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古发现>正文

中国古代十大自愿禅位的皇帝 这些皇帝都有谁

2017/5/28 10:40:49 来源:互联网

1、后凉懿武帝吕光(337—399)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今甘肃天水人,曾任前秦美阳县令、将军,参加了平叛和对东晋的讨伐。建元四年(368年)四月,叛军苻双、苻武乘胜到达榆眉(今陕西千阳县东),吕光率军以智取胜,俘虏斩杀一万五千人,不久杀死苻双、苻武。建元十九年(383年),吕光率军7万多人征讨西域,度过重重困难,迫使焉耆国投降,将龟兹国打败。太安元年(385年)九月,吕光班师,用两万多头骆驼运回外国的珍宝和有技艺的人,带回珍禽异兽一千多种,骏马一万多匹。吕光到达凉州附近,凉州刺史以吕光未得到皇帝号令擅自班师为名,派军五万攻打吕光,吕光还击,获胜,并杀死该刺史。不久,吕光自任凉州刺史。太初元年(386年)九月,吕光得知苻坚被后秦主姚苌所杀,吕光下令三军穿白戴孝悼念,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凉州牧等。麟嘉八年(396年)六月,吕光即天王位,国号大凉(史称后凉,占据今甘肃西部、青海和宁夏、新疆一部分,都城在今武威市),以子吕绍为太子。龙飞四年(399年)十二月,吕光病重,禅位太子吕绍,自称太上皇,不久去世,时年63岁。

2、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476)


拓跋弘是文成帝拓跋浚的儿子,他的出生给文成帝带来了无比的喜悦,出生当天,文成帝下令大赦,并更改年号。太安二年(456年)二月,3岁的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按照北魏的惯例,他的生母李贵人被赐死。拓跋弘当太子时,一直由冯皇后抚养。和平六年(465年)五月,在冯皇后的扶佐下,12岁的拓跋弘在父亲拓跋浚去世后继承皇位,开始受理朝政。两年后,太子拓跋宏出生,冯太后忙于抚养太子,更多事情由拓跋弘决定。史载,献文帝拓跋弘很有魄力,“勤于为治,赏罚分明,拔清节,黜贪污”,使北魏吏治风清气正。他还亲自率领军队南征北战,扩大了疆土,使北魏蒸蒸日上。冯太后虽为奶奶级的人物,但她的年龄实际只有30岁左右,已经守寡几年,耐不住寂寞,与一个年轻标致的大臣有暧昧关系。拓跋弘看在眼里,气在心上,终于找准机会,把此人杀了。这下,冯太后终于动怒了,在她的强大压力下,献文帝拓跋弘于皇兴五年(471年)把皇位让给五岁的太子拓跋宏,自称太上皇,拓跋弘当时18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虽然拓跋弘成为太上皇了,因为皇帝年龄过小,太上皇拓跋弘实际上仍然掌握着皇权,在下野后的第二年,还亲自挂帅出征,打败了前来进犯之敌,并在河南视察,要求朝廷派员严肃查处7州违法乱纪官员。同时,他还对冯太后的私生活表示了极大的关切。476年6月,太上皇拓跋弘去世,据说,他是被冯太后派人毒死的,享年23岁。

3、北齐武成帝高湛(537—569)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父亲高欢,是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北齐的奠基者。兄长高澄、高洋、高演,均为北齐皇帝。高湛为高欢第九子。高演临死时,为了不让儿子高百年落得身首异处,把帝位传给了弟弟高湛。公元561年,高湛继位,立儿子高纬为皇太子。武成帝上任后,在军事上稍有建树,几次打败了北周的侵犯,平定了个别叛乱。但在政治上,宠幸奸佞。侍中和士开是一个胡人,会一种握槊(类似于后来的双陆)的游戏,还善弹琵琶,有一套歪理邪说,与武成帝十分和得来,两人时常在一起。他对高湛说,自古以来的帝王,都化成了灰烬,尧、舜、桀、纣,最终的下场没有区别。让高湛趁着年轻,尽情享乐,把国家大事都交给大臣处理。由此,高湛沉湎于美色之中,不思国事。他逼迫文宣帝的皇后李祖娥与之通奸,并恐吓她说:“如果你敢不从,我就杀了你的儿子。”李祖娥被迫答应他。高湛残忍无道,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几个侄子。还把与自己通奸的嫂子李祖娥脱光衣服乱打一气,然后命人装进袋子里,鲜血淋漓地扔到水沟中,再用牛车拉到寺院出家为尼。河清元年(565年)三月,天上出现彗星,太史官奏称是除旧布新之象,可能有新皇帝出现。四月二十四日,武成帝为了“应天象”,传位给皇太子高纬。大臣们称呼武成帝为太上皇帝,军国大事全部向其奏报。天统四年十二月(569年1月),任太上皇三年多的高湛去世,时年32岁。

4、北齐后主高纬(556—577)


