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脑极体”(ID:unity007),作者:海怪,36氪经授权发布。
刚刚结束的上海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开幕式上,特斯拉CEO马斯克作为“常驻”嘉宾,用远程视频形式发表了有关AI的主题演讲,不过演讲中再无殖民火星,而都是有关特斯拉最新进展的介绍。
先不说马斯克各种打广告的嫌疑,仅是他表示“要在年内实现L5级自动驾驶基本功能”的Flag,就充满了浓浓的“画大饼”的味道。
是不是非常熟悉的感觉。画一张足够大的饼,然后竭尽一切办法实现目标,这正是马斯克一直以来展现商业魅力的方式。
能让马斯克信心爆棚的底气可能还来自于最近像坐了火箭一般的特斯拉的股价。受到产销量大幅增长的刺激,在疫情的逆势中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特斯拉,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肯定。
上周五美股收盘,其股价涨到了1544.65美元,是去年同期的7倍。市值也达到2863.33亿美元,同时马斯克个人身价也达到了惊人的705亿美元。
就在众人对特斯拉股价上天的惊叹和赞扬声中,只要稍加留意,其实我们也能看到特斯拉神话背后的“阴影”和盛世之下的“危机”。
那些没有兑现的技术神话,往往容易被选择性的遗忘。比如,特斯拉推出Autopilot之后还没两年,马斯克就宣布其全自动驾驶计划,而在两场致命车祸后,其官网悄悄改成了“辅助自动驾驶”。现在,马斯克又将实现L5级自动驾驶看作是只需进行软件升级就能解决的“细节问题”,但年内这一目标是否会再次“流产”或者是“打折”兑现就不好说了。同样,今年会无果而终的应该还有去年马斯克立下的“百万Robotaix计划”。
而近几年特斯拉频出的致命事故和各类被曝出的安全质量问题,更是特斯拉在狂飙突进中应当正视的大问题。
在追求量产速度的过程中,特斯拉巨人可能只是将其视作细枝末节的“麻烦”,而未意识到这也可能是十分致命的“危机”。
相对于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而言,特斯拉的出现和发展速度,可以称得上是汽车制造业的奇迹。无论从造车的理念,从商业模式,以及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激进推进,都称得上是一种颠覆式的创新。
不过,就在特斯拉逐渐赢得市场认可的过程中,过于激进的技术尝试和急于求快的量产需求则带来一系列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只要对特斯拉稍加关注,我们就能注意到特斯拉那些尚未解决以及正在出现的各种“问题门”。
按照汽车制造业的常识,安全始终是车厂放在第一位考虑的核心要素。一款新车在出厂前,要经过多道的安全质检以及安全性能测试。而在销售之后,一旦发现车辆发现质量问题,车厂将面临车辆召回和巨额罚款的处罚,品牌价值更是会大受影响。
传统汽车的安全逻辑是,车辆事故只可能是驾驶者的问题,而不能是车辆问题。而作为颠覆者的特斯拉,则认为车辆本身要担负其安全驾驶的责任,将驾驶者的出错风险降到最低以减少事故发生,而解决方案就是让车辆配备自动驾驶系统。
理论上来说,依靠成熟的自动驾驶系统确实能够得到优越于人类的安全驾驶里程。但是特斯拉则并未保证能够提供足够安全的自动驾驶技术的情况下,带给它的消费者这样一种“错觉”,即配备Autopilot的特斯拉已经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这正是从2016年至今,造成多起特斯拉车祸事故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2016年中国首例特斯拉车祸致死事故,还是美国多起车祸致死致伤的事故,驾驶者都是在开启自动驾驶系统后分心导致了车祸的发生。而在这几起事故中,Autopilot并没有能够识别前面车辆、障碍物等物体。不过,特斯拉在大多数事故中能够免于担责,就在于它的免责条款中暗戳戳地写下驾驶者对整个驾驶过程负有全部责任,即使是在开启自动驾驶的情况下。
这也是特斯拉在2016年的几起车祸后悄悄将官网“全自动驾驶”的话术改为“辅助自动驾驶”的原因。
就大数据而言,自动驾驶技术可能会带来车祸事故的下降,但是由于技术的缺陷和驾驶者的盲目信任,带给车主的则是难以追责的致命风险。现在,既然马斯克要在年内实现L5级自动驾驶,那么未来车主们使用了这一功能后,就不能再用这条免责声明来推诿责任了。
随着特斯拉Model S、Model3的量产,汽车的品控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像前两年在国内出现的Model S的“自燃门”,车辆在并未充电的情况下就突然自燃,但特斯拉并未给出合理的问题原因。
还有愈演愈烈的“加速门”问题。今年1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就表示,正在调查一份投诉特斯拉意外加速情况的请愿书。请愿书中表示,很多人在在试图将特斯拉汽车停放在车库或路边时,突然发生了意外加速事故。还有些投诉则指出,在驾车时或使用驾驶辅助系统时,特斯拉汽车会意外加速,最终造成撞车事故。
6月份,江西南昌的一位Model3车主自称,车辆在高速状态下突然自动提速至127km/h,在多次踩刹车无果后,撞上路旁的土堆翻车起火。对此特斯拉的答复是,根据特斯拉的车辆设计原理,“刹车失灵,车辆自己加速的可能性非常小”。难道说,是车主在刹车失灵的情况下,还主动提高车速玩极限飞车吗?
