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卦娱乐>正文

我们的一百年:展现无所不“能”的能源变迁轨迹

2021/5/24 6:01:06 来源:互联网

你知道夏天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吗?

不是越来越热的天气、也不是蹭蹭往上涨的空调费

而是堪称“夏日酷刑”的停电

当我们习惯于电能带来的诸多生活便利时

也许想象不到,百年前的中国人连传统能源煤炭都用不起

从1921年到2021年

我国能源如何从贫“能”变成无所不“能”的呢?

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深圳卫视《图鉴中国——我们的一百年》将于本周六(5月22日)21:20在深圳卫视播出第六期,打开壹深圳App或天威深视频同步观看。


深圳卫视评论员余治国和深圳卫视主持人熊熊

【在战火中顽强守护干电池,从百岁老红军身上感知中国能源的艰难岁月】

天黑了开灯、天冷了开取暖器、煮饭还有天然气灶,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便捷,其实都和能源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许多人应该无法想象,在一百年前的中国,国人能拥有的最好能源竟然是秸秆、麦秆等自己种的植物。


20世纪10年代杭州的一家劈柴门店

20世纪初,柴火是我国城市居民维系日常生活的最主要能源,许多专门销售劈柴的门店也应运而生。在余治国带来的照片展示中,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当年我国能源的贫瘠程度。彼时,我国贫“能”的状况不仅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对革命战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长征中,红军既要躲避敌人的围捕,还得保障行军途中的能源供给。面对这样的挑战,红军战士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承担通讯任务的电台没电了,他们就用盐水泡土电池来蓄能;夜晚行军遇到埋伏,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背负的干电池。

今年已经103岁高龄的胡正先,就曾是长征途中守护能源的一员。

在节目中,我们将有幸聆听胡爷爷带来的红四方面军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听他讲述在部队动员回家时,他那句“部队往哪走,我就往哪走”背后藏着的满腔赤诚,在他的娓娓道来中“看见”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如何想方设法解决没有汽油、柴油来发电的窘迫,如何在能源匮乏的年代,以伟大长征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

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因解放战争的需要,我党建设的第一座水力发电厂——沕沕水发电站在西柏坡落成。通过余治国的介绍,我们知道,这个电站为党中央指挥三大战役的成功、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成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蹒跚起步的中国能源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启了新征程。

【从人工开采到智能化建设,中国能源实现历史性飞跃】

新中国成立之后,即便面对西方的经济封锁,中国能源依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1949年到1978年,“煤炭大开发、石油大开采成为当时中国能源事业的显著特征。”中国煤炭产量从3000万吨飙升至6亿多吨,三十年增长近20倍的“中国速度”不止让世界为之震惊,也让煤炭走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唐杰带来的数据中,我们看见了中国能源强大的生命力。这背后,自然少不了一代代人的不懈奋斗。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退休职工牛树林受到父亲的影响,投身煤矿事业,他用行动践行着“哪里有难题、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的精神,只身跳入泥浆中、徒手排淤泥,手指被泥浆侵蚀、肿得像萝卜也毫无怨言。牛树林那代人的无悔付出,让余治国不禁感慨,正是有了他们,才能成功“为中国出口创汇,也解决了我国居民的生活用煤困难”。

“矿一代”父辈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牛树林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牛树林也在“接力棒”中融入了自己丰富的从业经验,递交给了下一代。牛树林的徒弟、拥有使用专利32项、发明专利4项的山西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高级技师王文胜,以不懈钻研的精神,让中国技术得到外国专家的认可,助力中国能源走上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退休职工牛树林、山西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高级技师王文胜

正如唐杰所说,“牛师傅那一代,继承父辈的革命+拼命;王工这一带,是革命+技术,实现整个煤炭开采的技术性革命。”通过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能看到有如此巨大的能源产量的提升,老百姓也才能实现“煤炭自由”。

在《图鉴中国——我们的一百年》第六期节目中,牛树林将为我们讲述“在煤矿上找爸爸”的趣事、还原红色煤矿里不为人知的感人记忆;王文胜也将以自己的从业经历为例,展现科技创新之下中国能源的新面貌。

【能源与生态协调发展,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能源发展新未来】

改革开放后的34年里,随着中国能源“硬实力”的不断提升,国人开始告别与“如何点燃煤炭”斗智斗勇的年代。电力、煤气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居民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我国农村地区也在后期开始推广太阳能、沼气等能源使用方式,中国的老百姓享受到了越来越便捷、稳定的能源供给。

到2012年,“中国国家电网已经发展成目前世界上能源资源配置能力最为强大、高压输电线路最多的电网,也是世界安全运行水平最高的电网,我国已经是电力供应保障最强的国家之一”。余治国阐述了中国电力的“四个最”,带我们“见证”我国电力的“完美逆袭”。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建立了完备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目前,“中国已经是国际的清洁能源巨头,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居全世界首位。”我国也在能源开发上和可持续发展上走出自己的路子。

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园区——青海省海南州塔拉滩光伏产业园,就在能源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中,展现了“中国特色”。“高原上的蓝海”光伏园的建成,不仅为青海和中东部地区的电力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里,改善了100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还为附近居民、牧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国家电投黄河光伏维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宦兴胜为我们展现了光伏产业的“高能瞬间”。


光伏电站建设前原始地貌图和光伏电站建成后生态恢复图

传说中的光伏羊为何能在园区“自由通行”?偌大的光伏电站只有20个运维人员竟然够用?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提出的“水光互补”厉害在哪里?我国又是如何打通光伏全产业链?本周六21:20,锁定深圳卫视《图鉴中国——我们的一百年》,让我们一起找出答案!

从贫“能”到无所不“能”,中国能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根本性的变革。进入新时代,中国还将谱写更加激荡人心的能源新篇!“百年邮轮”第六站,让我们一起见证“能力者”中国的“觉醒”之路,打开壹深圳App或天威深视频同步观看。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男人世界
  • 社会图库
  • 幽默搞笑
  • UFO
  • 幽默搞笑
  • 美女明星
  • 男人世界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