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是唐初的大大书法家也是大文学家,在政治上也很出色,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他曾评析历史人物,提到两位中兴之主,并拿二者进行对比。
所谓“中兴”,绝不仅仅指重新夺回王位与皇权那么简单,夺了位之后在位置上还要有一番相当的作为,国家实力明显蒸蒸日上,这才能被称之为“中兴”。
首先第一位是汉光武帝。
光武帝刘秀是两汉非常重要也非常杰出的一位皇帝,有他的中兴,汉朝国祚才又延续了近两百年。其本人也是当时豪杰之冠,无论个人道德、武力、统军才能、治国理政的本事都很高,做皇帝之前颇有四方英雄不辞险难也要归附于他并协助他夺取天下的情况。
所谓:“窦融闻声而影附,马援一见而叹息”。
足见其个人魅力的强大。
但在虞世南先生看来,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帝同为中兴之主,却比刘秀更显杰出。
那就是夏朝历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少康。
少康是夏朝君主太康的侄子,太康因耽于玩乐被后羿夺取了王权,后来后羿又被部下寒浞所杀并篡位,而少康的父亲相亦未能幸免于难,亦被寒浞所杀。
当时的少康还在母亲的肚子里未出世,所以他是遗腹子,母亲带着他四处逃亡。
先是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寒浞追杀不止,又逃到小小的虞国,在这里才算初步安顿下来。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少康忍辱负重、励精图治,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潜,最后终于率领手下部落联盟,杀掉了寒浞,光复了祖先基业。
其当政后也是大有作为,是历史上有名的明主。
虞世南认为,少康之所以比汉光武帝更杰出一些,实在是因为两者光复王权的难度不一样。
光武帝当时的对手是王莽,王莽闹改革本就触动得天怒人怨,不只老百姓反对他,连大地主阶级即当时社会的中坚力量对他也很有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人心本就思乱,刘秀趁势而起,依仗百姓的怨愤为强大后盾去推翻新朝政权无疑要顺利很多。
而且其父亲虽不过是一县之小县令,但好歹到刘秀9岁时才过世,即便是父亲过世了,他也还有一个好侠养士、颇有豪杰之气的亲哥哥刘縯。在日后的义军生涯中,这位哥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一开始简直是刘秀“出道”的引路人。
反观少康就不同了,他只有自己柔弱的母亲,孤儿寡母两个人从一开始就过着逃亡的生涯,每日都要担心会被人追杀,少康可谓从未享受过什么父兄之庇佑。
这种情况下,生活与心理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
而且当其准备要复国时,也远没有后来的光武帝那么好的外部条件。
当时自太康失国,已过去很多年了,虽然寒浞晚年骄奢淫逸,但百姓也好,朝中权贵也好,愿意站在少康一边共谋复位的并不太多,可以倚重的力量也很少,因为谁也不愿意去过动荡不安的日子。
少康是费了很大的劲,联合起当时同样被寒浞逼迫的一些夏朝旧臣的部落势力,这才艰难地完成了复国之举。
所以复国后虽然同样是两位很有作为的中兴之君,但在虞世南先生看来,少康实在是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