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软件迭代速度的加快,开发模式的转变以及复杂度的提升,如何最大程度地验证代码任何变动所需的构建 - 部署 - 测试等核心环节是一个巨大的供应链难题,这已经成为每个研发团队必须面对的挑战。
一方面,国内云服务正在以年均30% 的速度增长,新兴互联网巨头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高并发客户体验;另一方面,各行业正处于产业数字化进程中,传统企业的软件研发部门、软件外包企业和大量新兴 SaaS 软件公司必须对自身的开发机制进行数字化变革,否则将落后甚至被淘汰。为此,很多企业都在尝试用DevOps理念来优化软件交付效率,据预测,到2023年,国际DevOps工具市场将每年以 20% 的速度增至150亿美元;中国数字化软件交付市场也将达到百亿级人民币。
DevOps理念在国内起步较晚,由于技术以及市场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企业在软件交付层面还停留在“堆人力”的状态,需求、开发、运维各环节之间的操作冗余且割裂。而DevOps则是强调软件交付全流程个环节的同步优化进行,其中,CICD(持续集成,持续交付:Continuous Integration & Continuous Deployment)作为实现软件自动化交付的关键能力,被视为DevOps的核心。
也是基于这样的市场趋势,KodeRover 将开发下一代云原生CICD 工具作为核心业务,以标准化的SaaS 产品为互联网以及传统行业用户提供服务。KodeRover 核心团队成组建于2019年3月,商业版产品已经在2020年疫情期间上线。公司创始人李倩表示,KodeRover目前已经被字节跳动、七牛云、腾讯、非码等企业采用,系统大量实时研发数据显示,KodeRover 帮助企业实现软件研发构建/部署/测试环节的全自动化,平均能将研发团队交付时间减半,为每 10 人工程师团队释放 1 ~ 3 名开发者生产力。目前所有客户均在第二年续费。
软件开发三大阶段,KodeRover侧重在研发端的改进,蓝色子任务均可实现自动化。
从产品使用过程上看,KodeCode部署简单迅速,客户10分钟即可接入,30分钟就能开始代码生产。创始人李倩表示,在最为复杂的软件研发流程中,KodeRover实现了3个关键环节上的优化:
开发模式:传统的软件研发属于瀑布式串行流程,上一个环节没有进行完就不能进入下一环节。KodeRover实现了并行式开发,例如,工程师在开发过程中,KodeRover可自动完成代码集成、部署、验证、自测、联调等任务,以此实现多任务同时执行,保证代码的持续交付。
代码验证方式:传统流程是先开发、再验证。与这种集中爆发式需求相比,KodeRover通过自动化的测试管理模块实现边开发、边验证,将每个工程师软件验证所需时间从以往 4 小时缩短为 5 分钟,迭代速度明显加快。
客户服务效率:基于以上两点优势,系统通过自动化、并行式开发的方式提高了客户响应的频次,与传统研发流程相比,采用KodeRover可将业内平均数月1次的客户响应提升至每日按需多次响应,大幅提升客户体验。
当前研发CICD工具的技术门槛较高,国内主要是少数互联网头部厂商在内部配置了相应的团队,但其商业化程度和应用场景有限。对于像KodeRover这样的第三方平台来说,能够实现跨行业落地是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创始人李倩表示,KodeRover已经实现了产品标准化,下面将专注为国内企业服务,未来也会进入海外市场。
从市场竞争情况上看,除了像Facebook, Google,Netflix等顶级软件公司有能力打造高质量交付方案之外,绝大部分公司靠自己的能力都难以实现, “更重要的是,没有必要重造轮子。”创始人李倩表示。当前,国际主流的基于Jenkins (全球60%以上市场份额)+ 脚本化的DevOps 方案,由于配置复杂、维护困难,使得用户都在寻找更为轻便、易用的工具软件,CircleCI 与谷歌、微软GitHub、Gitlab均已成长为新一代的CI Leader。
不过,海外产品想要进入国内市场还存在很高的门槛。一方面是用户的使用习惯上,国内外有很大不同,海外的CICD产品进入国内会明显“水土不服”;另一方面,云原生技术作为搭建CICD工具的核心技术,国内起步差不多,基本都是在17年左右,并且国内外云的生态体系不同,产品开发逻辑也不一样,这使得国内开发商的发挥空间很大。
KodeRover 核心团队具备工程效能领域多年开发经验,以及在七牛云、谷歌、Facebook微软、阿里云、华为云等头部公司的产品落地、市场运营积累的大量实战经验。创始人李倩是前七牛云工程效率部负责人,曾带领七牛云构建高效能研发团队,是七牛云存储交付系统 的总架构师。另外两位创始人郭健、葛俊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均具备硅谷顶尖公司十年以上工程及商业运营经验。
KodeRover正在寻求天使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