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吉林省某公司法定代表人瞿庭在国外旅游时,通过朋友聚会结识了在当地从事房产中介服务的张芸。在聊天中,张芸说自己做换汇业务,有途径可以换汇,但要收取手续费,两人便留了联系方式。近10年时间里,2人没有任何联系。
因为孩子在国外生活,从2024年5月份开始,瞿庭便向国外转出资金。但是,她知道,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每人每年向境外汇款额度在5万美金,自己无法从国内汇出更多钱。
这时她想到了张芸。瞿庭说,张芸提出在当日国际人民币兑换外币基础上,会收取一定手续费。比如,换1美元大概收0.2元到0.3元人民币。但是,当天瞿庭要在国内先付人民币,次日才能收到对应的外币。为了能够换汇,2024年5月至9月,瞿庭通过丈夫、女儿和亲属等人的银行卡,多次向张芸提供的不同银行账户汇款,共计汇款人民币1.7亿余元。
与瞿庭情况相似,金女士的家人是某上市公司的股东,她和她母亲计划要移民国外,需要先换汇存在当地一笔费用后才能移民定居。2022年9月份,她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名移民中介,2023年4月28日选择移民,随后移民中介给其推荐了换汇公司,该换汇公司让金女士多次分笔转入指定的账户。近日,长春经侦成功侦破“9·20”特大地下钱庄案件,打掉地下钱庄团伙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涉案金额超150亿元。目前,犯罪嫌疑人綦洪波等10人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记者调查发现,包括瞿庭、金女士在内,此次长春经侦侦破的地下钱庄案涉及的换汇群体,涉及国内多个领域,初步确认外流资金12亿余元。
调查还发现,犯罪团伙通过境外聊天软件居中联系换汇买家和卖家,然后通过其控制的境内账户收付人民币。在接到上游地下钱庄散户打款后,立即购买对应价值的虚拟货币转入境外指定虚拟钱包地址,境外账户收付美金,形成境内外资金独立循环,实现利用境内、境外资金池“对敲”方式获利。
“卡奴”
在瞿庭转账记录中,2条转账记录是宁海洋和卢鹏。她并不认识两人。
宁海洋和卢鹏都是广西玉林人,系同乡。他们命运的“改变”发生在2024年清明节后。因为没有工作,宁海洋回到广西玉林老家,一位在外面闯荡多年的同村老乡段鹏找到他和卢鹏,并告诉他“有偏门的路子可以赚钱”,只要办银行卡给他用,“每个月能有8000块钱好处费”。
“我想到自己很缺钱,又觉得‘只办张银行卡没什么风险’,就爽快答应了。”见两人同意后,段鹏给他们5000块钱现金,让他们先去开2张电话卡,然后带着身份证和电话卡去长春办银行卡。
长春经侦研判相关犯罪线索(央广网发 长春经侦支队供图)
2024年6月24日晚,宁海洋和卢鹏坐飞机前往长春。按照段鹏指示,宁海洋和卢鹏在酒店对面见到了接头人,对方给了2部手机,并让两人将新办的电话卡装进去,然后离开。交接人给宁海洋的印象是,“他们都戴着鸭舌帽和口罩,看不清长相,也没有任何交流。”
随后,按照段鹏要求,宁海洋和卢鹏两人去某银行开卡。两人到了银行后,因为段鹏已经提前安排好了人对接,办卡很顺利。
宁海洋交代,银行工作人员向他们出示了“某银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某银行借记卡章程”“某银行个人客户电子银行服务协议”“某银行App网络支付服务用户授权协议”等协议书,他们也分别签了字。拿到银行卡后,他们把银行卡交给了谢小东。6月26日,宁海洋和卢鹏离开长春。案发后,宁海洋主动投案。宁海洋交代,从开卡到案发,2个多月的时间,段鹏报销了他们前往长春的往返路费、住宿费和餐饮费共计6000多元,两人共收到好处费1.2万元。
长春经侦调查发现,犯罪团伙通过各地掮客在币圈、娱乐场所、同乡、同案等特定群体中招募无固定工作、有高额网贷、前科劣迹人员,之后提供使用境外手机卡注册的某社交软件的专用手机,指挥异地办理银行卡,并网络进行虚拟货币转账交易培训。同时,犯罪团伙也会传授一旦被警方抓获如何规避暴露上线的话术,形成物理断链。
“我知道这是违法行为,也知道段鹏找他办卡是帮助违法犯罪人员转钱,但我就是想赚钱,没想到会被公安机关抓到。”宁海洋说。
转账人
长春经侦调查发现,2024年6月24日,宁海洋、卢鹏在停车场把银行卡、网银交给了一名叫谢小东的人,双方离去。
“90后”谢小东是福建省南平市人。2024年初一个夜晚,他在福州某酒吧喝酒。当时他正在用手机登录某虚拟货币软件App,被拼桌的一名男子看到了。对方自称吴鹏,平时也玩虚拟货币。此后,他又在酒吧碰见对方几次,便添加对方为好友。
有天,吴鹏称,他可以向谢小东介绍玩虚拟货币的老板,并称可以给他弄个活干,然后给他一个境外的手机号。谢小东拨打过几次,但没有拨通。
犯罪嫌疑人谢小东(央广网发 长春经侦支队供图)
