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眸”(ID:xinmouls),作者:峻生,编辑:栖木,36氪经授权发布。
近日,理想汽车在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中透露,理想汽车预计在2023年推出纯电动车型,并且从2022年开始,每年将发布至少两款新的产品面向市场。
也就是说,理想在未来终于也要放弃增程式动力,转而发展纯电动车了。但在这之前,理想的车型依旧采用增程式技术。
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绝对是最特殊的一个。因为不管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汽车转新能源,绝大多数都是向纯电动汽车方面发展,但理想却反其道而行之,始终执着与增程式汽车。
那么,一直坚持增程技术方案的理想汽车,为什么也开始拥抱纯电动技术?从增程式到纯电动,理想又经历了什么?为此,新眸将着重从以下三点进行剖析:
1、理想的财报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
2、理想融资到的钱,都花在哪里了?
3、理想为何要造纯电动汽车?
亏钱,似乎是每一个造车新势力前期的“必经之路”。
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皆如此。但从理想在2月25日发布的全年财报以及Q4财报来看,似乎有了“苦尽甘来”的意味。
当季理想汽车交付新车14464辆,环比增长67%,实现营收6.3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5亿元),较第三季度增长64.6%;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达到177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54亿元),较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621.3%。全年总收入为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6亿元),毛利率达到16.4%。
从财报中不难看出,理想的亏损已经大幅减少,成绩十分亮眼。与蔚来相比,蔚来的销量是理想的1.34倍(蔚来全年交付43728辆、理想全年交付32624辆),亏损却是35倍,值得一提得是,理想依靠的仅是理想ONE单一车型。
这份财报中,最亮眼的无疑是其实现了上市后首个单一季度的盈利,同时,这也是新造车三势力中率先实现季度性盈利的车企。但理想汽车在2020年度仍处于亏损状态,全年净亏损23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17亿元),不过同比下降了93.8%。
而且理想的Q4毛利率也从Q3的19.8%下降为17.5%。对此,理想方面表示道,“下降的主要原因为第四季度供应商一次性返利减少”。 从供应链管理来看,供应商一次性返利是建立在综合采购量达到约定量后,给予采购方一定比例返利的交易行为之一。从这个细节来看,理想的毛利率下降受供应商返利的直接影响。
新眸认为: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理想的预计采购量并没有达到与供应商签署的采购量,导致供应商返利没有达到约定的采购量。以此推断,理想在2020年的实际产销量与预计产销量之间的差距应该是非常大的,这直接导致了采购量并没有达到预期。
财报中还对理想汽车在自由现金流、现金储备、员工规模等方面的新发展做了介绍。
2020年,理想汽车的自由现金流和上一年相比已实现转负为正,达到了24亿元人民币。截止2020年12月31日现金储备为298.7亿元人民币。
虽然这份成绩单非常出色,实现了首次盈利,但隐忧依然存在。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理想在四季度的实现盈利主要是因为长短期贷款利息的降低以及投资带来了大量额外收入,填补了实际运营的部分成本,而实际上,理想汽车的销售额在报表中显得“寥寥无几”。更值得注意的是,整个2020年,理想的研发费用仅为11亿元,占总营收的11.6%。而同为新势力的蔚来在2020年研发投入为24.9亿元,比理想高出一倍有余,占总营业收入额的15.3%。
其次,理想对2025年战略目标的设定及2030年行业趋势的判断也使得人们对理想饱受争议。
例如上市仅一年,其便提出2025年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这种浮夸的目标。
在理想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分析中,理想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将销售超过800万辆智能电动车,而最新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曾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曾公开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换算而来,新能源车型大约在600万辆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理想的预测比国家整整多出200万辆,可以看出理想究竟有多乐观主义了,这也从供应商返利方面,得到了印证。
我们假设理想达到了2025年20%的市场份额,车型以均价20万来计算,它的销售收入将在3200亿以上,而2020年理想的销售收入仅为92.83亿,显然从正常的市场发展规律来看,这并不现实。
并且,按照理想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达到既定目标,做到中国第一的位置,在外部上,必然会收到新势力造车与传统车企的双重压力。从自身情况来看,增程式电动车也受到了市场及政策的影响,毕竟增程式技术并没有实现真正的零排放。上海市首先推出了相关政策,那么对于接下来研发的纯电动汽车,究竟能不能带动理想更上一层楼,这是仍值得商榷的。
理想在还未上市的时候便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从2015年成立,5年先后融资10次,仅公开披露融资金额就超146亿元人民币,2020年上半年已完成三轮融资,超9.3亿美元(约65亿元人民币)。
2020年7月25日,理想汽车获得了3.8亿美元的基石投资,认购价为IPO最终发行价,四位基石投资者分别是美团点评、王兴、Kevin Sunny、字节跳动,其中字节跳动将投资3000 万美元;美团点评、王兴和 Kevin Sunny 将分别再投资3亿、3000万和2000万美元。
此外,高瓴资本也认购了3亿美元的理想汽车股权。按照11.5美元的发行价计算,高瓴资本将意向认购逾2600万股 ADS,约占理想汽车IPO公开发行股份的27.4%。并且,在去年7月11日李想向SEC递交招股书时,就因认购火爆,不得不提前结束招股,并提前1天挂牌上市。
根据IPO文件显示,以“抠”出圈的理想汽车,从2018年至2020年的第一季度,共亏损约40.47亿元人民币。蔚来同期的亏损额为226.57亿元人民币,理想的表现似乎打破了“造车新势力造车,至少需要烧200亿元”的认知。
那么,理想的钱究竟花在哪里了?
