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个世界变得慌张、焦虑、充满不确定性、充满了怀疑和不理解。在这样的世界里做出下一步的「人生的选择」无疑是艰难的。
市面上关于成长、职场、人生的“鸡汤”有很多,“毒鸡汤”也有很多。但事实上,人是“非标”的,多元、个性化、大有不同,人的选择更是来源很多深层次的因素——思维方式、认知模式、个性与价值观、所处的境遇……都左右着你我的成长路线。
“当局者迷”的我们,很难跳出当下的棋局预知未来,这时候,「过来人」对自身经历的剖析、对于世界运转规律的总结将是我们做出正确决定的重要参考。
许单单出身农村,卖掉家里的牛才凑齐了上大学的学费。研究生毕业后的5年里,他跳槽3次,从一名年薪10万元的小职员,变成年薪百万元的互联网分析师。2011年8月,许单单创立了3W咖啡,2013年7月创立了拉勾招聘。四年后,前程无忧以1.2亿元美元收购了拉勾60%的股权。目前,拉勾招聘已帮助了2500万互联网人才进行更好的职业发展。
作为成功逆袭的典型代表,许单单将他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思考和经验总结出来,带我们重新认识那些成长、职场、人生中的关键词:眼界、选择、价值、性格、情商、沟通、人脉……他认为,一个人的心智成熟及人生成长是可以加速跃迁的,世界有着客观的成长规律。选对方法,一旦积累到临界点,厚积薄发,必将迎来人生质的飞跃。
基于过往经历和其所著的《临界点》一书,「深响」和许单单进行了一场“补充”对话,一方面将职场常见问题细化,比如社恐如何混职场、与领导沟通需要注意什么、如何选工作;另一方面则是把话题进一步抽象,比如长期主义的去伪存真、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的冲突、“退”的艺术。
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以下为「深响」整理后的部分访谈实录:
Q1:您花了很多篇幅来写“打开眼界”这件事,究竟怎么去“打开眼界”,有没有具体的方法?
许单单:首先我觉得绝大多数人其实都还没有打开眼界。虽然今天这个时代信息更多,上一个时代信息更闭塞,但今天这个时代大家的眼界其实更闭塞。
今天我们仍然很少有机会能去和比自己厉害的人接触。比如大学生,圈子都是同龄人。上班之后初入职场也基本只和同事交流,很少有人主动跟高一级甚至两级的领导交流。大家今天也很少读书了,很少真正地“行万里路”(不是走马观花旅旅游),一个人的认知基本就取决于他周围人的认知平均水平。
所以绝大部分人的眼界停留在一个很狭窄的认知里,在这个狭窄的区间里,他去判断对错。
举个例子,我刚毕业的时候是2007年,去腾讯上班,当时周围同学都在讨论买房子,但我其实觉得毕业第一年一旦买了房子,你就要还贷款,一旦要还贷款你就无法容忍你的薪酬有任何波动,不能承担风险。我当时也跟着大家讨论,盘算我要凑多少才能付个首付。直到我去了一个师兄的家,光是院子就900平方米,看到了他的生活。
这让我意识到如果你不改变你赚钱的方式,无论如何努力,这辈子也不可能买得起那样的房子。
Q2:但这样的大房子毕竟是极少数,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人来说,如果2007年不买个小房子,他可能一辈子也上不了车了。打开眼界长见识和求真务实之间怎么平衡?
许单单:我们开眼界不是漫无目的地开眼界,今天参加这个饭局、认识这个富豪,明天谈国际形势、人文艺术。我觉得一切都是基于自己的目标出发。你有你的目标,你做你自己的选择,开眼界是帮助你知道更多选择的可能性。如果你的眼界太窄,可能就会盲目。比如以为只有拼命攒钱买房这一条路。
Q3:不得不说您的经历很丰富特别,也很幸运。因为今天很多人或许想要“长期主义”,但阴错阳差那个之前还是长期主义的赛道突然消失了。今天的世界变数更多了,那我们怎么去锚定一个目标,一个立足点,怎么在不确定性中规划我们的职业生涯?