北齐第五位皇帝,武成帝高湛的长子,北齐后主,在位11年时间。高纬即位后,滥封官爵,他的乳母陆令萱被封为女侍中,奴婢、太监、娼优等人都被封官晋爵,一批佞幸小人把持朝政,导致贿赂公行、狱讼不公、官职过多、政令不通。史载,仅领军(禁军将领)就增加到二十人,由于人员庞杂、职权不明,结果中央下达的诏令、文书,领军们都是在文书上照葫芦画瓢写个“依”字便扔到一边,没人执行。他大力兴建宫殿,徭役繁重,国力空殚,人民苦不堪言。冯小怜是北齐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她冰肌玉骨,明艳如玉,精通乐器,歌舞曼妙,很有心机,迷倒了高纬皇帝。两人“坐则同席,出则并马”,高纬还发誓说“愿得生死一处”。他自己独享冯小怜还感觉不满足,于是让冯小怜躺在朝堂的案几上,并时不时的作出各种动作,让大臣们排着队,共同欣赏。“玉体横陈”的典故也由此流传下来。他常常谱曲,自称为“无愁天子”,拿起琵琶,自弹自唱。宫内近千名太监、奴婢一齐伴唱,整个皇宫歌声缭绕,一片太平盛世景象。576年10月,北周军队进攻晋州(今山西临汾),当时高纬正在和淑妃冯小怜打猎。晋城陷落后,北周军队进攻都城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高纬在城内坐立不安,为逃避责任,学他父亲高湛,于承光元年(577年)正月匆匆禅位给8岁的长子高恒,高纬自称太上皇。几日后,邺城陷落。高纬父子逃往青州(在今山东半岛中部),后被俘。6个月之后,周武帝借口高纬父子想和北齐残余乱党谋叛,把高纬、高恒等全部杀死,高纬时年22岁。

5、北周宣帝宇文赟(559-580)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北周武帝宇文邕长子,北周第四位皇帝,在位只有9个月时间。宣政元年(578年)即位,年号大成。宇文赟(yun)即位前,父亲武帝对他管教极为严格,曾派人监视他的言行举止,甚至只要犯错就会严厉惩罚。宇文赟在父亲死后,面无哀容,抚摸着脚上被打的杖痕,大声对着武帝的棺材喊道:“死得太晚了!”。他即位后,沉湎酒色,生活奢靡。中国古代帝王,后宫嫔妃达数千都不希奇,但皇后只能有一个。若想再立除非皇后故去或被废黜。可是他却同时立有五后,堪称空前绝后。其中首位皇后为隋国公杨坚的长女杨丽华。宇文赟游戏无度,经常早出晚归,观看杂戏、歌舞和京城少年男扮女装的表演。宇文赟性情猜忌暴躁,公卿大臣稍有差错,便遭痛打。每次打人都是120杖,还美其名曰“天杖”。宫人和他所宠幸的嫔妃们也难免杖背之责,弄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宁。担任皇帝9个月后,宇文赟突然心血来潮,下诏传位于太子宇文阐,改元大象。宇文阐只有7岁,国家朝政大权仍然由太上皇宇文赟掌管。他自称天元皇帝,杨丽华为天元皇后。一次,天元皇后杨丽华得罪了他,他大发雷霆,杨丽华却毫不惧怕,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宇文赟气昏了头,竟喝令她自杀。杨丽华的母亲独孤氏闻讯火速赶进宫,一个劲磕头,为女儿求情。宇文赟理也不理,直到独孤氏的头都磕破了,鲜血直流,他才发话,饶恕了杨丽华。由于纵欲过度,宇文赟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宇文赟突发疾病,于当月一命呜呼,时年22岁。581年,杨坚取代北周静帝,定国号为“隋”,北周灭亡。

6、唐高祖李渊(566-635)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官拜太原留守。当年,李渊领兵攻入长安,拥立镇守长安的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改年号为义宁。义宁二年(618年)五月十四,李渊废黜杨侑,自立为帝,建立唐朝。李渊登基后,用六年多的时间,与儿子李建成、李世民等人先后平定了今甘肃兰州等地的薛举、薛仁果父子,黄河流域的窦建德、王世充所部,初步统一了国家。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长安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三天后(六月初七,626年7月5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李渊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同年八月初九(626年9月4日),李渊禅位于太子李世民,自称太上皇。李渊做太上皇以后,除过参加李世民举行的一些宴会外,几乎不曾离开过自己的住所。贞观九年(635年)五月,退位九年的李渊因病在长安去世,享年70岁。

