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左手上篮
国产体育动画能满足挑剔的年轻观众吗?
若是说到最近两年最知名的国产体育题材动画,不少动画观众脑中立刻浮现出的大概是《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新作《运动英雄传之筐出胜利》。这部儿童动画因为“热血王道日漫”式篮球比赛画面,一度成为虎扑体育社区里网友的讨论对象,甚至有网友称其为“年度最强篮球运动番”。
成年观众对《运动英雄传之筐出胜利》的热议,其实从另一方面反应出了国产动画市场里非儿童向题材体育作品的稀缺。即使这部儿童动画带来的超预期内容是对经典电影、动画的“模仿”“致敬”,但仍带给了他们一定惊喜。
中国网络动画发展若干年,直到最近两年才有几部体育题材动画的PV或先导集播出。尽管从片段看来这几部作品亮点颇多,在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同时,也收获两极化的评论。
明年将在腾讯视频独播的原创动画《左手上篮》,在今年3月放出了动画PV。这个讲述高中少年征战赛场的动画,在PV里用了大量比赛场面去展现篮球运动的热血与激情。
除了作画风格、分镜设计、场景细节水准均较高外,作为一部篮球题材动画,《左手上篮》PV在观众最在意的比赛画面中,以多种运镜的综合使用辅以大量变形动作,去放大传球、盖帽、拉杆等动作带给观众的感染力。
这段高质量PV充分发挥了2D动画的魅力,大量观众们除了用“卧槽”“绝了!”来表达对PV的认可外,也对明年将要播出的动画正片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建议。
有观众提议,同为篮球题材作品,《左手上篮》可以像《筐出胜利》那样少搞大场面,多玩梗,观众看个乐子。
有观众认为,PV里比赛动作过于夸张,作为体育动画还是应该写实为主。
还有观众强烈建议,体育题材动画的比赛场面就该做得像PV这么细致,日常情节就算是“PPT”也没关系。
甚至部分观众还因为《左手上篮》是不是在模仿日本体育动画而在评论区争执起来。
无独有偶,今年5月放出了先导片的《飞吧!篮球》也受到过动画观众的讨论。
从人物建模到动捕流畅度,从画面细节到实地取景,以及知名篮球解说苏群老师为动画先导片进行的比赛讲解,都让这部篮球题材动画给观众留下印象。观众们也对这部三渲二动画的人物建模质量、主要角色似曾相似的人设等方面提出了不少看法。
8月初,一部以乒乓球为主题的动画《白色闪电》PV出现在网络上。相较于大部分观众在评论区为了“要不要百合”“该不该有男主”“作画是否延续日式风格”等话题展开的热烈讨论,爱好乒乓球运动的细心观众针对PV中存在的乒乓技术方面硬性错误,显然更值得动画制作组重视。在B站,这个PV获得了近13000条评论。
——仅仅公布了PV或先导片,这几部动画就已经让大量观众各抒己见,踊跃不已。在其他题材的国产动画作品PV下,我们很难看到动画观众会如此激动。这不仅仅是由于日本体育类动漫作品带给中国动画观众的深远影响,更是观众难掩这几部作品将填补国产网络动画体育题材这一空白领域的激动,同时也揭示出一个现象:国产体育题材动画要满足如今这些年轻观众的需求,努力跳脱出日本体育题材动漫作品的大框架将是第一步。
体育运动中所包含的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精神,运动员挥洒眼泪和汗水,对梦想的追求最终化作人生道路上的助推剂,与热血题材的内核高度符合。在动漫市场异常发达的日本,体育元素早已成为热血动漫作品里的大分支。
从相扑到剑道,从棒球到长跑,大众的小众的,传统的外来的,热闹的冷门的,对抗性强的观赏性弱的,似乎任何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日本动漫故事的题材。
体育题材之所能在日本动漫内容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之态,一方面是动漫这种内容形态在日本的扎实发展。动漫所拥有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作品里跌宕起伏的比赛过程带给了日本读者、观众以及全世界的动漫爱好者难以名状的热血与感动。
另一方面是体育运动在日本实现了全民基础化。从小学阶段开展种类丰富的社区活动,到“体教融合”形成的成熟且完备的校际联赛体系,横跨全年四季,从地方辐射至全国。《棒球英豪》的甲子园,《灌篮高手》的全国大赛,《足球小将》的全国大赛,都取材自日本校际联赛,而其中的大量设定也和这些真实比赛的赛果有关。
对比之下,中国在青少年体育运动方面的推进和日本差距颇大,那么日本动漫作品是如何影响国人的呢?
