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从《斛珠夫人》到《风起洛阳》,为何古装剧总被骂“日风”?

2021/12/17 10:06:25 来源:36氪

“《风起洛阳》?还是风起京都?镰仓?海报上的建筑赫然装置着‘破风’这个日本特色元素。笏板反着拿也是日本特色。”《风起洛阳》开播3天后,网友 @神棍爷 在微博质疑道。

如此的质疑,时有出现。12月10日,专注研究汉服文化、古建筑文化的B站UP主@朱学士Neo发布视频,总结了该剧不合古制,“以倭代唐” 的点:开幕的日式灯笼就是开屏暴击;太初宫上的金鸱吻,是日本建筑近代以后的特色;男主服饰放量不足,而唐代服饰的放量是相对更为宽松的…… 目前,该视频在B站的播放量已破140万。

同样因日式因素备受争议的剧组,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不久前,《斛珠夫人》中的“枯山水”置景备受争议,网友们也翻出了过往国产影视作品中的含“枯山水”的场景,如《赵氏孤儿》《楚乔传》《上阳赋》等等,有历史博主更是戏称其为“猫砂盆”。

《斛珠夫人》中的枯山水

而毒眸在与多位从业者交流后发现,这种日本文化因素在古装影视作品中的挪用,早已有之,多部作品都曾有过类似的争议。这背后的原因,并不是一个“美术偷懒”可以解释的。

一开始,是唐风漂流到日本。

国力强盛的隋唐朝,其文化影响力辐射周边,日本曾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都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一千多年前,遣唐使带去了诸多唐朝文化,一千多年后,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了不少被日本文化影响过的唐朝建筑。

上文提及的金鸱吻、枯山水、唐破风,都在网友总结的“分辨仿唐建筑的要诀”里。基本上看到这三者,就能判断其是“以倭代唐”。

图片来源:B站@朱学士Neo

专注于影视世界观设计的花田艺术创始人马鑫淼向毒眸介绍道,由中国传入的禅宗思想,在日本本土演化过后,深刻影响着日本庭院设计。这些思想看待事物突破表面,看到事物本质和真正的价值,所以枯山水呈现出形式化的凝练以及自我约束的意境。

枯山水讲究的是让人们从枯淡的庭园中,通过冥想而感悟到无穷的奥义,因此在日本园林中,很少见能到开花的植物,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事物华而不实、转瞬即逝。这与中国的园林观念是不同的。

中国讲究“道法自然”,“在中国的园林中,石板、树木、都是自然的,天然的,讲究的是乱中有序,浑然天成。这几年古装剧里频繁出现的、被修剪得很平整的草坪,也是完全西式的,并不会出现在中国传统园林里。”马鑫淼说。

金鸱吻和唐破风,也是这样一个只出现在日式建筑中的元素。

中国传统建筑的鸱吻形状与之不同,各朝代也各不相同。且中国的建筑中,极少用金,“目前好像还没有任何金质鸱吻的实物,汉唐素色,宋元为黄釉、黄琉璃。中国很少用金,貌似密宗会用。我推测而日本早期佛教其实都是密宗,所以会有金鸱吻一说。”马鑫淼补充道。

中国的鸱吻

至于唐破风,也是日本学习隋唐建筑中逐渐发展起自己的建筑样式中国古建筑也有类似功能的结构叫“抱厦”,但跟唐破风依然是有区别的唐破风仍是日本独有的建筑风格。

唐破风(图片来源:B站UP主@朱学士Neo)

也有观众提出反驳:既然都是发源自中国,为什么我们不能用?

多位从业者告诉毒眸,因为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了深刻的日本文化烙印。在有明确朝代背景设定的情况下,照搬就是不准确的。中日韩一衣带水,文化很多交叠部分,这也要求创作者要深入研究文化底层。

比如,木屐也曾出现在中国,但它与日本目前存在的形态,从花纹、木齿的间距都有细微差异。历史正是要从这些细微之处寻找不同。

马鑫淼还记得前几年,曾有观众批评古装剧中出现的“直扇”,是日本战国时期将军指挥用的“扇子”,这个就是个误解。其实那是魏晋士人流行的“麈尾”。麈尾是指古代一种大鹿的尾巴,被认为可以指引鹿群。东汉士大夫执麈尾以显示身份,魏晋南北朝名士执麈尾请谈论道,风雅倜傥。