7、唐睿宗李旦(662—716)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他一生两度登基,共在位8年。睿宗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这不仅是由于他的两次登基,更主要的是由于他的“三让天下”。第一次是在嗣圣元年(684年)二月七日,他以豫王李旦的身份取代了皇兄中宗任皇帝,时年22岁。睿宗上任后,不仅不能在正宫上朝听政,且只能居住在别殿,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实际上就是个傀儡皇帝。垂拱二年(686年)正月,武则天下诏还政于睿宗皇帝。睿宗深知母亲武则天不是出于本意,坚决表示不同意,武则天也就顺水推舟,依旧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武则天表示同意儿子睿宗和群臣的请求,并于九月九日改唐建周。睿宗被降为皇嗣,赐姓武,迁居东宫。这是他一让天下给母亲。圣历元年(698年)三月,武则天将废黜为庐陵王的中宗召回长安。睿宗“数称病不朝,请让位于中宗”。显然,睿宗不愿意陷入和皇兄的政治较量。结果,睿宗这次以皇嗣身份让位皇兄为皇太子,自己再次被封为相王。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重新任皇帝。不久,中宗又把睿宗立为皇太弟,但因睿宗坚决推辞而作罢。在中宗复辟以后的政治旋涡中,睿宗虽然屡屡遭受猜忌,但也因谦让而求得了平安。这是他二让天下给皇兄。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二十四日,睿宗二次即位于承天门楼,大赦天下,并把三子李隆基立为皇太子,同时,改元景云。延和元年(712)八月二十五日,在位26个月的睿宗再次让位,把皇位传给了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帝”。至此,睿宗的第三次让位也宣告完成。成为太上皇后,李旦五日接见一次朝臣,三品以上官员任免自己说了算,自己称朕,皇帝称予,仍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他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四年后,李旦去世,享年55岁。

8、唐顺宗李诵(761―806)


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第11位皇帝。大历十四年(779年)十二月立为皇太子,做皇太子整整25年,是唐朝做太子最长的一位储君。在做太子的20多年中,他亲身经历了藩镇叛乱的混乱和烽火,也耳闻目睹了朝廷大臣的倾轧与攻讦,在政治上逐渐走上了成熟。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慈孝宽大,仁而善断。”他做事谨慎,具有改革思想。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顺宗即位,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是维护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可惜顺宗身体一直有病,804年,曾一度失语。805年三月,宦官俱文珍等人一手操办将顺宗长子广陵王李淳立为太子,更名为李纯。同年七月,俱文珍等以顺宗的名义下诏,由皇太子主持军国政事。八月,宦官拥立李纯即皇帝位,即唐宪宗,顺宗退位称太上皇,史称“永贞内禅”。他在位只有200多天,是唐朝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元和元年(806年)正月,李诵去世,享年46岁。

9、宋徽宗赵佶(1082—1135)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登基,在位26年时间。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他对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通。平生著作极多,多散佚无存。存世绘画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形神并举,体现了诗、书、画、印结合的特点,呈现了卓然大家的共同风范。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也和这位书画皇帝有关。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他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盖上了双龙小印(今佚)。他首创的瘦金体书法,开创了一大新的流派,为后人竞相仿效。赵佶在政治上,是个低能之人。他过分追求奢侈生活,重用蔡京、王黼(音fǔ)、童贯、梁师成、李邦彦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等宫殿,还大建道观。在位期间,爆发了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宣和七年(1125年)十一月,金朝军队分兵两路南下,其中东路军到达燕山府,渡过黄河向东京进军。宋徽宗不敢亲自担当领导抵抗敌人的责任,急忙传位给太子赵桓,企图南逃避难。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军攻占了汴京。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并被俘北上。最后被软禁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太上皇赵佶病死于五国城,享年54岁,并按照当地习俗火葬。

10、宋高宗赵构(1107-1187)


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宋朝第十位皇帝,宋朝南迁第一任皇帝,在位35年。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即位,改年号为建炎。从建炎元年(1127年)到绍兴八年(1138年)的十余年间,高宗一直辗转在东南沿海各地,躲避金军,后逃至临安(今杭州市)定都。先是因为形势所逼,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金,后却又任用投降派秦桧为宰相,对金以求和为主,一味地屈膝妥协。为了彻底求和,高宗召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军入朝,明升官职,实解兵权。同时还撤销了专为对金作战而设置的三个宣抚司。不久,更诬陷、冤杀了岳飞,以割地、纳贡、称臣的屈辱条件,与金朝订立了“绍兴和议”。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9月,金废帝完颜亮撕毁和议,再次大举南侵。在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为虞允文统帅的宋军所击败,使南宋再次转危为安。不过高宗屈辱求安的国策遭到了军民的强烈反对,使他的统治难以继续维持。高宗和宰相陈康伯等商议后,以年老厌烦政务和想以“淡泊为心,颐神养志”为借口,在次年(1162年)6月,禅位于太子赵昚(shèn)(赵昚,宋太祖七世孙;宋高宗只有一子,早夭),自称太上皇。赵构政治上昏庸无能,然精于书法,史载“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其书法影响和左右了南宋书坛,后人多效法其书迹。他曾说:“余自魏、晋以来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取舍,至若禊(xì)帖(禊帖,《兰亭序》的别称),测之益深,拟之益严,以至成诵。”他整理收集宣和内府因战乱而散失的古代法帖名画,身体力行地提倡大众研习书法。他认为:“士人于字法,若少加临池之勤,则点画便有位置,无面墙信手之愧。”他将自己学写的《兰亭序》,赠给太子和朝中大臣,又让宋孝宗学习书法。一时间,以高宗为中心,南宋几乎掀起了一个学习书法的高潮。淳熙十四年(1187年)10月,担任太上皇25年的赵构病死,享年81岁,为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任职太上皇最长的卸任皇帝。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热点新闻
  • 八卦娱乐
  • 网络焦点
  • 男人世界
  • 预测未来
  • 离奇事件
  • UFO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