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毫末智行,在巨人肩膀上开启自动驾驶征程

2020/10/10 15:00:48 来源:互联网

在阿拉善沙漠中,越野车跑起来其实并没有所谓的“赛道”,一切全靠经验。赛车手如此,自动驾驶也是如此。

在一场自动驾驶与人类车手进行的“人机大战”之后,曾获得过越野竞标赛年度总冠军、环塔拉吉赛冠军的车手鹿丙龙,给对手——一辆自动驾驶汽车竖起了大拇指。 


虽然他以丰富的沙漠越野和竞速比赛经验战胜了毫末智行Hi pilot自动驾驶系统和长城哈弗H9这对搭档,但二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

赛后,鹿丙龙评价毫末智行的自动驾驶系统:“虽然现在一对一,人类能战胜机器,但将来假如机器收集齐了10个顶级赛车手的经验,它是不是就能战胜所有的人类赛车手?”

超强的学习能力正是自动驾驶的优势所在。10月4日在阿拉善沙漠中举办的这一次“人机大战”,是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毫末智行的一次高调亮相,也是一次在极限环境下自动驾驶向人类顶尖高手“偷师学习”的机会。 


9月份,毫末智行在杭州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第一次对外发声,介绍了它的发展路线和两条业务线。一转眼,它就以实地挑战的方式“秀出了肌肉”。 

以往,用户看到的自动驾驶测试,多是在城市或者高速路上进行。而在沙漠里进行的,只有在美国举办的几届DARPA自动驾驶挑战赛。而这一次,也是国内首次自动驾驶进入沙漠环境,以比赛的形式实地检测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水平。

在这一连串动作背后,初创公司毫末智行也得到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这家创建不到一年的初创公司,像是一瞬间挤进了自动驾驶行业,而且接连交出成果。在此时能获得资本的青睐,毫末智行其实是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不同寻常的发展路线。

很多自动驾驶初创公司诞生于2015年左右,那时候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资本关注的热点,一大批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司纷纷诞生,不仅仅局限于自动驾驶领域。

而出行领域的变革也同时被Uber、滴滴等共享经济平台还有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势力带动起来。 


不过,经过几年的发展,整个自动驾驶行业也经历了一个对全自动驾驶预期膨胀之后的泡沫破裂,不得不回归理性。

自动驾驶初创公司陆续发现,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有很多。技术进步并不如预期那般迅速,眼下要进入攻坚阶段。而纯互联网背景的技术团队们,他们离了汽车主机厂也根本“玩不转”。

合作达不成就无法量产,没有量产就没有数据和商业模式,没有数据,系统迭代改进就非常慢。而一慢下来,在寻求项目落地、推进商业化时,钱就烧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等待它们的是要么倒闭解散,要么被收购。

于是,它们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走上了做Robotaxi这条路:在固定线路上先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一边测试收集数据,一边通过示范寻找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合作方。

尽管普通用户能够通过高德地图等应用来在少量城市呼叫这样的Robotaxi,但这还远远谈不上商业化。与高昂的成本相比,用户的打车钱目前还根本实现不了盈亏平衡。 

这同样反映出另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大规模的落地商用,自动驾驶的一些核心部件,比如激光雷达等,它的成本就很难拉低。而挣不到钱,就只能是处在测试期,商业化就遥遥无期。


与其他公司相比,毫末智行并没有选择走这样“一步到位”的路线。在全自动驾驶短期内还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毫末智行“步步为营”,结合自己的优势和资源,把路线分阶段拆解,逐步实现。而由此,应用场景、量产、商业模式等问题都逐一有了答案。

毫末智行并非从0开始创建,它的前身是长城汽车技术中心的智能驾驶前瞻分部。尽管创建于2019年11月,但毫末在此之前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数据。同时,长城汽车也提供给了毫末智行大量的支持,与毫末深深绑定在一起。

