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新闻>正文

我国科学家发现约1.25亿年前“龙城热河蝎”

2025/2/21 17:34:05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新华社南京2月21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研究团队黄迪颖研究员领衔的一项新研究在辽宁朝阳发现一种生活在约1.25亿年前的古老蝎子化石——龙城热河蝎。这是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中生代蝎化石,它的出现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龙城热河蝎化石标本。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龙城热河蝎生活在约1.2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它得名于化石的发现地——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这里发现了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其中保存了大量精美的化石,包括带羽毛的恐龙、早期鸟类、哺乳动物、昆虫和植物等。这些化石仿佛一本远古生物百科全书,热河生物群也被誉为“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古生物发现之一”。

  从化石形态上看,龙城热河蝎体形较大,长度可达10厘米,这一“体格”也大于其他已经发现的中生代蝎子化石。它的须肢纤细,足部较长,胸板呈五边形,毒刺尾针也很长。“如果把它放在今天的环境中,它可能会成为许多小动物的天敌,甚至可能捕食小型脊椎动物的幼崽。”黄迪颖说。

  龙城热河蝎生态复原图。新华社发(孙捷 绘)

  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龙城热河蝎在当时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能是食物链中的“中间猎手”,以昆虫、蜘蛛为食,甚至可能捕食小型脊椎动物的幼崽。它自己也可能成为一些大型动物的食物,比如早期鸟类、哺乳动物甚至是恐龙。这种复杂的生态关系,构成一个巨大的“食物网”,而龙城热河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蝎子化石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多。”黄迪颖介绍,在龙城热河蝎发现之前,中国仅发现过三块蝎类化石,分别来自山东、湖北和内蒙古。龙城热河蝎的发现,丰富了我国蝎类化石的记录,也让科学家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中生代的生物多样性,重建那个时代的生态系统。“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远古世界的大门。顺着热河生物群蝎化石的研究,我们也能解锁更多那个时代的生物‘朋友圈’。”黄迪颖说。

  龙城热河蝎化石目前保存在辽宁省朝阳市化石谷博物馆。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

原标题:我国科学家发现约1.25亿年前“龙城热河蝎”

值班主任:李欢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热点新闻
  • 奇闻异事
  • 大话社区
  • 探索图库
  • 大话社区
  • 网络焦点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