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打印店半个月赚18万”“快递代寄一个假期赚10万”“在学校开个小卖部,一天能赚2000块”……听到这些“校园创业项目”,你会心动吗?
近日,新黄河记者调查发现,在多个短视频平台有大量视频账号分享自己在学校的创业项目,这些账号的个人简介通常加以众多光环、配以光鲜简历,如某集团合伙人、帮助上万大学生实现经济自由,等等。发布的视频内容大多为教大学生如何在校园创业并短时间内获得可观收益。新黄河记者就此询问多位参与者发现,这些所谓校园创业项目的背后存在涉嫌线上传销、虚假宣传等问题。
参与者:“加入‘校园项目’要么没人管要么就是拉人头”
去年12月底,江苏某高校的大一学生张振在抖音看到账号为“校园达人吕不”的主播发布的视频,在视频中,该主播称只要按照他说的方法做一些校园项目,躺在宿舍月收入也可以轻松过万。心动之余,张振与吕不联系并互相添加了微信。“当时给我推荐了很多项目,并且他说一个月收入几千甚至过万非常轻松”,张振告诉新黄河记者,“不过想获得项目必须先缴费,才能进入他们的合伙人微信群。”
张振选择了一款名为“流量王”的项目并且支付了2980元的入会费。可是,进入微信群后张振发现根本没有他们宣称的校园项目,“只是用我的账号继续发布类似的校园创业经历视频,吸引其他学生来私信,如果有人交钱入会,我可以获得10%的收益。”张振觉得没有具体产品,靠发展新的会员收益,“这与线上传销类似。”当张振在微信群中发出质疑后,便被管理员踢出群聊,提出的退款请求也遭到了拒绝。
与张振有类似经历的,还有连云港某高校的在校生刘超,“付费之前他们给我看过一个合同模板,合同上标有打印机引流项目、小卖部半价项目等等”,刘超告诉记者,“实际上这些项目并不存在,他们只是教我如何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在校园创业成功的学生,给我们提供文案素材,用自己的抖音账号发相似的视频,然后发展新的会员,所谓的引流就是私信量。”而这份合同模板在刘超交费之后,一直没有交给过他。另外,张振告诉新黄河记者,“像这样的群一共有十几个,目前能够联系到的有七八个人,其中也有重点高校的在校生,有的同学不想再追究了,但是群里也有一些人执迷不悟或者是水军。”除了张振与刘超遇到的问题以外,也有参与者告诉新黄河记者,“进入微信群后就没人问没人管,一提到退费问题就会被踢出群。”
目前,张振已向当时的收款方杭州梦盈文化传媒合伙企业的所在地杭州市钱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并且报警。新黄河记者查询企查查发现,杭州梦盈文化传媒合伙企业成立于2021年8月13日,目前为存续状态,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杭州市钱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经营异常。
另外,新黄河记者注意到刘超展示的合同模板中盖有浙江国梦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公章,通过天眼查搜索发现,该公司于2019年9月24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人民币,其法定代表人朱燚锋与杭州梦盈文化传媒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同一人。23日下午3点50分,新黄河记者根据信用平台提供的浙江国梦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预留的法人代表联系方式,电话与其联系,针对校园达人吕不是否为该公司工作人员的疑问,对方并未回应并挂断电话,下午4点至4点20分,记者又多次致电该公司,均无人接听。
记者测试:校园项目多为“纸上谈兵”背后另有套路
新黄河记者在多个短视频平台搜索“校园创业项目”发现,有大量视频账号分享自己在学校的创业项目,这些账号的个人简介通常加以众多光环、配以光鲜简历,如某集团合伙人、帮助上万大学生实现经济自由。另外,这些视频内容和文案基本相似,大多为打扫寝室项目、旧衣回收项目、打印店项目等等,并且在主播口中,这些项目可以使人轻轻松松月入上万,甚至十几万。
新黄河记者按照其中一个账号个人简介中提供的联系方式添加了一名自称万哥的主播微信,他表示,“公司有一个非常适合大学生在校做的项目,每天花20分钟剪辑视频,只要勤快可以多赚2000元—4000元,如果有兴趣可以和助理对接。”随后,记者根据万哥推送的信息,添加了其助理微信,据其助理介绍,“这个项目是线下探店,并且不需要本人亲自去,只要交1380元的入会费,公司就会提供个人所在地店铺的视频、素材以及文案,每天只要用自己的账号发布视频即可。”另外,该助理表示,只要听话,月入几千甚至过万很轻松。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位自称万哥的主播的个人简介中标明其为万锦集团高级合伙人,而在另一个发布同类视频的名为“王炸学长”的账号个人简介中则标明自己22岁,是万锦集团创始人兼CEO。根据定位显示,二人同在河南郑州。新黄河记者据此在企查查中搜索发现,仅河南万锦地产集团符合其各项条件。随后,记者致电该企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集团中没有任何与网络相关的业务,也没有姓万的高管或工作人员,创始人兼CEO更不是22岁的年轻人。”
相关人士:在校创业切勿盲目冲动线上传销涉嫌违法
当前,大学生在校创业积极性越来越高,但对于实际操作往往比较迷茫,也容易轻信误信所谓的校园创业项目。
针对这种现象,山东师范大学物电学院辅导员史睿表示:“现在国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较大力度的支持,而且学校也会开展创新创业类的课程,以及组织创新创业大赛,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一方面可以培养当代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边界。”同时,史睿还表示,“大学生选择在校创业要把握合理的尺度,不能盲目听信短视频平台上所谓快速创业短时间内赚大钱的说法,这样不仅荒废学业,还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以及财产上的损失。”
另外,山东尧舜律师事务所律师公振表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传销的骗局更为隐蔽,但是其核心定义仍然是通过发展人员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非法获得财富的行为。对于部分短视频中提到的合伙创业等说辞,大学生要提高警惕和辨别意识,一旦发现自己陷入传销的骗局,应在保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立即退出,并且注意保存聊天截图等证据以便维权以及向相关部门举报。”(张振、刘超为化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开打印店半个月赚18万”“快递代寄一个假期赚10万”……“校园创业项目”:“躺赚”还是陷阱?
值班主任: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