许单单:我觉得是去找到你的立身之本。俗气一点说,你靠什么来赚钱。目标和长期主义本质上还是基于这些,长期主义对冲的是只看眼下。我的确看到了很多人换工作,只看工资高低,别的因素都不看。
尤其三十多岁的人,很尴尬。他可能就是一个熟练的“大头兵”,熟练的基层。他们可能跳过几次槽、长过几次薪、踩中了行业机会,但随着年龄增长,如果工资仍然要求一直上涨,他的熟练带来的价值一定程度上是会边际递减的。他不可能一直无限制地熟练。这时候他和小几岁的人越来越拉不开差距了,因为拉不开差距,工资又很高,他的性价比就会越来越低。最后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后退。到了40岁,大头兵的体力也不支了。
所以我们可以想一想,无论今年我多大,五年后我可能会面临什么问题?那时候我的竞争力如何?不要只从钱的绝对值的角度考虑,而是需要从竞争力的角度。五年后,我靠什么生存、发展?这个时代变得很快,规划十年甚至更长比较赌大运,五年还是相对合理的时间节点。
职业生涯中的不确定性需要冷静地去看,比如突然被裁了,你需要明白这是因为你自己能力的问题,还是“运气不好”遇到了行业突变,比如双减,或者大公司业务裁撤。
Q4:您觉得现在应该如何衡量一份工作的价值?怎么去选择工作?
许单单:我觉得要看这份工作给你带来的「训练浓度」。这份工作到底训练了我什么样的能力,硬技能或软技能,那获得的这个能力未来在哪些领域可以复用?在这份工作中,我想得到的那个能力的训练浓度够不够?
大家在选择一个工作的时候的思维似乎大多数的还是看这个工作是干啥的,钱多不多、名声好不好听,下次跳槽的时候这份工作写在简历里好不好看。但其实职场最后就是自己能力的变现,职场人本质就是用自己的能力贡献换一份收入。训练浓度高的工作会让能力提升得更快。
而职场人的交易对象是公司,公司买你的贡献,贡献基于你的能力。你可以换位思考,公司看中你的什么,公司为什么愿意为你付钱?这个逻辑很清晰。公司买你的什么能力,你就把这方面的能力努力放大。老板都是聪明的,当一个员工主动创造更多的有用价值,他是会被看见的。
当然,越基层就越是看做事情本身的能力,硬技能。越往上,职务越高,软技能的占比就会越大,越需要底层思维能力,这个就不太显性了。
Q5:书里提到了约老板喝咖啡,与领导沟通,站在年轻人视角,您觉得与老板交流需要注意哪些,应该如何更高效、有收获地与老板交流?站在老板视角,您觉得老板和员工交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许单单:年轻人应该学会把老板当“人”。
我们可以和高一到两级的前辈在日常工作之外聊一聊,听听他们的建议很有帮助。你可以找你比较认可的、你希望四年五年后成为他的样子的前辈去聊聊天,请教他建议的时候你需要有比较明确的话题、诉求。
找老板的话也可能会处理不好,因为老板其实挺忙的,你有正经事是没问题的,但你如果聊些虚头巴脑的,给公司战略提意见,那就别了。
Q6:“人脉”似乎一直跟钻营、投机、虚伪、厚黑挂钩,人脉到底有什么意义?有用吗?无用吗?
许单单:我一直坚信,人脉是需要被正视、被用心对待的。如果你想成长得更快,你就需要积累真正的人脉。个人能力当然重要,“谁”知道你有这些能力也是同样重要,这几乎决定了你的哪些想法能够成为可能,你能否获得引荐,而找工作、谈项目、拉融资最大的挑战有时也是人脉的挑战。真正的人脉不是加分项,而是必做题。
请注意我说的是“真正的人脉”,这是一种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相互认可。人脉也有假象,比如你在某活动某饭局认识了一位大咖,要到了微信,但你心里清楚,你发消息请人帮个忙,大概率不会得到回复。
真假人脉背后的底层规律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人脉是结果,不是手段。经营人脉就是持续建立和加强高质量人际关系的过程。而想要与他人建立高质量人际关系,你就需要理解对方的情感,“视人为人”。如果你看到的只是一个行走的资源列表,你不会真正关心对方。那些无疾而终的对话,大部分不是结束于尴尬,而是“有所求”。
控制你的人脉成本,只有你自己才是你职业生涯的创造者。忘记人脉,记住朋友。
Q7:现在很多年轻人「社恐」,社恐同学如何混职场呢?