譬如大家普遍认为诸葛亮拿的是羽扇,其实那个叫“毛扇”,也是麈尾的一种。不然为啥大冬天也拿个扇子?其实是风流雅士的象征……还有拂尘、如意、凭几等等,这些都是大家时代记忆遗失带来的误解。”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麈尾

架空背景的古代剧、身着古装的仙侠剧,也不是挪用日式元素的遮羞布。在一个严谨的要求下,即使是仙侠剧也应该有世界观逻辑设定。

毒眸曾在没有概念设计,就没有《流浪地球》里的世界一文中写道,在成熟的好莱坞电影中存在一个重要环节叫概念设计,即在初期为电影搭建世界观、创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就像在设计《阿凡达》的前期,概念设计团队要弄清整个世界运转的逻辑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地理、气候、生物,进而决定了他们的文明、信仰、生活习惯。

《高堡奇人》中的日本元素

“因此,并不是仙侠剧里就能使用枯山水,也要结合它的世界观设定来看,那里是否可能衍生出禅宗的思想?还要有空寂的形式感凝练?”马鑫淼说。

如果连不是相关专业毕业的网友,都能提炼出“金鸱吻、枯山水、唐破风”这些“以倭代唐”的元素,为什么影视制作团队却无法意识到这些因素,并在前期做出规避呢?

决策者根深蒂固的思想或许是原因之一。曾与文化圈有过许多接触的UP主@朱学士Neo曾在视频中说,各地的许多“仿古建筑”都带着日式痕迹。毒眸在浏览资料的过程中也发现,就连陕西小雁塔门前的景观,都曾一度是枯山水的布置。

仿古建筑尚且如此,影视城更难保证历史考究性了。陈凯歌为拍摄《妖猫传》在襄阳市搭建的唐城里,就有金鸱吻元素。往后在这里拍摄的古装剧,怕是也躲不开这一元素。

对日式元素的挪用,也是一种节省预算的表现。

一方面是现场布置的预算。曾有古装剧导演告诉毒眸,枯山水的布置是很容易的,工作量更少,成本也更低,“很多剧组直接撒上白沙子,再配一个假山、假木就算完成了。”

另一方面,也是设计预算的节约。曾有美术指导告诉毒眸,很多时候剧本没完成的创新,压力却到了美术这里。对现成因素的挪用,就是最为简单、风险最低的“创新”。“古装戏泛滥导致的同质化是催生过度追求设计的前提。大家都不想输给别人。”一位美术指导告诉毒眸。

更重要的是,许多美术团队并没有足够的预算和时间,去做考据工作。一般来说,能让美术工作充裕的设计,应该留出五到六个月的时间,但现在许多美术团队往往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从前期设计到置景施工完成都包含在内。“这种情况下,能做出来就是胜利了,还能完成什么考究呢?”有从业者对毒眸说。

不过,马鑫淼也对毒眸透露,目前国内美术团队中概念设计和施工执行的正在逐渐形成不同的分工。“未来的理想状态,就是世界观架构及概念设计在更前期进入,拥有至少五个月的时间来完成考据、设计工作,美术执行团队在概念设计完成之后进入,只要按照经过反复探讨确定的设计思路去做生产就好了。”

归根结底,这还是内容创作时,主创团队的价值分配问题。有的剧组虽然拥有考据的能力,依然会舍弃不用。今年播出、豆瓣评分3.8的《大宋宫词》,史实错误不断,但其实它在创作时请来了河南大学宋史专家仝相卿教授作为历史顾问,剧集播出后,湖北大学宋史专家刘广丰教授在微博表示:“顾问组看到两位熟人,太委屈了,从来剧组都不听顾问组的。”

可见,日式元素的泛滥只是表象。不把重心放在内容把控上,反而压缩制作环节的预算,转而投入到其他与质量无关的地方,或许才是根本原因。如今让观众所痛心疾首的服化道、美术,本该是一部优秀作品的基础。

如果舍本逐末终将无利可图,创作者们才能回归创作的正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毒眸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八卦娱乐
  • 男人世界
  • 奇闻异事
  • 幽默搞笑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