直到2024年6月,谢小东安静的生活被“叫醒”。他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问是不是吴鹏介绍玩虚拟货币的人,确认后让他先办理一张银行卡,才能在某个平台玩虚拟货币。
“让我把银行卡交给他,以便用于转账,每月给我支付工资8000元,而且这张银行卡产生利润的1%作为提成。”谢小东说,因为缺钱,当时他就同意了。
随后,谢小东住在长春某酒店,吴鹏安排人给其1万元现金和一个手机。按照谢小东指导,他打开手机上的软件后发现已经注册好了账号,账号中有“加菲猫”“飞翔”“喜洋洋”等好友。
2024年6月24日,“加菲猫”让谢小东到小区对面的一停车场等着取转账用的银行卡等物品,包括银行卡、网银U盾和手机。
拿到东西后,谢小东用支付软件给这2张银行卡转进和转出小额资金,确认卡可以用之后就告诉“加菲猫”,对方让他等消息,按他指挥转账就行了。
自2024年6月26日以后,谢小东按照“加菲猫”发布的指令,把资金转给他指定的银行卡号,都是集中转入、分散转出,大进小出,当天进来的资金必须转出去。
仅仅2个月后,2024年9月2日,“加菲猫”告诉谢小东那2张银行卡不用了,安排人把新办理的银行卡送给他。
对于转移的资金,谢小东说,这些钱一定不是好钱,因为好钱不需要秘密进行交易,也不需要把转账的银行工具扔掉,而且转款的手机也恢复出厂设置。为何明知不是好钱,还要这样做?他向警方坦言:“我就是为了挣点钱。”
后来谢小东才知道,“加菲猫”负责派单,“灰大狼”负责流水单核对,“飞翔”负责核对进出账目的核对,他需要报销的账目都需要向“飞翔”汇报,“飞翔”会通过不同的支付方式给谢小东“辛苦费”。
从开始到案发,谢小东从未见过“加菲猫”“灰大狼”“飞翔”等人。2个多月时间他转账多笔,涉案几十亿元,而他仅获得了“飞翔”给的4万元“报酬”。
事后,谢小东说,当他发现自己属于违法行为时,不敢私自将钱转走,怕给自己和家人惹祸。
操盘手
长春经侦调查发现,不管是谢小东,还是卢鹏、宁海洋,他们银行卡的办理都离不开綦洪波。
犯罪嫌疑人使用的银行卡(央广网发 长春经侦支队供图)
39岁的綦洪波是吉林长春人,在大学毕业后,先后创办了2家公司。随着虚拟货币的兴起,綦洪波从2019年开始做虚拟货币生意。在2021年,他在长春市注册了一家科技公司,并投资了几个关于虚拟货币的项目,也赚到一点钱。在此期间,他结识不少做虚拟货币的朋友,他们之间也经常交易买卖虚拟货币,其中包括上述提到的“飞翔”(与“加菲猫”等人系同伙)。
綦洪波表示,2024年5月份,“飞翔”问他能不能办大额银行卡,并承诺每办出一张卡并转账1万,提成3.5元,如遇到银行卡有问题帮着解决,另外给钱。出于利益考虑,綦洪波同意给“飞翔”联系办卡事宜。綦洪波与某银行一支行行长很是熟识,而银行又有揽储任务,商议后双方“一拍即合”。
綦洪波交代,他咨询了行长得到“可以”答复后,就把银行具体办卡负责人的电话发给了“飞翔”,然后“飞翔”安排人办卡。“飞翔”要求卡日限额500万元以上,但綦洪波跟银行办卡负责人说把限额都给往高了开,每张银行卡日限额1000万。
綦洪波供述,他自己不去银行开卡,“飞翔”等人也不认识开卡人,“飞翔”都是通过别人联系的办卡人。“他们告诉我,之所以自己不找人办卡,就是人为造成物理断链,好逃避公安机关打击。”他说。
警方调查发现,宁海洋、谢小东等可疑账户自开卡以来每日交易资金在五百万元以上,部分交易能达到1亿元。“这些可疑账户的大额资金存在许多异常特征,这与正常使用银行卡有明显不同。”办案民警说。
长春经侦在昆明机场抓获綦洪波(央广网发 长春经侦支队供图)
办案民警称,上述账户交易都是通过网银或手机银行进行操作,部分网络操作地址显示在境外,但经实地摸排,宁、谢某等人均为无业人员,且大多没有出境记录,其账户内的大额资金来源不明。开户信息显示这些账户均为吉林省长春市的同一家银行,由此警方判断宁海洋、谢小东等人的银行卡的实际控制人应为同一人。根据办案经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往往需要多人配合,其背后一定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地下钱庄犯罪团伙。随后,公安机关立即对涉案人员展开抓捕,宁海洋、谢小东、卢鹏等人相继到案。
经查明,以“加菲猫”、綦洪波为首的4个犯罪团伙,纠集吉林长春、福建漳平、江西上饶、广西玉林、广东汕头等10省市的宁海洋、卢鹏等50余人,利用管理漏洞违规开立50余张银行卡并办理网银U盾,这些银行卡均用于地下钱庄转账使用,从事非法买卖外汇业务。“飞翔”团伙还组织宁海洋等人开立大量银行账户,用于地下钱庄转款账户。2023年6月至2024年9月期间,涉案资金流水共计超150亿元。
“本来我只想买卖虚拟货币赚点钱,后来打听到我可以用别人钱买虚拟货币赚手续费,后来我知道他们让我买虚拟币是为了往国外兑汇,因为每次交易额度很大,所以我获得的手续费和好处费也多,我就打算长期干这个了……”面对警方询问,綦洪波说。
(文中张芸、瞿庭、谢小东、卢鹏、綦洪波、宁海洋均为化名)
原标题:非法转移资金150亿元!起底地下钱庄转移资金套路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