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安全生产检查人员在北京市大兴区天宫院街道中里社区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区域进行用电安全排查。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三项新修订的强制性国标及修改单开始实施;安全治理攻坚行动在各地铺开;建设充电设施、规范充电收费……2024年,电动自行车迎来全链条整治。
系统治理之下,电动自行车正加速走向合规。
源头治理 疏堵结合
电动自行车是很多人生活中离不开的出行工具。在中国,平均每4人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
然而,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多发,引发深层次的反思:如何纳入更规范的管理体系,确保其安全又便利?
今年3月,“新华视点”记者深入多地调查,围绕劣质电池如何流入市场、违规改装缘何屡见不鲜、违规停放和充电如何治理等问题,推出电动车安全隐患系列调查。
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4月28日,国务院安委办召开视频会议,剑指各环节问题:“电池本质安全水平不高、产品质量把控不严、违规拼装改装行为屡禁不绝、停放充电设施供需矛盾突出”。
电动自行车治理思路发生了变化,从过去侧重管理车主转向全链条整治。
——更加强调源头治理。通过健全标准体系、强力打非治违,提升产品质量,减少后端治理压力。
11月1日,三项新修订的强制性国标及修改单开始实施。加上正在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体系日臻完善。
针对非法拼装改装等问题,多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地经营网点和维修店铺开展专项检查。
“今年以来,明显感受到市场监管趋严、趋紧,对电动车门店车辆是否合规、电池安全性能的抽检频次也在明显增多。”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疏堵结合解决难题。大力推进充电设施建设、蓄电池以旧换新等工作,更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记者注意到,针对在居民小区实现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全覆盖,多地列出时间表。如上海今年4月印发工作方案,推进充电设施全覆盖。吉林也提出力争2025年底前,符合条件的既有居住小区电动自行车实现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全覆盖。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参加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的销售门店数量由10月初的2.6万家增至目前的4.1万家,增长57.7%。截至12月19日,全国电动自行车实现售旧、换新各102.3万辆。
新标准实施 加速走向合规
新的标准实施后,电动自行车能否更安全?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新修订的几项标准对于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器及电气系统的安全性等方面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正在修订的整车安全技术规范,也对车身材料、续航能力、脚蹬设置、整车重量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吉林大学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李伟峰注意到,新标准《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进一步细化了主回路的界定和布线要求,以减少绝缘老化和漏电风险。此外,还加强了电池短路保护要求,防范因电气线路老化和短路引发的火灾事故。
11月1日开始实施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也填补了相关安全质量监管的技术依据空白。
“根据最新标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组需配备包含生产厂代码的耐高温永久性标识,相当于给每件电池产品分配了唯一标识的‘身份证’,为极端火灾条件下的电池组追溯提供了较高保障。”李伟峰说。
不少电动自行车卖家表示,新标准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电池改装。
吉林省长春市经营小刀品牌电动车的关老板认为,新标准的电池防篡改功能非常实用。“这回谁都改不了了,也省事儿了,不然还得一个个跟客人解释,我家为啥改不了。”
严查之下,非法改装势头是否得到遏制?
在南宁市兴宁区中房望仙坡小区,改造后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区安装了挡雨棚和扫码充电口。 新华社记者 杨驰 摄
9月25日,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一级指挥长王天瑞表示,各地各部门联合打击非法改装利益链条,下架涉嫌非法改装的商品链接6823件,办理案件6.1万起,查处非法改装的“黑作坊”3473家,收缴非法改装电池2万余块。
王天瑞介绍,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半年以来,成效进展比较明显,每百万辆电动自行车火灾由原来的5.2起降至3.4起。
严格监管之外,一些地方着力解决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难题。
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管理科科长田轶介绍,2024年全市92个小区将电动自行车停车场所和充电设施设备建设纳入旧改小区改造内容。今年新增约9万平方米集中充电、停放区域,新增约8.2万个充电端口。
王天瑞介绍,截至9月,全国新增各类充电端口700余万个。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居民小区充电端口的电价执行居民电价,比原来商业电价降低一半。已有超27万个居民小区执行这一政策。
应对新课题 精细化治理
随着一系列新标准正式实施,如何处理旧国标车辆也成为市场监管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一名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部分厂家会将库存旧国标车辆以公司购买名义集中上牌,再通过销售二手车方式转售。“这种行为属于合理规避,难以进行查处。”此外,不少非法改装的“黑作坊”仍在短视频平台上推广,通过改头换面的方式与市场监管部门玩“猫鼠游戏”。
受访人士表示,目前电动自行车充电基础设施分布仍存不均衡现象,充电端口数量规划落后于车辆增长量。“用地难、找钱难”,也是不少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两大“拦路虎”。
南宁市城市更新和物业管理指导中心物业指导科副科长于金龙说,老旧小区空间有限,符合消防距离的区域难找,动用房屋公共维修基金进行改造需三分之二居民同意,意见难以统一。
为解决充电难题、减少安全隐患,电动自行车“以换代充”模式在国内多个城市逐渐兴起。如在福州,已有不少运营商入局换电赛道,并加速在高校、景区等场景落地。南宁市也计划2025年建设完成2000个换电柜。
有受访专家提出,推广共享电单车或许也是一种“解题思路”。共享电单车充换电可实现安全闭环管理,无需上楼,且使用方便。企业通过制定规则,可以统一解决停放、充电和维护问题。相较管理个体而言,管理企业或许是更好的治理方式。
“电动自行车治理应更精细化。”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许欢建议,有效规范使用行为、减少安全隐患,还需出台系列配套公共政策,加强安全教育渗透。未来应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推动回收处理机制建设、强化保险制度,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更好满足百姓需求。
原标题: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之后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