最新曝出的还有特斯拉的中控触摸屏问题。今年6月,同样是NHTSA开始对约6.3万台特斯拉Model S进行调查。一些车主投诉说,在倒车时,存在触摸屏故障,导致后摄像头图像内容丢失的情况发生。而这背后的原因则是特斯拉的MCU(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计算中枢)系统存在问题导致的。不过,特斯拉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调查开始后将MCU的质保期缩水至一半,从4年或5万英里变成:2年或者2.5万英里以内。
此外,还有像今年初国内Model3曝出的“减配门”,以及特斯拉前员工自曝的仓促生产,带病交付等问题。
无论是由于特斯拉发展过快而导致的技术准备不足,还是因为量产压力而导致对于成品质量管控的疏忽,特斯拉在一路狂奔的发展中,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些频繁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而从其反应表现来说,经常以辩解的方式来推脱责任。
那么,特斯拉应对这些安全质量问题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作为一家冉冉升起的电动车制造业的明星,困扰特斯拉的最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如何来提高产能的问题,而非精雕细琢严苛把关整车质量。因为马斯克知道,对于一家要挑战那些实力雄厚的传统车企巨头,和那些模仿自己而又紧随其后的竞争对手,唯有加快速度,才是赢得这场竞争的关键。
所以,尽管特斯拉也会将车辆的安全和质量放在嘴上,但是在实际的行动中往往就会变形或者打折。
对于驾驶安全来说,特斯拉所强调的安全更多是与其推崇的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特斯拉所津津乐道的数据也是,在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参与的驾驶中,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的里程数要远远高过没有这一系统的驾驶活动。也就是,特斯拉更信奉自动驾驶系统的决策要远远好过人类的决策,但它却忽视了很多起致命车祸都是由于自动驾驶系统犯下了非常低级的判断错误,而且多起车祸中,车辆并没有更好地保护驾驶者。
出于谋求生存的现实要求,特斯拉必须要在一边在直接推动销售,一边来实现自动驾驶系统的升级和完善。这就如同是“一边开车、一边修车”,难免有把消费者当做试验小白鼠的嫌疑。
而在特斯拉追求扩大量产的过程中,有时候只能以牺牲品控为代价,来加快交付速度。比如,今年初,中国特斯拉车主发现的“减配”问题,特斯拉给出的唯一回应是疫情导致供应链出现问题,硬件HW3.0供货不足,而为了能按时交付新车,将部分车型安装硬件HW2.5。
仓促交付之下,就可以用低配来替换新硬件,那可想在其他硬件细节上也会存在着赶工或者应付的问题。根据媒体报道,特斯拉从2015年起就已经因为安全带、安全气囊、制动钳齿轮等硬件质量问题上被多次召回。
现在,因为中控触摸屏问题和自动加速问题的投诉,如果NHTSA在调查中确实发现特斯拉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可能会对Model S和Model3发起大规模召回。而如果真的发生召回和赔偿,也许才能让特斯拉暂时停下一路狂奔的脚步,来重新审视下自身的发展逻辑和遗留下来的发展问题。
不久前,美国权威汽车咨询公司J.D.Power发布了2020年新车质量调查报告显示,特斯拉在本次的新车质量排名中表现最差,每100辆特斯拉新车就会出现约250个质量相关的问题,也因此在三十多个汽车品牌排名中垫底。
(特斯拉位列最后一名)
如果非要为特斯拉辩解一句的话,那就是老牌的沃尔沃、奥迪、路虎也排名靠后。不过我们仍然知道,电动汽车相较传统燃油汽车在零部件和工艺上是有大幅度简化的。特斯拉的表现仍然不能不足以让消费者真正放心。这也许是被业内人士调侃“特斯拉不擅长造车”的原因所在吧。
对于当下的特斯拉,其实已经跨过“量产诅咒”的阶段,也在销量提升后实现了三个季度的盈利,曾经因为快速发展而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也同样会随着产销量的增大而放大。一旦某些致命缺陷被坐实,特斯拉所要承受的代价要远远高于之前小规模出货时候。特斯拉现在不得不考虑这一现实因素所产生的后果了。
不过,我们目前还未看到这一迹象。在今年发生多起的特斯拉“自动加速”事件后,有20多位车主向特斯拉提起了诉讼。原告们称:“这个缺陷会导致Model X、Model S和Model 3在没有司机操作的情况下突然加速。这些车辆在没有人踩加速踏板的情况下也能全速加速,实现高速行驶。”
而特斯拉给出的回应则是已经与NHTSA讨论了汽车突然加速的投诉,并且称“在我们与他们一起审查的每个案例中,数据都证明车辆运转正常”。特斯拉对所有的案例通过鉴定的结论都是车主操作不当,把油门当作刹车所致。
这一回应态度和调查结果,显然觉得是“消费者智商出了问题”。但显然,“突然失控加速”这一危及车辆行驶和乘客生命安全的问题,并未引起特斯拉的足够重视。
当然,如果公开承认这一缺陷,将导致特斯拉面临重大舆论压力和赔偿责任,但如果仅仅以内部调查为由回避这一问题,而不能给出让公众信服的调查结果。恐怕未来出现更为致命的事故之后,特斯拉也将陷入致命的生存危机。
这种问题的代价有多大,去问问丰田、大众、福特等传统车企们,就会知道了。
现在正处在高歌猛进的特斯拉,是否能够冷静下来,心怀敬畏之心,尊重“安全至上”的产业基本逻辑,才可能避免像自己Model3一样在失速狂奔之后翻车。
我们希望踩下“刹车”的不再是一次更惨痛的安全事故,而是特斯拉自己。而踩下“刹车”,对现有的问题进行整体的梳理和检查,才能让自己更稳妥、更好的出发。
这对于特斯拉很重要,对于消费者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