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烤冷面遇上快手直播,有人群属性的重合,有内容需求的碰撞,小吃经营者借此“扶摇直上”。
在炉子上洒油、放面皮、摊个鸡蛋,刷酱、撒些调料,再来点洋葱和香菜,面皮裹着调料再刷一层酱——在多数人眼里,这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制作烤冷面画面。
这些画面会在美味小吃街、学校食堂出现。如今,也成为直播间常见的内容之一。烤冷面经营者,也借助直播多了份收入。
路凤阁也把自己的烤冷面生意“搬进”快手直播间,一到晚上6点出摊时,就架好手机,全程直播烤冷面的制作过程。快手自带的下沉市场属性,让路凤阁的直播间吸引了很多想要低成本创业的人。
当烤冷面遇上快手直播,有人群属性的重合,有内容需求的碰撞,借此“扶摇直上”的小吃经营者,在直播间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40秒一份的烤冷面让他成为上千人的师傅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在拨通路凤阁电话前,先以文字的形式了解他的情况。但路凤阁告诉刺猬公社,他想直接电话沟通,因为他认识的字有限。
文字不是他和世界交流的工具,直播间成为他的表达窗口。直播间也让他为自己的烤冷面手艺找到了增量空间。
在做烤冷面之前,路凤阁做过空调行业,当过电焊工,还开过大车。转变发生在一次卖平安果的时候。虽然自己没有过平安夜的习惯,对这个节日也不是很了解,但用两个小时卖了三箱苹果的经历,让路凤阁看到客流量中的商机。
于是在2012年年初,路凤阁开始卖起了烤冷面。这也是这位农村小伙创业中最难的时光,客流量少的时候挣不到钱,客人多的时候又因为不熟练做不过来,就连爱人也劝他找个工作,利用晚上时间再出摊。
面对生活的压力和行业的竞争,这位80后小伙也有过犹豫。但在他看来,既然选择了就不能放弃。于是他观察学习别人的做法,自己钻研酱料,经过半年的时间,路凤阁的烤冷面事业步入了正轨。
2018年,是路凤阁卖烤冷面的第六个年头。和刚入行时相比,不仅是小吃行业,整个社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互联网成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吃什么、去哪里吃,这些问题人们都习惯向互联网要答案。
路凤阁平时就喜欢在快手刷短视频、看直播,看到各类主播介绍自己的商品,他决定让自己的烤冷面也走进互联网。
路凤阁先从短视频做起。
2018年1月17日,路凤阁在快手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账号名称是“德职烤冷面哥”,主要拍摄做烤冷面的过程,虽然只有十几条的评论,却有很多老顾客评论表示自己经常吃德职的烤冷面,现在吃不到了也有些怀念。
从线下到线上,“德职烤冷面哥”的粉丝“一路追随”。虽然有老顾客的支持,但账号前期的粉丝只有600多,发作品也很少上热门,播放量只在几百左右。路凤阁很快理解了短视频创作的瓶颈期。
为了能和粉丝更直接地交流,路凤阁开起了直播。将制作烤冷面的全过程在直播间展示,有人提问题就回答,没有问题就做烤冷面,这就是“德职烤冷面哥”直播间的内容。
转入直播后,许多事情随之改变。
路凤阁和粉丝对话的窗口从短视频转为直播间,粉丝们提出的问题也更多了,怎样做出来的烤冷面不硬、是否加水、酱料是怎么搭配的。虽然烤冷面是生活中很普通的一个小吃,但在很多人看来想要做出有口感、有质感的烤冷面并不是件易事。于是,在快手“德职烤冷面哥”的直播间里,引发了一场场关于烤冷面的围观。
线上的围观,也没有影响线下的生意发展。路凤阁直播时会显示地点定位,很多顾客在快手根据定位慕名而来。买德职烤冷面前,先打开快手、进入直播间、查看定位,已经成为路凤阁粉丝的习惯。
在路凤阁看来,开直播一方面可以娱乐,另一方面可以让对烤冷面感兴趣的人学到一些手法。
顺着这个思路,很快路凤阁在快手有了自己的私域流量。和平台的公域流量相比,线上粉丝、线下顾客融合并入的私域流量对烤冷面更感兴趣,对德职烤冷面这个“品牌”更信赖。很多粉丝看到路凤阁做烤冷面又快又好,每天生意很红火,便萌生和他学做烤冷面的想法。
在开直播前,路凤阁就有了学员,但只有零星的几个。在快手开设账号后,越来越多的人想跟他掌握制作手艺,开启属于自己的小本生意,所以选择付费加入。
这位烤冷面“老师”不仅把酱料配方教给学员,还亲手制作专门做烤冷面的炉子。“一开始我给他们定制的炉子都是比较正常的1.1米板,现在都改1.3米的板,也有1.5米的板。”学员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对炉子的要求也在提高,这也是路凤阁这位“老师”教学内容的重点。
在接通路凤阁电话时,他正在给学员做烤冷面的板子,因为还有一个小时就要出摊,通话不得不暂停。直播间里,他是卖烤冷面的小吃经营者,也是烤冷面制作手艺的展示者。直播间外,他亦为自己和学员们的烤冷面事业忙得不亦乐乎。
现在路凤阁在全国各地有一千多名学员,从南边的深圳到北边的呼伦贝尔,为越来越多的小本创业者助力。遇到家庭困难的学员就免费,残疾的学员学费减半。“快手提供正能量,我尽现在的努力,能帮助多少算多少。”路凤阁提到学员的时候心生自豪,“他们毕竟都是外地,也不影响我的生意,有的学员卖的好,就给我送个锦旗,那个时候就特别有成就感。”
