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600飞机在四川西昌开展典型灭火场景验证试飞科目 新华社发
【名词解释】
AG600飞机是为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迫切需要而研制的重大航空装备,是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它同时具备飞机和船的特征,能上天、能入海,最大起飞重量60吨,可载水12吨,最小平飞速度每小时220千米,最大实用航程达到4500千米,可以灵活执行灭火、物资转送、通信中继等多种任务,是一个多用途的大型航空装备平台。
“鲲龙”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国大型特种飞机翻开新篇章!
4月20日,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完全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市场“准入证”。
从2012年正式提出型号合格证申请到2017年在广东珠海实现陆上首飞;从2018年在湖北荆门完成水上首飞到2020年于山东青岛成功实现海上首飞;从2023年具备执行灭火任务能力到2025年圆满取得型号合格证……
型号合格证不仅是一纸证书,更是我国航空人矢志报国的答卷。
这是一场向科技创新高峰发起的冲锋——
“AG600是一艘会飞的船、会游泳的飞机。”AG600飞机型号总设计师黄领才说,除具备陆上飞机所有功能特性外,它还须具备水上的功能和性能。
为满足AG600飞机的总体设计要求,研制团队在气水动布局设计中大量采用了系统工程设计方法和气水动布局综合优化设计技术。先后突破了高抗浪船体设计、复杂船型机身制造等20余项水陆两栖飞机领域的关键技术,弥补了我国在气水动融合设计、复杂船体制造及水上试飞等方面的空白,构建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航空技术体系。
这是一架为人民生命安全而生的“空天保镖”——
AG600飞机是一种多用途的大型航空装备平台,应用场景丰富。可在平原、草原、丘陵、高原运行,满足国内各类航空森林消防场景应用。
它不仅可执行平原、丘陵以及高海拔投水灭火任务,还可适应空中指挥、人员和物资转运、通信中继等多场景任务,适应多灾种救援需求。同时,AG600飞机在应急救援领域也填补了我国长距离航空救援能力的空白。
这是一次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生动实践——
AG600研制团队涉及全国22个省级行政区、296家企事业单位、16所高校,创新形成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核心技术体系,构建了“小核心、大协作”的研制模式,建立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设计、生产制造、系统配套、试验试飞、保障服务体系,使我国具备了自主研发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技术和工业能力,实现了我国民机产业发展在大型特种用途飞机领域的历史性跨越。
乘风破浪,海天梦圆。让我们一起期待AG600飞机在水天交汇之处振翅高飞,于山川林海之上守护人民生命安康。
【相关新闻】
独特设计背后的技术攻关
AG600飞机既能飞天又能游泳,因此具备和大部分飞机不一样的外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华南总体部部长程志航表示,它具有船身式的结构,同时机翼两侧还有一对浮筒,在水上提供横向稳定性。船体底下有个断阶的设计,船体前面有抑波槽的设计,机身两边布置了高支柱的起落架,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设计,因此它能够实现陆上起降,同时也能实现水上起降。
在陆上和水上都能起降,这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据介绍,空气和水虽然都属于流体介质,但二者密度相差近800倍,这对需要兼顾水陆起降的AG600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研制团队通过一系列攻关,最终解决了气动和水动融合设计。
程志航告诉记者,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在水动力和风洞里做了上万次的试验,来保证整个外形的合理性,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进行了很大的技术攻关。
为什么要研制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AG600是我国大飞机家族三兄弟之一,另外两兄弟是C919和运-20,这三兄弟术业有专攻,C919负责商业载客飞行、运-20负责战略作战运输、AG600则负责应急救援。自2016年总装下线以来,AG600飞机历经十年技术攻关与试飞验证,已成为航空强国的标志性成果。那为什么国家要研制这型飞机呢?
各类自然灾害中,森林火灾是很难控制的,如果全靠人力来扑灭,对灭火人员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而AG600灭火飞机单次12吨的投水量可覆盖4000平方米火场,效率相当于300名消防员2小时作业量。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华南AG600系列总设计师黄领才表示,在研制过程当中,就已经先后5次参加了森林灭火任务,有两次直接扑灭了火灾,有三次发挥了非常好的火势控制作用。后续批量生产的飞机会驻扎在重要林区,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可以第一时间出动,把损失控制在最低,从而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投入运营前还有哪些证要“考”?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民航法相关规定,航空器必须取得适航证才能投入运行。适航证件分为:
“TC”——型号合格证
“PC”——生产许可证
“AC”——单机适航证
AG600此次取得的型号合格证主要用于证明航空器的设计符合适航标准,可以理解为通过了“毕业考试”,取得了“毕业证”。民航上海适航审定中心AG600型号审查组组长张迎春表示,从申请人向民航局提交申请开始,AG600型号合格审定历时12年3个月,取证阶段共完成验证试验8696项,累计试飞2167架次,4931小时,批准符合性报告6685份,验证了对审定基础中353项要求的符合性。据介绍,型号合格证是后续取得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两个证件的基础。
生产许可证,用于确保制造商具备持续生产符合型号合格证要求的航空器的能力,相当于“工厂生产执照”;单机适航证,为确认每架航空器在交付前符合适航标准后,允许其投入运营,相当于每一架飞机的“驾照”。张迎春告诉记者,在AG600获颁型号合格证后,还要获得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还需要运行前评审,包括一些试飞工作,确定其符合运行类的规章。在交付给最终用户后,还需要对用户开展人员培训、维修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确保航空器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等)
原标题: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AG600取得型号合格证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