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西北,有一个名字让无数人心向往之,那就是敦煌。无数人感叹:“没去过敦煌,就别说你懂得中国。”
这里有个石窟堪称奇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多种文化相遇相融。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凝练着当时欧亚大陆的文明精华,蕴含着影响世界美学的艺术密码。
这里有一群人很厉害,用自己二十年,五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坚守,将历史的车轮掌握手中,让千年莫高窟越古老越青春。
我们一直在经历失去的痛苦,战火连天,1500多年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彻底毁灭;熊熊烈火,800多年的巴黎圣母院标志性尖塔坍塌;肆意滥用,300多年的印度泰姬陵面临毁灭的危险……
1944年以前,莫高窟几乎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历史上的劫掠和破坏,自然中的侵蚀和风化,霓裳的色彩渐渐褪去,神佛的眉眼变得模糊,洞窟的墙壁有了裂痕……千年莫高窟似乎将要一点点走向泯灭的深渊。
76年前,如果没有这一群人的出现,76年来,如果没有这群人的执著探索,我们难以想象千年莫高窟是否早已离我们远去。
常书鸿“决心以有生之年为敦煌莫高窟的保存和研究而努力奋斗”;段文杰来敦煌“只想‘看一看’最后‘守一生’”;樊锦诗“如果还有下一生,依然还是原来那句话,我为敦煌奉献一辈子是值得的,无怨无悔”……
76年间,敦煌研究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8人,到现今的1463人。他们清除了数百年堆积在300个洞窟里的积沙;复制原大洞窟15个,临摹壁画2200多幅;修复4000多平米的壁画;完成200多个洞窟的数字化数据采集……
莫高窟,这座凝结着人类千年智慧的瑰宝,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来到敦煌,他们留在大漠,在日复一日守护中,触摸着魅力的莫高窟,感受着时间的历久弥新。他们终其一生,岁月韶华为君倾。
正是他们,心里、眼里,满是敦煌,把青春、才华甚至生命留在了这里。在这里成为了从事考古研究的学者、临摹壁画的画师、用数字化记录洞窟的“IT人”、为文物“治病”的修复师,用他们的陪伴延长莫高窟的生命。
如今,走在莫高窟前,绿树林成荫,宕河水潺潺,游客井然有序地排队进窟,欣赏着千年前能工巧匠的传世佳作,古老的莫高窟正以全新的模样展现出勃勃的生机,更多的莫高窟人以奋进的姿态将敦煌的声音传递到世界更多的地方。
穿越历史的长河,追寻文明延续的敦煌,“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已经深深植根于一代代莫高窟人的血脉里。
新时代的中国需要更多为国为民奉献的家国情怀、为事业无怨无悔坚守的敬业品格、为文化传承发展拼搏奋斗的执着追求;需要更多像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群体一样,择一事而终一生的文化践行者。
鸣沙山边、月牙泉畔、莫高窟里,那在黄沙戈壁上熠熠生辉的人类瑰宝,将继续踏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创造着时代的文化记忆。
戈壁深处、清风朗月、浩瀚星空,也将承载更多的追梦人,憧憬万年敦煌,生生不息。
来源:时代楷模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