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区“足不出户”,管控区“人不出区、严禁聚集”,防范区人员“两点一线”……日前,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内人员防疫指引》,各个区域内人员“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北京本轮疫情发展速度快,涉及多条传播链,分批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成为此次防控工作的新特点。作为精准防控的重要手段,精准划区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明确区域内人员的生活保障、行为规则,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防疫漏洞和额外成本。在这个意义上,官方及时发布详细指引,是对民众疑惑的积极解答,最大限度填补规则盲区、信息空白,折射出求真务实、事无巨细的工作作风。
统观本轮疫情中的信息发布,更快速、更明确、更清晰是大家的普遍感受。从深夜加更通报核酸检测情况,信息发布“事不过夜”;到迅速流调排查病例活动轨迹,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再到及时通报全市生活物资供应、应急储备情况,引导民众理性不恐慌……如果说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轮轮对病毒的“动态清零”,那么及时高效的信息发布,就是一次次对抗疫信息盲区的“动态清零”。面对疫情传播的不确定性,关键信息的及时、高效抵达,客观上有着社会情绪稳定器的作用。“这就是北京速度”“一下子就懂了”……一条条暖心留言,道出的是并肩抗疫的心声。这是“全民抗疫”的生动注释,也是我们夺取最终胜利的坚实基础。
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不仅相关部门要迅速行动,广大市民也要快速响应,惟有如此,各项防控措施才能顺利落地、高效推行。“知之深则行愈达”,在这方面,无论是发布防疫指引,还是通报防控进展,都是增认知、强信心、凝共识、聚合力的过程。眼下北京疫情形势依旧复杂严峻,各种说法判断乃至传言谣言不少,就更需要让信息传播更通达、互动交流更晓畅。尤其是防控举措更新时,务求表达清晰明确、不存歧义,如此大家才能少些认知上的困扰,多些行动上的坚定。
信息社会,信息发布也是社会治理的一部分。抗疫历程是对信息发布的特殊“拉练”,以此磨砺和提升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以及与市民对话沟通的能力,利在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