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图库>正文

记者手记:当儿科医生有了“AI同事”

2025/2/22 17:36:49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当一家三口被请进会诊室,8岁的男孩壮壮仍在父亲怀里安睡。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请家长轻轻摘掉男孩的口罩,一边细细观察他的面部症状,一边耐心为家长讲解影像检查结果。

  壮壮颞下窝有肿瘤,由于肿瘤位置深,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先进行六周期化疗后,肿瘤无显著缓解。专家们经过讨论,建议手术切除肿瘤,再进一步放疗。

  看着年轻的父亲紧张地点头,倪鑫指了指一旁的电脑:“我们的AI儿科医生也赞同这个方案。”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在“AI儿科医生+多学科专家”双医并行多学科会诊中,为患儿家长讲解诊疗方案。新华社记者 顾天成 摄

  这是一场“AI儿科医生+多学科专家”双医并行多学科会诊。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位患儿,或罹患疑难肿瘤、或难以确定病因,带着对“生”的渴望来到这里。

  “我们的儿科医生还是太缺乏。”倪鑫说,“研发AI的初衷,就是要‘造出100万个儿科医生’。”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3亿多儿童和青少年拥有的儿科医师数量不到21万人,每千名儿童床位数2.2张。“号难挂、假难请、队难排、大病跨省”是中国家长的“心病”,更是医改进入深水区的必答题。

  就在一周前,首个AI儿科医生在北京儿童医院上岗。项目技术合作单位百川智能创始人、CEO王小川介绍,参加中国、美国等国的医师资格证考试后,AI儿科医生的得分远超合格分,医学知识掌握能力达到三级医院专家级,在近期疑难杂症会诊中与专家结论高度一致。

  天津市患儿家长王先生参加完会诊后告诉记者,自己主要还是听医生的意见,但也觉得AI可以作为参考。“AI快速发展融入各行各业,是一个好的趋势,对家长们来说可能会更方便。我们相信专家,全力配合治疗。”他说。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和百川智能共同研发的AI儿科医生功能页面。新华社记者 顾天成 摄

  “儿童医院日门急诊量常年保持在8000至10000人次。面对如此巨大的就诊量,AI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辅助诊疗工具和知识后盾,保障诊疗方案的精准化和规范化。”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生才说,AI儿科医生还可以有效提高分诊效率和诊断精度,帮助我们突破科研难题。

  据了解,此项目还计划推广到基层医院、社区和普通家庭,实现基层医生的就地培训、居家诊疗的指导服务,有望缓解优质儿科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最终让广大患者少跑腿、多省心、更安心。

  “我们和AI医生的判断基本一致。”听着专家会诊给出的一个个结论,记者不禁发问:AI医生会取代人类医生么?

  “AI无法替代的是医患之间的情感交互和临床决策中的人文关怀。”在给患儿和家长讲述病情时,倪鑫有时用鸡蛋比喻人脑,有时配合灵活的手部动作,讲的都是百姓能理解的家常话,而AI医生的诊断建议则呈现为一段段复杂的专业术语。

  北京儿童医院“AI儿科医生+多学科专家”双医并行多学科会诊现场。新华社记者 顾天成 摄

  “下一步,AI医生会向多模态纵深发展,或许有一天,它能结合麦克风、摄像头、检验设备实现全流程看诊。”倪鑫说:“但我相信它无法替代我们,因为医学是有温度的。”

  诊疗结束时,看着仍在熟睡的孩子,倪鑫拍了拍年轻父亲的肩膀说:“没问题的。”

  他坚定的回答又回响在记者耳畔:“当儿科医生有了‘AI同事’,更好守护儿童生命健康!”

原标题:记者手记:当儿科医生有了“AI同事”

值班主任:李欢

作者:顾天成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大话社区
  • 美女明星
  • 社会图库
  • 图片报道
  • 探索图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