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就实现目标而言,很多人都认为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然而,有的时候,即便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恐怕也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这篇文章来自编译,作者提出了结合“养成习惯”和“拆分任务”这两种目标实现方法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我在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大多数人的目标都很宏大,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完成多个目标。然而,他们在所有感兴趣的事情方面的投入几乎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一无所获。因此,我建议,我们应该把一个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小任务,然后一次只做一个小任务。
后来,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他问到,这种依次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观点难道不是与养成良好习惯相矛盾吗?你的建议是不是就意味着应该不断取得稳步进展,而不是竭尽全力达成目标呢?
这一矛盾之前就有人提过。在我的新书《超速学习》(Ultralearning)上架过后,就收到过一位读者的批评,他声称我在书中介绍的高强度任务与我的朋友詹姆斯·克莱尔(James Clear)在他著作的《原子习惯》(Atomic Habits)一书中提出的习惯中心论完全相悖。
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才是对的呢?是养成习惯不断取得稳步进展,还是竭尽全力达成目标呢?
在我看来,二者皆可。养成习惯和拆分任务都是有用的方法。这两种不同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问题,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至于哪种方法有效,或者最适合你,具体还取决于你想实现的目标性质。
习惯养成这一概念,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了。它主要指的是通过潜移默化,让行为逐渐变得更加自发的过程。
科学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中,就围绕习惯展开了详述。
他认为,习惯是人脑的根本机能。只有在行为变得自发过后,且完全不需要依靠个人意识的前提下,行为才会串联在一起。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我们对人脑的研究与认识中,行为自发性一直都是核心话题。早期行为主义者把刺激和反应的形成定义为人类行为的基础。更多当代技能习得的有关理论则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精神生活核心特征的转变,即从加以控制的努力过程到自发行为这一转变。
习惯养成结合了这些观察发现,并将其与我们的目标相关联。如果努力程度是人类行为的主要障碍因素,并且不断重复和受奖励的行为也更多地表现出自发性的特点,那么,养成更好的习惯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
为了让习惯更好地起到促进作用,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行为可以转变成一种日常习惯。如果需要深入地思考或计划,那么,根据定义,这就不可能成为一种习惯。每天早上坐下来写作可能成为一种习惯,而写作本身却不能成为习惯。
这种行为必须能让人获得奖励,并且会让人感到身心愉悦。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许多我们希望将其变成一种习惯的行为,其本身并不能让人感到愉悦。这意味着,虽然这些行为可能会变得更简单、更自发,但它们永远都不会完全转变成一种无意识的日常习惯。
实现目标,更需要的是耐心,而不是竭尽全力。就许多目标而言,我们都会面对回报不断递减的问题。比如说,每周健身计划的第一个小时肯定比第15个小时更重要。当然,并非所有的目标都是如此。寻找新的工作、创立公司或者顺利通过考试都有一定的门槛,在一定限度内,回报率都可能为零。
这也并不意味着习惯对复杂、困难或需要专注的目标就没有帮助。如果我在写一本书,每天坐下来写作的习惯仍然将对我起到帮助作用。有了习惯这个工具,我的写作行为可以变得更为自发,即便目标本身可能并不是最有利于习惯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养成习惯还远远不够。写书不等同于每天完成一页初稿,它还包括不断地修改、获取反馈、展开研究,甚至可能还会进一步思考自认为重要的内容。
市面上的许多书籍,之所以称不上是好书,其原因就在于,那些作者错误地认为,每天完成多少字的写作目标就是写作过程中最难的一部分。
于是,写作就可以理解为完成一个任务。你需要投入精力去管理和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同时还需要集中精力去克服困难。此外,还需要深思熟虑、有条不紊且永远都不可能形成自发性的行为。
对于这种任务,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把它看作一个大项目,最好把它拆分成一个个可以连续完成的小任务。
作为有效的方法,养成习惯与拆分任务完全可以共存。如果你的目标是写书,那其中涉及的日常惯例事项就可以发展成为一种习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写出一本好书所需的深度思考和规划不可能变成一种自发行为。优秀的作者懂得如何将二者相结合。他们会定期留出时间用于写作。他们也不会自欺欺人地认为写书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写出一大篇文字。
