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闻异事>正文

湘军精锐“吉字营”是怎么训练出来的?手段特殊,一般人学不来

2020/4/18 10:04:35 来源:互联网

湘军,在本质上是属于地方军队,但湘军又和普通的地方军队有很多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战斗力,在湘军巅峰时期,应该是当时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没有之一;淮军是李鸿章在曾国藩的指示下建立的,楚军是左宗棠在曾国藩的指示下建立的。可以说,如果曾国藩有二心的话,可能清朝之后的王朝就要姓曾了。


湘军成军之时,拥有陆军13营6500人,水师10营5000人,加上杂度役共17000人;但是随着战事的发展,有些营消失了,又新增了一些营,而且每个营的兵力并不再固定,所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了;总之,在湘军最巅峰时期,拥兵十二万。但曾国藩在攻灭太平天国后,并没有拥兵自重,反而是解散了湘军,以至于曾国藩后期的地位远不如李鸿章。

不过湘军的强,也不是毫无缘由的,据记载,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员不胜数。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国藩麾下,还包括一批卓越的工程师、科学家。但是湘军之中,最精锐的部队却是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所率领的“吉字营”。


公元1856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在江西湖口惨败后,被太平军围困南昌周围的狭小地区,处境十分险恶。曾国荃为了救援其兄,与吉安知府黄冕劝捐募勇3000人,援救江西,连陷安福等地,进围吉安,并攻破了吉安城。曾国藩从吉安之役中,看到了九弟曾国荃倔强不屈的性格和带兵打仗的才能,认定他是个可以担当大任的人物。

自此以后,曾国藩就把曾国荃率领的“吉字营”湘勇看作是自己的嫡系部队,处处予以照顾。这“吉字营”到底有多悍勇呢?安庆位于长江中游,溯江而上则能据汉口、武昌,顺水而下,则南京门户洞开,军事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在湘江准备攻取安庆时,该城已被太平军占领达9年之久,但是由于安庆防守得实在太严密,所以一直无法攻下。


公元1860年5月,曾国荃率军进驻安庆以北的集贤关,开始了对安庆的围攻。曾国荃率湘军8000人进逼安庆,在城西、城北开挖长壕两道,造成包围之势,断其军粮。城内太平军屡次出城作战,湘军都坚守壕垒,不轻易越壕迎战,屡屡挫伤太平军的锐气。太平军陈玉成部前来救援,也始终无法突破湘军的阵地。

这段时间,战争的激烈、残酷,超过了湘军以往参加的任何战斗,一月内,仅在集贤关内外,太平军死亡一万多人。湘军除在战场上杀戮外,又把投降和被俘的太平军集体屠杀,屠戮之惨状,连性格极为蛮狠、凶残的曾国荃手脚都感到瘫软,表示打完这一仗后,他要回家做乡农了。但最终,曾国荃还是顺利攻下了安庆。


安庆之战,曾国荃又为湘军立了一大功。安庆的陷落,为进攻天京准备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清廷以曾国荃“智勇兼施”赏加布政使衔,并赏穿黄马褂。公元1862年春,曾国藩开始部署进攻天京。他又把主攻的任务交给了弟弟曾国荃。但曾国荃并没有按原计划出师,反而是连下数城,直逼天京城。

曾国荃孤军深入至太平天国军的核心,凶险程度自是不必多说,就连曾国藩替他担心不已,写信劝他暂时后退,以求稳妥之策。但曾国荃丝毫没有退兵的念头,曾国藩准备派李鸿章部前去援助,也遭到他的拒绝。他开始在天京城外深挖壕沟,广筑防御工事,并结合水师,全力出击,靠2万军队击退了号称20万的太平军援部。


曾国藩见他打了胜仗,又赶快劝其趁好即收,撤兵天京,以保全功业。此时已觉胜券在握的曾国荃力排众议,还谢绝了白齐文指挥下的“常胜军”的支援。而且还连战连捷,几年夺下天京城外所有的战略据点,都是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取得的“战绩”。最终,曾国荃安排心腹、亡命徒李臣典点燃埋在天京城墙下面的三万斤火药,炸开了天京城,天京城陷落……

为何曾国荃和麾下的“吉字营”会这么骁勇呢?因为他麾下的人马都是招揽的山贼等亡命徒,每攻下一城,曾国荃命令放假三日,任凭兵勇烧杀抢掠奸淫,无恶不作。因此这支湘勇在攻城时,都能奋不顾身,铤而走险,这个特点在后来围困安庆、攻陷天京时表现尤为明显。


估计如此特殊方式,估计也就曾国藩的弟弟敢用,因为一切事都有曾国藩兜着的,而曾国藩当时手握湘军,朝廷还要倚仗曾国藩来对付太平天国,所以只要曾国荃做的不是太出格,曾国藩都能兜得下。试问,这样的军队,即便再骁勇,又有谁敢用?关键的还有一点,那就是曾国荃自己不怕死,只有这样,才能让手下那些亡命徒臣服,这还真不是一般人学得来的。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UFO
  • 奇闻异事
  • 探索图库
  • 社会图库
  • 预测未来
  • 离奇事件
  • UFO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