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从AMD到百度,市场的有效总是迟到

2020/8/17 15:01:37 来源:互联网

文/大Q

关于金融市场是不是有效的,这是一个长久的争论,而且两派都能拿出强有力的证据,但是很难分个高下。对于这个问题,即使是颁布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委们也不知道,不然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不会同时颁奖给尤金·法玛和罗伯特·席勒。

尤金·法玛以有效市场理论而闻名,罗伯特·席勒这是他的对立面,他认为市场并不有效,泡沫是常常上演的戏码。诺奖颁给这两个理念完全相反的人,说明两种理论可能都是对的。

而现实,可能是在这两种对立面之间,市场是有效的,但是会延迟。我自作主张地称为“延迟有效”。最典型的延迟有效现象就是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总是跑在产业后面,而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科技板块。

大概的规律是,某家低迷许久的科技公司发布了新技术,但是市场和媒体都不以为然,股价更没有表现。而这时候,公司内部会引起重视,并且围绕新技术制定更长期的战略,在业内也会引起相当范围的关注。

直到新技术出现明显向好的迹象,这种迹象明显到即使不是业内人士也能看得懂,这时候媒体争相报道,股价也开始大幅上涨。最贴合这种现象的案例,无疑是zen架构发布前后的AMD,还有股价已经低迷了一段时间的百度。

8月13日晚,百度在美股盘后披露2020Q2业绩,营收260.34亿元,环比增长15%;经营利润重回正数,为36.44亿元,同比增长1464%;净利润为35.79亿元,同比增长48%,环比上涨8629%;稀释每股收益10.31,同比增长57%,环比暴涨51450%。


来源:百度2020Q2财报

百度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AMD是一家芯片公司,为什么说他们都符合“延迟有效”的现象呢?我们从AMD说起。

从2008年到2015年底,AMD的股价震荡下跌77.92%。而宿敌英特尔春风得意,不仅从次贷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股价还创新高,涨幅73.43%。


行情来源:Wind

但是就在AMD的zen架构推出后,拐点就来了。

2014年10月,AMD新任CEO苏姿丰在一次电话会议说到要开发zen架构,基于这个架构开发出适合服务器和桌面端是处理器,并且会在2016年推出相应产品。当时AMD股价在2.6美元附近徘徊。


来源:WCCFTECH

2015年5月,在纳斯达克中心举行分析师大会,CEO苏姿丰再一次提到了zen架构,并且说该架构可以将每个时钟周期指令集提高40%。40%意味着什么?从下图可以看出,这让处理器性能上了一个大台阶。


这时候AMD针对zen架构披露的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数据,连技术路线图都曝光了。但是市场认为AMD只会停留在PPT阶段,当时股价在2.3美元附近徘徊。对比最初提出zen架构,股价跌了11.5%左右。

在2016年初一些专业的硬件论坛已经开始讨论AMD的zen架构,并且有不少人看好,股票徘徊在2美元附近。虽然2016年4月份大涨,但是主要是因为AMD和THATIC联合开始X86架构发展中国市场的消息,zen架构还是没被引起注意。

到了2016年8月份,媒体开始大面积报道zen架构。12月份基于zen架构的CPU Ryzen终于面世,并且在跑分上不输英特尔i7级别的CPU。

Ryzen处理器对AMD的影响有多大?从Ryzen处理器推出直到最近一期财报,几乎每一期解释收入为什么增长,出货量为什么增长,都是清一色说“Ryzen处理器的需求更高”。


来源:2020年二季报

从2014年向市场透露zen架构,到2015年5月发布zen架构数据和技术路线,这段时间AMD股价都很低迷,在2美元附近大幅波动,最低还下跌到1.61美元。等到以zen架构设计的处理器Ryzen推出市场的时候,这时候AMD的股价已经涨到9块以上,短短一年时间,上涨295%。

知道“延迟有效”对股价影响的过程后,我们来算一笔账。如果在2014年10月知道AMD要做zen架构后就买入并持有至今,获利2800%。如果等到2016年12月Ryzen正式面世再买入AMD,获利625%。

换句话说,如果你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早早知道zen架构的划时代意义,而不是等到媒体铺天盖地再买入,可以多赚2175%。

不过可能有人有疑问,“我不是业内人士,怎么知道zen架构具有划时代意义?”