许单单:我觉得其实把工作做好,不太需要“社牛”。社恐可能是很多人的本性,极少的人“天生社牛”。我觉得社恐就社恐吧,除非有个目标非常想要实现,但社恐又非常严重地阻碍了你,那就去面对、去解决问题。
从一个内向的人变得开朗外向,我的方法很简单:假装。我们不可能突变成一个非原生性格的人,但你可以假装如此。人类天生就是擅长自我暗示的生物,当我们假装开启了改变,这些变化真的会影响我们的内心。马云有一套“借假修真”的管理理念——“假”是标准操作规范、“真”是组织发展。
假装你行,直到你真的行。假装你可以,然后迅速抛开情绪干扰,回归解决问题本身。
Q8:您怎么看现在年轻人都想进大厂?
许单单:年轻人想进大厂我觉得是个好事,这代表着大家有渴望,而且大厂是一个高概率不会错的选择。不过我觉得那种本身学校就很好、背景很好的同学,毕业之后其实可以去创业公司。你去大厂无非就是螺丝钉,但在创业公司会容易脱颖而出,很快成为leader,得到更多能力的锻炼。两三年后,如果你所在的行业起来了,你自然成为核心leader,而你的同学可能就还是大厂的基层员工;即使你所在的行业垮了,你的leader经历加上学历背景,想去大厂也是分分钟的事,而且薪资一定比你刚毕业就去要高。
年轻人没怎么经历过,所以不太理解招人的逻辑,所以很多人会误解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去大厂,不优秀的去小厂。其实大厂也有废柴、小厂也有精英。
Q9:您觉得表弟做流水线工人没有出路,可能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思考,但这样一来就都不愿意做流水线工人了。包括之前工厂招不到工,大家都宁愿来城市送外卖。您怎么看这种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许单单:我其实有个苦恼,我在写书、在帮人做职业规划、在做拉勾招聘,我好像骨子里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出类拔萃,或者是人一辈子干嘛不努力活得精彩一些。但没有芸芸众生,怎么凸显出一小部分人的出类拔萃呢?过去20年我们都在讲努力与成功,但是你看欧洲有人就是躺平的,一辈子就是赚钱然后玩儿,然后再赚钱再玩儿,貌似这样一辈子也挺好的。所以我开始体会到一些我们眼里看上去的“平凡的人”,他有他的快乐,你并不能认为他不好。
上升到国家层面,确实我们需要工厂、工人,鼓励职业教育。这或许就是一个长期过程。要让大家觉得进工厂不比其他人差,收入上、社会地位上,让大家看到职业发展的未来。配套措施陆陆续续出来,我相信人的认知是会改变的。
Q10:您一直都是阳光正面的、向上的性格,但这两年,我们看到很多人包括一些顶级大佬,来到了“退”的临界点,您怎么看退出的艺术、抽身离场的艺术?包括语嫣在序言里写的每个人的山顶,登顶之后, 就要面对下山的问题了,怎么从容地下山呢?
许单单:有几种情况会“退”。一种是遇到职场天花板的人,有一部分人其实继续留在一线城市、顶级企业奋斗,ROI(转化率)是低的。可能能力所限,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压力就会越来越大。这时候你可以退一退,退到二线城市,或者换到一个竞争不那么激烈的行业,都可以过得很好。
一种是功成身退,马云、黄峥,都是很棒的决定。谁说一定就要干到老死。能退也是一种资本,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谈“退”的。
还有年纪比较大的职场人,比如第一批互联网人差不多也都40多了,我看到非常多的人都退了。那么大家退之前一般都有个前提是挣到一定的钱,然后退了之后还会换一个赚钱的方式。很少看到有这种类型的朋友退了,是真正退下来天天闲着,多多少少都还有点在做的事情,自己喜欢的小事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响”(ID:deep-echo),作者:亚澜,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