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娱价值官”(ID:wenyujiazhiguan),作者:张远,编辑:美圻,36氪经授权发布。
文娱价值官解读:
2020年,国内电视的开机量终于结束连续10年的下滑,首次出现上升趋势。一场疫情让越来越多年轻人重回客厅,娱乐消费重新转移到了大屏上来。据广电总局节目收视大数据系统统计,疫情持续期间,户均宅家看电视的时间为7小时。疫情过去之后,很多人看电视的习惯保留了下来。
内容平台对这样的趋势不可能视而不见。在去年爱奇艺iJOY悦享会上,龚宇透露了一个数字:2020年初用户在互联网电视上消费爱奇艺的总时长已超过手机;十一期间,互联网电视消耗的总时长超过了“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数据可能会打破很多人的刻板印象:如今的年轻人已经不看电视了。
当然,与10年前相比,电视在当代年轻人娱乐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已经今非昔比,它不再是无可争议的客厅王者,唯一的娱乐影音中心,而是转变为智慧数字生活的重要一环,只有和手机、平台等终端跨屏互动,只有汇聚年轻人早就离不开的互联网内容,它在家庭中的地位才能稳固。
实际上,电视之所以重获“存在感”,正是因为互联网电视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多元娱乐内容、远程办公、智能互动、在线教育等应用,重新将消费者拉回到客厅的大屏面前。
虽然过去10年是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年代,但是互联网巨头却一直没有放弃“占领客厅”的野心,千方百计试图跨越电视与互联网之间那道“无形之墙”。网络电视机顶盒这样的产品应运而生,它成为互联网内容攻入客厅的桥头堡。它的出现拯救了急需要迭代升级的智能电视,让消费者以最低成本在电视上享受到丰富的互联网影音内容。
乐视、阿里、腾讯、爱奇艺等都推出了自己的电视盒子,从而实现内容+终端的深度绑定,阿里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天猫魔盒,至今已经过6次迭代。2017年腾讯视频联合创维推出了企鹅极光盒子,鼓励用户一边看电视一边赚V币。同年爱奇艺推出投屏智能硬件电视果,专注于电视盒子的细分功能——投屏,至今已推出多个版本。
然而,早在2013年就有媒体指出电视盒子“一直在过渡,从未真颠覆”,作为一种过渡产品,当互联网电视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实现“降维打击”之后,它就成了某种鸡肋,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OTT盒子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4%。在被电视盒子“鸠占鹊巢”之后,家庭娱乐消费入口的主动权又重新回到了电视厂商手中。
因此,我们就能看到内容平台纷纷转而与电视厂商携手。去年,爱奇艺在左手推出电视果5S Plus的同时,右手与长虹联合推出了奇异果AI投屏电视,将AI技术和全网内容资源与电视深度整合。这或许指明了内容平台进入客厅路线的悄然转移。
而对于重新掌握主动权的硬件厂商来说,既有像创维酷开这样甘愿充当消费者和内容平台之间桥梁的玩家,也有挟海量用户自建内容平台的玩家。
去年,长虹就推出了新媒体平台“草莓台”,联手MCN机构及文创机构闯入直播带货赛道,一时之间颇为高调。而早在长虹之前,2018年,海信“聚好看”就独立出来,成为用户数千万的互联网电视内容平台,作为涵盖了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Nteflix等平台的聚合平台,“聚好看”实际扮演了类似今日头条的二次分发的角色,掌握了流量分配大权和用户消费数据。
同样的还有因为植入广告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小米电视,正是由于扼守用户家庭娱乐入口,小米电视才能将广告作为盈利模式之一,从上游截留了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的流量。
然而,小米电视因为广告遭到用户的大面积抵制以至于被告上法庭,正说明了目前互联网电视“贴着成本定价,交个朋友”的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电视厂商的“平台化”也造成了大屏、小屏之间的无形之墙越来越高,内容消费体验越来越割裂。消费者不仅要同时维护两套会员体系,还必须在大屏、小屏之间“二选一”。
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互联网电视重新夺回的用户注意力就有可能再度失去。已经发展近10年的互联网电视应该拓展新思路了。
正在上海举行的AWE 2021(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展示了各大厂商对于未来电视的想象。有媒体发现,虽然本届AWE没有华为的身影,但国产家电企业却纷纷被华为“带歪”了。2019年9月华为提出了“智慧屏”这一新物种,让电视升级为家庭社交中心和智慧管家。于是,今年AWE上就出现了大量带摄像头的社交电视,售价则高达上万元。
实际上,给电视安装摄像头只不过是学去了皮毛。华为智慧屏的创新之处在于改变互联网电视的商业模式,从硬件+广告,转变为硬件+软件+内容+服务。据了解,华为智慧屏可以与各类终端产品自由组合,从而可以实现多屏幕联动,用户在手机、平板上的内容消费,可以无缝跨屏流转到客厅大屏上,从而实现小屏的移动化、大屏的家庭化的完美兼顾。
对于互联网内容平台来说,电视用户不再是被掌握在硬件厂商手中“流量黑洞”,可以基于多屏互动,为用户提供更丰富多样的玩法创新。
近几年来互联网巨头屡屡争夺春晚独家合作权,证明了电视的影响力并未式微,也证明了电视的“互联网化”是卓有成效的自救手段。然而,各自封闭的电商厂商却逐渐陷入了“圈地自肥”的诱惑。希望如当年的乐视、小米一样,有新的“鲶鱼”能打破互联网电视如今的固步自封,让整个行业能走得更远,也让消费者能最终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