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时我写过一篇文章,例举了一个糟糕的产品团队所具备的 10 个特点。现在看来,这些特点依然适用。
正好昨天在和一位大厂的产品负责人讨论团队管理,于是想起了这篇文章。
我在原来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观点,这里再和你们分享下。
我参与过创业公司产品研发团队从零到一的组建,自己也组织并管理过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团队,也经历过大厂的成熟产品团队。
没有哪一款产品是完美的,也没有哪一个团队是毫无瑕疵的。所以,这里我把「糟糕」定义成一种现象,而不是一个结论。
以下有 10 个我整理的关于糟糕的产品团队所具备的特点,可能你正在经历着,也可能你即将经历。
愿景和战略看似是两个很虚的概念,但它们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有愿景有战略,团队就是传教士,否则就只是雇佣兵。
传教士的内心真正相信并且认可,而雇佣兵只是拿钱做事,结果的差异肯定是巨大的。
一个好的愿景和战略能激发人的战斗欲,能调动一个组织去实现共同理想。「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些都是很不错的愿景。
而缺失产品愿景和战略的团队,就像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缺乏战斗原动力。
时间长了,就是散兵游勇。
我经常用一句话来概括产品愿景和战略,即「我们为谁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
如果把其中的「我们」、「谁」、「方法」、「问题」挨个还原出来并做出清晰的定义,得出的答案就可以作为团队共识。
UCD(User Centric Design)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理念,很多做产品的人都把它奉为信条。
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有各种来自客观的挑战不断冲击着这个信条,导致很多产品逐渐走向畸形。
BCD(BOSS Centric Design)和KCD(KPI Centric Design)是两种最常见的驱动方式,即以老板为中心和以 KPI 为中心。
UCD的核心原则是「用户价值」,如果团队缺失这个共识,那将是一场灾难。
我在早期做产品时没有特别在意这一点,以至于那些「逻辑成立」的需求在我看来都是合理的。
而且,如果团队也没有这个共识的话,那么做出来的产品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产品经理是唯一挡在用户前面的人,而产品设计则是实现用户价值的手段。
这种共识,需要融入到团队血液里。
随着团队扩张,一些工作方法和流程就会很自然地建立起来。而这些流程如果运用不好,就是扼杀团队创造力的凶手。
敏捷开发是现在很多团队都在尝试的一种开发模式,以灵活性著称。
但是,很多团队的动作却产生了变形。那么,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大部分团队顶着「敏捷之名」,行着「瀑布之实」。
敏捷的最大要义在于拥抱变化和快速达成共识,目的是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市场调整。
这需要结合敏捷宣言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而不是把传统的瀑布流程缩短并增加几个会议就叫敏捷。
这种「伪迭代」的情况存在于很多团队里,对变化响应迟缓,且往往会用一个观点来维护既有秩序,那就是「这个没有按流程来」,或者「下次再做吧」。
这种只关注流程而不注重效果的团队工作方法,会随着团队的扩张以及业务和产品的复杂度增高而变得逐渐低效。
如今产品的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尤其是同一领域的竞品,在产品设计和运营策略上基本都是相互借鉴。
我曾经所在团队听到过一个来自业务的声音:「我就要xx那样的功能」。
这种零思考的跟进策略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保险,前提是竞品已经验证有效。
而最大的坏处就是失去创造力,别小看这一点,很多团队因此变成了复印机。
只关注竞争对手并像素级跟进确实可以偷懒,尤其是对一些相对成熟的行业和产品。大家都会觉得也做不出什么花来了,那就相互借鉴就好。
很多创新都来自对已有事物的重复思考,创新来自成熟的边缘。
如果连这种探索也放弃了,团队就会提前进入停滞成长的状态。
在大型产品团队的协作中,产品团队起到的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尤其是在业务型组织中,业务方的需求需要产品团队去分解细化并形成方案,然后由产品团队交付给技术团队实施。