首先就是自建厂房。2018年12月理想以6.5亿元收购了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造车资质。
并且2019年、2020前三季度理想资本开支分别为9.5亿、1.2亿元,主要用于购置厂房、设备、工具和租赁改良,以及零售店、配送和服务中心、实验室。在理想招股书中,公司预计未来三年资本开支104亿元人民币,用于未来车型制造设施的开发、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销售和服务网络的扩张。
目前,理想常州工厂年产量可达十万。但如果想达到理想的预期目标,这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由于理想目前只有一辆量产车型,且使用的不是全电动力驱动,从技术研发角度看,理想的研发费用应该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所以研发费用较低,在2019年、2020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分别为11.7亿、7亿元,远低于蔚来与小鹏。据理想汽车CTO王凯透露,今年,理想汽车研发费用将增加到至少30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去年研发投入的近3倍。
新眸认为,加大研发投入的原因主要由于2022年推出全尺寸全新SUV,且准备研发纯电平台车型,并且对研发人员的需求也会显著增长。
近期理想汽车宣布将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这是其在北京总部之外的又一个研发中心。上海研发中心将致力于智能电动车技术的前沿开发,包括高电压平台及超快充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和下一代智能座舱科技,还将具备全新车型完整的研发能力。理想汽车表示研发中心已经开始招募人才,未来规模有望超过2000人。
最后就是渠道建设。由于理想仍处于品牌起步期,所以便需要加大渠道建设。
2019年、2020前三季度理想销售行政费用分别为6.9亿、7.2亿元。2019年零售店的增加使得相关测试和展示车辆以及销售人员数量大幅增加,租金增长也较快,导致费用增长明显。2020年前三季度,理想One销售出色,门店扩张速度较快。2021年初已经开设约86家零售中心和展厅。
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称,理想汽车今年希望达到200家零售店、覆盖100个城市。但据财报透露,截至2021年1月31日,理想汽车在47个城市拥有60家零售中心;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121家,覆盖89个城市。
这不仅意味着一年时间内,理想门店数量要扩张两倍多,也意味着今年将成为理想汽车开拓和占领市场的关键年。
今年3月1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给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一记重击,同时“若消费者已拥有一辆用上海市非营业客车额度注册登记的燃油车,购买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将不再符合申请专用牌照额度的条件”,并从2023年起插混车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这一政策的发布可谓是混合动力汽车的黑天鹅事件,注定会对理想在上海市的销售产生不利影响,后续其他城市是否会跟进此项政策我们不得而知,但理想仍需做好长远打算。
其实,哪怕没有此项政策的发布,理想单一车型的弊端也会逐步显示出来。
理想凭借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只凭理想ONE一款车就实现了仅此于蔚来的交付量,是造车新势力中最快实现四万交付量的品牌。
单一车型的优势很明显。不仅成本低,还可以让理想在短期内的财务数据表现更好。
但是,弊端同样明显,在已经初具市场规模的新能源行业中,单一车型必将会面对后劲不足的问题,再加上前期在技术、研发、渠道等方面的保守投入,理想将面对的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
对比同为第一梯队的蔚来和小鹏,截止目前,蔚来共有三款产品在售和一款产品在途(eT7、eC6、eS8、eS6),小鹏汽车共有两款产品(G3、P7)在售。并且根据此前理想汽车在招股书中的产品规划,其2021年并不会推出新车型,下一款新车或将在2022年上市,在更迭如此快速的新能源市场下,理想汽车今年仅依靠理想ONE继续支撑,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销量上其实已经可以看出一些问题了,今年1月,理想汽车的单月交付量5379辆,虽然同比去年大幅增加,但环比去年12月6126辆的交付数据中却出现了12%的环比下降,而蔚来和小鹏都持续保持了交付量的增长。
也许正是这些原因,使得理想进军纯电动领域。
众所周知,增程式汽车最大的优点在于综合续航里程长。它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消费者关于用电的焦虑,这可能也是理想首款量产车理想ONE选择增程式的主要原因。
但增程式汽车的驱动方式主要由发动机和发电机组合驱动,当电池电量充足的时候,车辆则采用纯电模式;当电池电量不足的时候,工作原理是增程模式,即通过增程器带动发电机为电池充电,进而推动电动机以及车轮实现驱动。
正是由于这种驱动方式,使其依旧对燃油发动机存在依赖,实际上并没有走向真正的绿色环保,其更像是处于燃油时代和纯电时代的过渡性产品。
根据相关人士透露,理想汽车会选择两条路线并行:一是以城市纯电、长途发电为用户价值的增程电动平台;二是十分钟补充300-500km续航的400kW超快充的高压纯电平台。未来5年,理想汽车将提供包含第二代增程电动X平台、高压纯电Whale平台以及高压纯电Shark平台的多款产品。
随着理想的“两条腿”正式迈开,其风险也会随之增加。根据内部信中的数据计算,到2025年,理想汽车全年要实现销量或达160万辆,对比理想汽车2020年全年3.26万辆的交付量,假设理想汽车销量每年同比增长100%,到2025年也只不过104万辆,理想汽车若想实现2025年销量目标,有关后续的新品投入和产能及渠道的扩张不止是加大步伐这么简单,可能还需要更多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