对于一些目标而已,养成习惯就能够让你达成目标,但也有一些目标还需要通过拆分任务的方法来达成。
我可能会设定一个每天运动的目标,如果我坚持的时间足够长,那么它最终就会转变成一种自发行为。但是,如果我决定参加人生中的第一次马拉松比赛,那这可能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每天慢跑了。如果我要赢得马拉松比赛,我需要的就不只是一个习惯。
在完成某个目标的过程中,你需要投入三种不同的资源:时间、精力和专注。
首先,时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一天只有24个小时。因此,对于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的习惯而言,虽然它可能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或思考,但缺乏足够的时间,可能仍然会影响你完成其他目标。即便你能够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钟,也仍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想做的每一件事情。
其次就是精力。养成习惯可以让你减少投入的精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不需要任何精力的投入。
对此,它主要有两方面影响。首先,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变化,这就可能需要时不时地养成新的习惯。此外,这还意味着,即使你可以把希望养成的所有习惯都安排到日程中,你可能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这些事情。
最后,专注可能是这三者之中最具局限性的因素。如果完成某个项目需要计划、思考和专注,那么你可能一次最多只能做一两件事,再多的话就会直接降低你的效率。
你同时能做几件事,取决于你的时间、精力和专注。养成习惯可以让你投入更少的精力和专注力,但如果不想投入精力和专注力的话,那几乎是不现实的事情。
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目标都应该是让持续的精力投入变成一种习惯。然而,在做某些事情时,你可能会遇到不可避免的困难,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专注。
对于新作者来说,保持日常写作的习惯可能有益于写书。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养成写作习惯后,你就可以同时去学习法语、练习吉他、创业,以及在工作中承担新的角色等。
成年过后,我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养成习惯与拆分任务两种目标实现方法。我几乎尝试过所有的策略。虽然我的经历与对照实验的严谨性相差甚远,但我仍然希望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
保持运动可以让你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虽然运动总是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不需要精力投入的情况也很少(大多数趣味运动除外),但所需的专注力却基本上可以趋于零。运动时间足够的话,你还可以在运动期间思考其他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也是一种需要耐心而不总是需要竭尽全力的典型目标。一天的高强度锻炼并不能直接让你变得健康起来,始终保持运动才会让你受益更多。
此外,写作也可以让你养成良好的习惯,但前提是你的目标就是坚持写作。过去15年以来,我一共写了1500多篇文章,共计约有200万字。从这些数据看来,我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写作习惯,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这一习惯并不会总是推动我进一步成长与提高。如果我要在写作方面达到新的高度,那我就需要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很多时候,由于自己在写作方面的行为习惯根深蒂固,难以改正,因此,这种习惯反而会阻碍自己的进步。
写书、学习课程或是尝试超级学习法,都是高强度任务。在这些领域,不加思索地重复简单的工作基本毫无用处。不过,很多时候,习惯还是会让你的努力变得更有价值。
例如,在完成麻省理工学院课程挑战(MIT Challenge)过程中,我最开始做的就是养成学习习惯。当然,这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坚持做下去就会让这一挑战变得更加可行。
译者注:作者没有任何电脑科学(Computer Science)的专业背景。在完成麻省理工学院课程挑战过程中,作者在没有参加任何课程的前提下,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了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专业四年的课程。
同时采用养成习惯和拆分任务这两种目标实现方法,可以说是贯穿我一生的主题,这也是我在面对这两种方法的矛盾点时感到困惑的部分原因,就好像自己必须要从两者之间选择其一一样。
然而,当你真正理解了这两种方法,包括各自的局限性,那你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进步,而不是非要从中做出选择。
译者: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