这样的好处是环环相扣保证效率,并让出错的概率降低。
而不足,就是工程师缺失对用户价值和需求目的的理解。
相信我,大部分产品经理在评审会上讲不清用户价值和需求目的,基本都是在讲方案。
然后,工程师会带着怀疑和不信任的心态去反复质疑产品方案。要知道,工程师最厌恶的就是做没意义的事情以及重复造轮子。
在需求定义阶段就把工程师拉进来,让他们对需求讨论和决策过程有参与感,尤其是关键角色上的工程师,你会发现后期能省事儿很多。
缺乏创新,这是平庸产品团队的典型症状。
Leader 没有创新精神和动力,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团队新人。
不可否认,一个团队的创新意识大概率来自于领导。将士无能,累死三军。
不关注创新的结果就是团队失去活力,沦为需求翻译机和复印机,这是很危险的。
对于团队领导来说,关注那些有机会改进甚至是重构的方案,调动团队成员的脑子去做事,远比培养一批「产品蓝领」要好得多。
这是一个不太容易被承认的问题。
优秀的产品经理本来就很难被定义,甚至很难去发掘,所以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谁都希望团队里有优秀的产品经理,好处显而易见。产品不行,很多时候都是人不行。
试图通过招聘的方式去寻找一个优秀产品经理的成功率通常很低,除非团队领导者有足够的个人魅力或者成功的产品号召力。
从内部培养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周期比较较长,但相对靠谱。
如果他未来有成为团队领导者的潜质,团队因此受益是相当大的。
不对团队成员当下的表现产生偏见,往后看一年或三年的可塑性。如果你是团队领导,你眼前的年轻人很像三五年前的你,那就可以重用。
我有一个想法,这是比较危险的一句话,也是我最不喜欢听的一句话。
有很多次我都为此买单,原因就不用我多说,你们都懂。
这种「想法」往往隐藏着一个大招,这个大招需要耗费团队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完成,由此带来的就是大家对它的足够期待。
好不容易上线了,当理想的状态并没有如期而至时,团队士气的消减是非常严重的。
如果不亲身经历,可能无法感同身受。
小步快跑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很多人宁愿往坑里多走几次,也不愿意认真理解一下这句话的精髓。
其实很简单,小步快跑 = 加快掉坑的速度。
犯错足够多,成功的概率更大。
一个五年工作经验的产品经理和一个应届毕业生做的工作内容一样,体现不出分工和差异性,这是团队没有梯队建设的典型症状。
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用高工资招人去干应届生的活儿,要么是公司有钱,要么是团队建设有问题。
除此之外,新人进来后完全任其野蛮生长,不光是对个人的不负责,也是对团队的不负责。
培训机制可以有,但能起到的效果也微乎其微。「我知道了很多,但是还是用不上」,这是很多产品新人的普遍感觉。
在我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带着新人一起去踏坑,然后带着他一起走出来。
这种陪伴式的成长体验,绝对受用,亲测有效。
相应的,梯队和成长机制也就都有了。
只要是产品经理,都希望待在一个产品文化浓郁的组织里,这种对同类的渴望和对安全感的追求,贯穿在很多产品经理的心头。
确实,人都希望被认同,在寻找认同感的过程中,我们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一旦找到,也愿意始终追随。
没有原则和文化的产品团队,就像一支没有纪律的军队。可为和不可为,往往都是由原则和文化决定的。
做了这么多年产品,我深知做产品的不易。在我之前写过的那篇文章《真的,别想不开当产品经理》里,你可以看到这一点。
很多团队都希望营造自己的产品文化,但在我看来,大文化很难,小文化可行。
改变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和组织意识形态,几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
相反,小团队的文化是由团队领导者决定的,原则也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如果碰上这样的领导和团队,一定要珍惜。
以上 10 点,是关于糟糕的产品团队的一些特点。
那什么是好的呢?倒过来想就可以了。
大家似乎都知道一个糟糕的产品团队具备什么样的特点,但又在为打造一个卓越的产品团队而不断探索。
我们一直在从不完善到完善、从无知到有知进化的路上。
希望对你有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唐韧”(ID:RyanTang007),作者:唐韧,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