塔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输,运行状态全景可视;同时,后台打造智慧线路管理平台的AI“大脑”,对采集的信息进行AI算法分析,及时发现识别并预警隐患、灾害、缺陷。

淄博的工业产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中的41个产业大类,有39个在淄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淄博高新区生产的90多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前列。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传统电力产业中成长起来的智洋创新能够背靠当地的产业基础、链条和市场,并最终将AI技术引入输电领域,让其成了“新赛道上的一匹黑马”,在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对于刘国永的15年创业史,山东则正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则正医药)的创始人贺敦伟只用了5年时间便从淄博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毕业”,并迅速成为业内焦点。

先后在葛兰素史克、强生等跨国企业工作十余年之后,贺敦伟创建了则正医药。贺敦伟选择进入自己擅长的领域——聚焦药物递送系统。

贺敦伟瞄准的领域,主要为药企提供临床试验和注册申报业务;同时,为全球企业提供合规高效的改良型新药、儿童药和仿制药研发及申报服务。

在细分领域的创新作为,让则正医药在今年2月份完成了逾亿元融资,为自身发展插上了金融的翅膀。

则正医药能从淄博高新区成长起来得益于高新区产业链的红利。据介绍,淄博生物医药经济规模和基础优势均位居全省第一,被国家有关部委评定为“全国十大医药产品出口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据了解,则正医药在崛起过程中的很多关键订单便来自于当地龙头企业。

在淄博高新区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无论是装备制造,还是新材料、生物医药领域,类似智洋创新、则正医药这样的行业“黑马”还有不少。他们是时代的佼佼者,既抓住了行业“风口”,也享受着淄博高新区完整产业链带来的红利。

“放管服”组合拳让环境成为生产力

在拒绝了南方城市的邀请之后,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连续创业者成哲携带AI娱乐机器人项目在淄博高新区落了地。成哲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看中了这里的“人才金政37条”,高新区对其团队项目“一事一议”,可以为他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开放纳才,服务到位”是淄博高新区长期以来带给外界的典型印象,这块金字招牌也吸引了一茬茬人才团队、平台项目的落地。按照记者的统计,仅仅在11月上旬,就有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的数支业内翘楚团队前来洽谈落户事宜。

对淄博来说,尊商、重商是有传统的。

10月29日,该市召开全市企业家大会,要求确保企业家反映的问题,党委、政府都能第一时间听到、看到,并及时、合理解决问题。在大会现场,企业家站第一排“C位”、淄博市领导站后排当“后盾”的合影为人们津津乐道。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个事实:在淄博高新区智能制造中心,10名党员对园区内的108家企业进行了千次走访调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让园区内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活力有了看得见的变化,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大动力。

环境的温度如何,创业者最有发言权,在采访中,不止一位创业者向记者反映了淄博高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

这里简政放权,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减税降费,让实体经济减负增效,让民营企业享受红利……一系列“放管服”组合拳,让这里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不断开辟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一家企业从小到大,既需要自身努力,更需要环境孕育。淄博高新区瞄准的是生态,是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人才引进、市场准入、项目审批、财政金融等的多面发力,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质量发展。

环境也是生产力。近几年众多上市公司的出现便是证明。

“齐文化发源地”拥抱开放式创新

“则正医药的创新崛起不是孤立的。”说这句话的是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徐东,则正医药是该院的“优秀毕业生”。记者了解到,类似的“毕业生”还有很多。

徐东所在的研究院,由山东大学与淄博市合作成立,已发展成为淄博高新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徐东说:“以平台为依托,我们引进国内外的优秀创新资源,跟当地的企业进行合作和嫁接,形成这样一个创新体系,打造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微生态。”

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淄博建立了大本营,并塑造出以开放、包容、创新等为特质的齐文化。如今,承载着当地创新、创业梦想的淄博高新区继承了精神的衣钵,将开放式创新作为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

如今,乌克兰专家康斯坦丁·伊纳杰夫入驻中乌等离子研究院已逾六年。他向科技日报记者坦言,自己已经爱上了这座城市。

山东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关键期,许多产业急需先进技术支撑下的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淄博高新区管委会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合作共建了中乌等离子技术研究院。

在该院的实验车间里,记者看到一种特殊的粉末——“球形粉末材料”。康斯坦丁说,他们一直在努力,将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功能晶体生长技术、旋转磁场离子微弧反应堆环保处理技术、海洋工程腐蚀防护技术等落地,并实现了产业化。

无论是生物医药,还是新材料、智能制造,都是淄博高新区重点打造的产业。此外,他们还在金融科技、高端物流两方面发力,试图打造“3+2”的产业格局。梳理这些重点产业的崛起路径,无疑与开放式创新有关。

沿着“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理念一路奔跑,淄博高新区已逐步将蓝图变成了现实。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八卦娱乐
  • 探索图库
  • 离奇事件
  • 男人世界
  • 热点新闻
  • 网络焦点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