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晋江GDP完成2900多亿元,同比增长10.5%。上市公司就有50家,数量在全国的县域中位列第二。在这背后,晋江是怎么一步步从一个农业小县不断蜕变,华丽转身的呢?
20世纪80年代,敢拼会赢的晋江人利用“闲房闲劳”搞起手工制鞋作坊。改革开放之初,不少海外乡亲回晋江探亲,带着亲戚开起了鞋服家庭作坊。脚踩缝纫机,晋江的制造业因此萌芽。
梧埭村村民 蔡金辇:当时我们晋江有“输人不输阵”的那种干劲,那个时候就是从这三间开始做起,这边摆着一堆石头,上面铺着做鞋的工具。到了年底的时候,我们可能赚了有两三万块钱。我老爸数了一个下午都数不清楚,想想算了算了,就这样了。
总台记者 张孙川:就这样,一家家制鞋作坊在陈埭镇冒了出来,当时走在陈埭的街头,到处都能闻到一股子胶水味。可没过多久,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时任福建省晋江市橡塑检测站负责人 林荣为:本来手工作坊质量就一般,做的人多了竞争比较大了,然后就开始偷工减料,什么劣质胶水什么就来了。“三天鞋”“礼拜鞋” 这种鞋子谁要?
而彼时国内制造业遍地开花,晋江鞋赖以生存的“贴牌代工”模式出现了危机。1992年,晋江开始实施规模、质量“两个工程”,下大功夫整治淘汰落后产能,一批龙头企业迅速成长。
时任福建省晋江市橡塑检测站负责人 林荣为:我们主要还是帮企业把好原材料的入场关,他这个企业要在市场买材料,他首先是拿来检测一下,看看这些材料行不行,不行他就不投产。
1994年,随着纺织、造纸、食品等产业迅速发展,晋江开始领跑福建县域经济。2001年,晋江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名,初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晋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陈连智:实体经济是我们发展的命脉,近十年来,我们技术改造资金投入1800多亿,引进了4所高校,9家国字号的科研机构,引导企业加快创新发展和技改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期有了新发展战略,晋江开始大规模推进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 林群峰:我们在全国有18家工厂,基本上所有工厂的几百条线都实现了5G化、智能化,接下来我们还会在全国各地继续开厂,一心一意地把这个食品行业做好,像其他资本运作之类的我们也不会,继续把我们的老本行干好。
记者手上拿的内存模组,也就是计算机的内存条,它是在晋江研发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的,是妥妥的“晋江创造”。而这背后,是晋江数字化转型的果实。
半导体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苏华伟:当时我们出去考察,连上级都说,北京上海都不敢碰东西,晋江怎么能做得出来呢?但是我们当然不服气啊,说干就干,事实证明,最终我们还是把它做出来了。
目前,晋江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高地和重镇。十八大以来,晋江逐渐形成了超2000亿的鞋服产业集群、超千亿的纺织产业集群,以及食品、建材两个超500亿产业集群。工业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达115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