在自动驾驶领域,毫末智行有两条业务线。一条是最终面对C端用户的乘用车自动驾驶系统业务,另一条是面对B端用户的自动驾驶物流车业务。


不同于互联网阵营做自动驾驶希望一步到位的发展路线,毫末智行跟汽车主机厂自动驾驶业务的路线比较接近,就是“步步为营”。

它将自动驾驶不同级别(L3、L4)中的场景进行拆分,分步实现。比如毫末智行计划在今年实现高速路的自动驾驶;在2021年扩展场景库,深化自动泊车场景;到2022实现自动通过十字路口、自动进出收费站等等。

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这每一个阶段性进步,毫末智行的技术都能装配到长城汽车的量产产品上。据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透露,到明年年初,长城汽车的一些产品就会搭载毫末智行的Hi pilot自动驾驶系统出厂。而未来几年,长城汽车量产将是百万台级别。随之而来,还有海量驾驶数据的积累,这也将会成为竞争的门槛。与其他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相比,有汽车主机厂的深度绑定合作成了毫末最大的优势之一。

长城孵化毫末,提供了初始的投资,成为了毫末的大客户,也解决了汽车硬件人才来源、量产落地和商业模式的问题。而由此,毫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刚一出生就能快速取得成绩。

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要真正解决量产落地问题,它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来解决自动驾驶的长尾问题。

对于整个自动驾驶领域来说,降低车速、限定运行区域,可以降低无人车落地的难度。而这样的应用场景则需要在乘用车之外去寻找。一些场景下的低速无人服务车能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比如送餐、送快递、环卫清洁和矿区运输等等。

在做乘用车自动驾驶的同时,毫末智行也同时开辟了物流车产品线,它首先瞄准了送餐和送快递两个能规模化量产的场景,所谓“规模化”,在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眼里,是市场保有量在百万台以上的量级。目前,毫末智行已经与美团、阿里巴巴等大客户达成了合作。

之前,大量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来自于互联网阵营,也有少量主机车厂自己建立了自动驾驶研发部门,而长城汽车在发展一段时间之后,下定决心剥离出毫末智行作为独立公司,投入天使投资,让其独立发展。

这样,毫末智行既能服务于长城,也能获得更多其他资源的支持。同时毫末也能做出更灵活有力的激励措施,吸收互联网和车厂两线人才,将两种不同基因的人群“混血”。 

而在毫末的研发团队中,除了之前来自长城汽车自动驾驶前瞻分部的人才之外,也有来自互联网阵营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人才。张凯介绍,在与众多投资者接触中,投资方对毫末团队的评价普遍是“一个务实的团队,如果能融合好,就是最强团队。”

在乘用车领域做自动驾驶,不同公司的商业目的是不同的。


毫末智行的商业模式两条业务线略有不同。在乘用车自动驾驶业务上,毫末智行Hi pilot系统面对的是汽车厂商,将会装配到乘用车上。除了长城汽车这家大客户之外,毫末也会面对部分汽车品牌联盟,有些车厂尚无能力自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需要向外寻求合作,它们会采购联盟之内厂商的自动驾驶系统方案,避免车厂竞品问题。

而在物流车业务上,毫末智行首先聚焦送餐与快递中的B2B场景,并不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而像顺丰、阿里巴巴菜鸟这类快递、物流公司和美团外卖平台,就可以采购毫末的低成本车规级物流车。

据张凯分析,乘用车自动驾驶市场将是一个千亿规模的市场,而物流车也是一个百亿级的市场,两个市场潜力巨大,将会推动毫末智行的快速发展。

就在不久前,毫末智行也开启了新一轮融资,两家机构有意领投本轮投资,其中也包括了老股东长城汽车。据内部消息称,这一轮融资规模将在数十亿人民币级别。

当商业模式具备了,量产落地问题理顺了,资金即将到位,接下来,就该是该毫末智行快速发力的时候了。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UFO
  • 图片报道
  • 大话社区
  • 奇闻异事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