在路凤阁的故事里,可以看到一位传统的小吃经营者,如何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直播技术的改变,并且将这种技术的即时、互动属性融入到生意中。在这个过程中,路凤阁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吃经营者逐步拓宽自己的“产业链”,用40秒一份的烤冷面成为上千人的师傅。
可商业化的过程,可付费的信息
和烤冷面一样,煎饼也是直播间的热门选手。
在父母煎饼生意的影响下,张攀“子承父业”已经做了十五年的煎饼。这期间,他除了是卖煎饼的张老板以外,也是一名快手内容创作者。和很多创作者一样,张攀也经历过涨粉的瓶颈期,但他坚信“不管做任何行业,在快手上只要做的好,都有粉丝”。
2018年,张攀在快手账号“山东杂粮煎饼张佬板”发布了第一条有关煎饼的短视频,当时只有几十个赞。直到九个月后账号才有了一定的粉丝积累,如今已经有47万粉丝。
在粉丝积累到一万左右时,张攀开始了直播。
互联网的发展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行业,没有人想错过利用互联网发财的机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这个机会。多年积累的手艺与经验,成为张攀在直播间成就卓越的机会。和面用什么面,做饼的手法、酱料的制作,这些具有商业化的信息都吸引着粉丝们向张攀拜师学艺。
两百个徒弟的加入,让张攀看到直播流量的价值。但煎饼只是一个开始,问题也随之出现。小吃经营者越来越多,在激烈的竞争下,只靠单品的营销很难获得可观的营业额。张攀当时的想法是:要多品类同时发展。
于是,从2021年开始,张攀的直播间又多了一个新的“主角”——掉渣饼。品类的增加,也意味着直播间信息的丰富。张攀的徒弟们,也看到了掉渣饼制作的商业价值。于是,新的“付费课程”开始了。
从煎饼到烤冷面,张攀的直播之旅仍在继续。还要更多像张攀、路凤阁一样,原来只能靠客流量获利的小吃经营者,如今可以用自己的手艺开启“知识付费”,帮助更多劳动者找到“工具”。
在很多人看来,烤冷面等小吃的盈利方式被局限在“制作成可食”这一种。在直播时代,劳动创造的价值被放大,不再单单是以经营者为中心进行区域性消费。因为除结果以外,过程也具有商业化价值。
于是在烤冷面这场交易中,交易物不再只局限于实物,还有信息也可实现付费。小吃经营者将制作过程中的信息全部展示在直播间,这些信息是被需要的,由此便产生结果以外的付费行为。
直播间中平凡生活的生命力
小吃经营者通过直播间实现私域流量的建设,首先得益于平台人工智能精准匹配的推送,才能实现“人以类聚”。其次是通过直播间,更小颗粒度层面的消费者也能被看到。想吃烤冷面的消费者、想学手艺的学员、想定制板子的创业者,在传统生活中这些人的需求也许很容易被淹没在社会前进的浪潮中。但在能够精准匹配的平台中,直播间在主播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消费者的需求找到释放,主播的信息得以输出。
就连街边习以为常的小吃也能被赋予数字化的力量,实现场景商业化。就像快手CEO宿华所说:“那些原来沉默的大多数,可以不沉默,那些原来普通的人,可以不普通;那些原来平凡的事物,就不再平凡。”
只不过在时代发展中,信息化程度高的行业会先被影响,更容易被人们看到。而烤冷面这类行业,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被信息化。直播让信息的呈现变得简单,透过屏幕人们能感受到热腾腾的烤冷面唤起的人间烟火,会被师傅熟练的手艺激起学习的欲望。
这也许正是直播技术为生活注入的力量。很多人曾试想通过直播等互联网方式“发家致富”,各种千奇百怪、夺人眼球的内容层出不穷,但往往效果不尽人意。路凤阁、张攀在直播间的收获,恰恰隐喻着平凡生活在网络中的勃勃生命力。
有两个儿子的路凤阁已经拥有两套房产,现在还打算购入第三套。“年收入达到一百万没有问题。”路凤阁说。
也许,这位小吃经营者靠着烤冷面买房的故事,会激起很多人对小吃创业的热情。但人们似乎忽略了一份份烤冷面背后,路凤阁日复一日的付出。
平凡的生活终究要在人间的烟火气中徐徐展开。很多时候,路凤阁都是早上9点就出摊,直到晚上11点才回家。在这14个小时中,他几乎忙到没有时间吃饭。即使给自己做一份烤冷面,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吃。因为每浪费40秒,就耽误了一份烤冷面的时间。
40秒一份烤冷面,一天最多900份,这些都被记录在直播间,一点一点铺就成路凤阁的直播之路。
路凤阁说:“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基本上每天出摊第一件事就是先打开快手进行直播。”相信在直播垂直领域中,会有一个专属于小吃经营者的细分领域,越来越多的人用平凡生活中的烟火气为直播空间注入生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刺猬公社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