没错,我们作为投资者,确实难以了解到业内最前沿的信息。不过人性是不变的,在“延迟有效”的过程中,包含着的人性即使换了其他标的,也一样会重演。

首先这种标的是科技股,科技股因为某项新技术爆发而改变长久基本面的概率最大。接着,现在媒体对这家公司清一色负面评价,即使已经有领先性技术,也很少从正面报道。最后,这家科技公司正在进行的变化,在财报上难以发现。

在这三个因素上再加一个条件,最好是某一个行业知名的大型科技公司,因为大型科技公司在研发的投入非常大,能够提升出现改变基本面的新技术的概率。

在这些因素和条件之下,我脑海中浮现了一家公司——百度。

百度明明是一家搜索公司,却被各路媒体黑成一家广告公司。很多人忽略了互联网搜索是一种技术,并且认为壁垒不高。拿出来的例子也是“要不是当年谷歌被赶出...”

说到谷歌,我就想起2002年,《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问谷歌创始人佩奇,“这么多搜索引擎公司,为什么你们还要做呢?”佩奇说,“我们做的是人工智能。”

其实搜索引擎本身就是人工智能,搜索引擎的工作逻辑和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非常相似。两者都是用大量数据训练机器,使得机器学会某种认知,从而能输出精准的结果。

当我们在百度上输入关键字搜索时,背后的运行机制就会在海量的内容中定位出范围精准的内容,并且输出。这也是为什么像百度和谷歌这类型巨头更容易转型成人工智能公司。

但我不是要说百度的搜索,而是想借这一点说明不少人忘记了百度是科技公司,进而忽略百度在其他方面的进展,例如自动驾驶业务。

说到百度的自动驾驶,就会想到Apollo,然后就是作为首个无人出租车项目在长沙试运行。可能有人会以为Apollo是百度自动驾驶车的名字,其实不然,从属关系恰恰相反,自动驾驶是属于Apollo中的一个业务,还有另外两个业务是车辆网和智能交通。

如果你几乎没怎么听说过百度这两个项目,说明符合“延迟有效”的前期情况,现在来看看百度的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的情况。

现在很多新能源车中控都有一块大屏幕,这个就是车辆网设备,现在百度车辆网设备的新车装机率已经达到60%。


从长期趋势来看,智能汽车的趋势已经显现,只要是智能化了的设备,都将产生流量,智能汽车也一样。未来用户很可能会在汽车的车联网设备中接入更多软件,尤其是在无人驾驶完全实现之后。如果还不理解,想想特斯拉为什么要在车里装游戏。

百度的车联网现在率先占领这部分市场,是为以后新的流量入口铺路。

再看百度的智能交通业务,今年政府对“新基建”的投入几乎可以认为是不留余力的,智能交通就属于“新基建”中的重点项目。今年以来,全国7个千万级订单,百度中标4个。并且,百度智能交通综合解决方案“ACE交通引擎”,已经在北京、长沙、重庆、保定等10座城市落地。如果百度在A股,也属于“新基建”概念股了。


有没有发现?百度在做to G业务了。不过市场向来不太看好to G业务,认为增长受制于政府,而且项目性业务难以复制,做不出规模效应,这种业务的盈利能力就比不上标准化业务。

但是更应该往深想一想,如果to G业务能做了,对项目中的某些服务进行迭代,或者和其他公司合作,很容易就变成企业级业务。2018年喊着消费互联网红利耗尽,未来进入产业互联网,智能交通不就成为百度进入产业互联网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吗?

了解了这些之后再看市场的反应,市场对百度AI的印象很可能还停留在几年前,手上专利多但是落地少。但其实百度AI的应用从C端到B端,从后台到前端,从软件到硬件,都已经有落地项目。但股价却还仅仅跟随着广告业务波动。

这就像2016年前后的AMD,市场对AMD的印象还停留在zen架构之前的Bulldozer推土机,而忽略了zen架构带来的改变。

不同的是,市场对于AMD的变化,会比较快接受,因为在Ryzen推出之前,AMD连续7个季度亏损。一个好的产品会迅速改变AMD的业绩情况,很快就被市场发现了。

百度的广告业务虽然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但是远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所以更加难被市场察觉到新业务对公司价值的感觉。

然而,难被察觉并不代表不存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延迟有效”的成功案例。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未解之谜
  • 离奇事件
  • 八卦娱乐
  • 奇闻异事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