先举一个比较久远的案例。
1982年-1983年,日本漫改真人剧《排球女将》先后在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出,这部原本在日本不温不火的电视剧,在国内播出时恰巧是中国女排分获世锦赛冠军和奥运会冠军那两年,随后女排拿到了“五连冠”。中国女排成为了80年代初百废待兴的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象征,《排球女将》电视剧里不屈不挠、可爱善良的小鹿纯子和中二、魔幻色彩的击球技巧,也成为了中国60后、70后一生难忘的回忆。
《排球女将》当年能在中国成为现象级日剧,不仅仅是因为当时中国国内影视剧剧种单一,这部剧的故事类型、角色塑造与中国女排队员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种种事迹有相似之处,则是其火爆全国电视观众的重要原因。
风靡全世界的日漫作品中,《灌篮高手》《足球小将》这两部必然榜上有名,它们甚至是大量80后青少年关注、热爱体育运动的钥匙。经典的日本体育题材动漫作品能对中国80后在现实层面产生影响,也和当时国内的社会环境变化有关。
90年代初期,正是日本漫画进入国内的爆发期,种类繁多、题材丰富、风格各异的日本漫画相继进入中国市场。日漫本身所具有的抽象、夸张、极富想象力和广阔的题材,完全不同于彼时以灌输教育道理为主的连环画,更符合少年儿童的审美需求,也因此这些日漫作品得以迅速风靡国内。在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干热血题材作品中,包括《灌篮高手》《足球小将》在内的诸多体育题材作品,主人公为了梦想而奋斗,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其内核亦是对体育精神的传递,对当时的青少年来说其实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如体育题材这种和真实世界密切相关的内容要获得受众认可,始终是需要现实环境作为支撑。1990年亚运会在北京召开后,国家对体育运动的推动从“举国体育”逐渐过度到市场经济,90年代中期出现的CBA、足球甲级联赛等国内线下赛事,以及NBA、欧洲五大联赛等国外商业赛事的持续性转播,让国人充分感受到了这些体育赛事的竞技魅力。真人商业赛事,优质漫画故事,再加上同期《灌篮高手》《足球小将》动画在国内电视台播出,多种内容形态的叠加,动漫、现实交相映射,对当时的青少年产生了至深影响,这些令人神往、令人热血沸腾的体育内容不知道激励了多少青少年走出教室,前往篮球场、足球场。
而后,不只是《灌篮高手》《足球小将》,《棋魂》《网球王子》这些在故事和人设方面有亮点的作品曾在国内电视台播出过,加上漫画持续不断的影响力,吸引了不少90后动漫爱好者。
可以看到,日本体育题材动漫在中国造就的影响力,至今都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除了作品本身足够优质外,还与当时的历史机遇、社会环境及体育项目从国家层面到大众层面的积极推进、发展分不开。以至于如今国产动画市场中出现新的体育题材作品时,深受日本动漫作品影响的观众,不自主地就会将二者对比。
仅仅是公布了PV,《左手上篮》《白色闪电》就已经引发了观众的讨论甚至争执,这对动画创作来说,亦忧亦喜。不少观众认为《白色闪电》“作画风格偏日式”,而《左手上篮》《飞吧!篮球》则“逃不出《灌篮高手》的影子”。
实际上,当我们回看过去的国产体育动漫作品时,不难发现其中既有对于日本动漫作品设定的“借鉴”,同时也进行了本土化的故事创作。
千禧年后的十多年里,数部体育题材儿童在动画陆续电视上播出,包括《宋代足球小将》《超智能足球》《中华小子》《龙斗台球》《乒乓旋风》《围棋少年》等等。
这些以不同体育项目为题材的动画,大部分作品的主要特点用四个字可以概况——脑洞大开。如《宋代足球小将》讲的是宋朝蹴鞠,《 超智能足球》是天才少年们控制足球AI参赛,《中华小子》里三个小孩是少林英雄的转世,《龙斗台球》里的台球变成了机甲陀螺。
同时,角色和设定则或多或少看到了日漫作品的影子,比如《宋代足球小将》里角色们练就了“新月如钩”“昆仑三脚”等绝技,《龙斗台球》是以台球名将丁俊晖为原型创作的动画,丁俊晖的动画形象却和《龙珠》里的悟空相似,《乒乓旋风》里的三名主角人设极易让人想到《灌篮高手》。
不过,脑洞大开和人设借鉴其实只是作品的外壳,体育题材动画好不好,故事、制作以及对体育项目的呈现这3个方面缺一不可,即使是有央视背书的《围棋少年》和《乒乓旋风》在故事水平和立意方面都是同类动画里非常优秀的,然而前者在围棋相关情节的呈现上不够严谨,而后者的画风很难讨好儿童,劝退了不少小观众。
那一时期的国产体育题材动画,其面向的受众群体始终是少年儿童。不管是作品对日漫元素的“借鉴”,以及考虑其变现需求(有的作品对设定进行大调整显然是为了卖玩具),都是当时的国产体育向动画针对特定的受众人群和市场而进行的设计。
在国产漫画领域,体育题材作品就是凤毛麟角了。
日本体育动漫类型丰富,影响力广,这其实是横亘在国产体育漫画创作面前的难题之一。国产体育漫画的创作,或多或少融入日漫元素易受到漫画读者指摘已是常态,更大的问题是国产漫画原本影响力不够大,分镜复杂的画面绘制耗时费力,还不容易像其他题材漫画那样容易获得受众认可。
打开各个漫画平台,国产体育漫画作品涉足的体育项目类型多样化,包括篮球、足球、瑜伽、冰球等等,但是其中真正被认可的却不多,有妖气的《球娘》和腾讯动漫的《应声入网》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对国内体育类动画和漫画作品的从内容到市场环境的简单分析,不难看出而今要制作面向当今年轻人喜欢看的国产体育题材动画,其实是相当难的。
如何突破日本体育题材动漫作品的人设、叙事套路?如何维持动画中动作场面制作水准?如何在画面的写实和夸张之间找到平衡性?如何保证作品在体育项目呈现方面的严谨度?如何在比赛情节之外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关心这些问题的不只是动画制作公司,还有期待中国体育题材动画的动漫爱好者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ACGx”(ID:acgxclub),作者:ACGx,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