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新闻>正文

国家卫健委: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2023/11/16 15:16:00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近日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和《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和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并回答媒体提问。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从2015 年的 18.5%下降到了2022年的15.2%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的慢性疾病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到居民总死亡的比例已经超过80%。2016年颁布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慢性病的综合防控战略。

  郭燕红介绍,为了落实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一共是15个重大行动,这15个重大行动就是我们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施工图和路线图。在15个重大行动当中,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慢性病的防治是其中重要的专项行动内容。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从2015年的18.5%下降到了2022年的15.2%,降幅达到17.8%。这次联合了十多个部门印发了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防治行动的实施方案,其目的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锚定健康中国行动到2030年的任务目标,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路径,切实保障防治行动落地生效,到2030年能够真正达到我们规定的目标要求。

  我国人群高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标化的发病率逐年下降

  郭燕红在发布会上介绍,2019年—2022年,各地和各部门积极落实综合防治干预措施,癌症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

  防治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了国家、省、地市三级癌症综合防治网络,持续推进癌症防治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特别是优质癌症防治资源的扩容,使得我国癌症防治的优质资源增加的同时,区域之间合理和均衡分布。

  危险因素的控制初见成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在县区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0%,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超过了70%。

  高质量推进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持续扩点扩面,像妇女“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区县的覆盖率已经超过90%。

  医疗机构癌症规范化的诊疗水平逐年提升。建立了全国癌症医疗质控体系,制修订一系列肿瘤诊疗的方案、指南、临床路径,建立了全国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加强抗肿瘤药物的全过程管理,推进诊疗的同质化和规范化。

  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我国人群高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标化的发病率逐年下降,经过努力,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从2015年的40.5%上升到了2022年的43.7%,如期实现了健康中国行动的阶段性目标。

  开展覆盖35岁以上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监测

  《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的目标是到2030年建立覆盖全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和早诊早治体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心脑血管相关健康素养显著提升,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技术取得较大突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水平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190.7/10万以下。

  在危险因素控制方面,要求各地将居民心脑血管健康促进融入各有关政策中。加大健康环境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加公共体育设施场所数量和覆盖范围,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低收费或免费开放;鼓励食盐企业生产和销售低钠盐;单位食堂、餐饮机构、养老机构等推广合理膳食;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企事业单位完善职工年度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落实65岁以上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积极推动健康老龄化;加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保障在校运动时间,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学校考核评价体系。

  在加强健康监测方面,提倡居民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综合评估,开展覆盖35岁以上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监测。倡导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经常测量血压,每6个月进行血脂、血糖检测。推广个人血压、血糖定期自测,指导居民及时了解个人超重肥胖的状况。

  在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综合监测方面,要求各地持续监测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拓展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网络,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监测,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和残疾等负担评估水平;加大基层医疗机构血压、血糖、血脂“三高共管”力度。到2030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均达到70%,治疗率、控制率在2018年基础上持续提高,35岁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检测率达到35%。探索将冠心病、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和康复治疗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鼓励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卒中门诊。加大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力度,针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以上医院的协同早诊早治模式。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大先天性心脏病防控力度。

  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以上

  郭燕红表示,这两个方案都进一步明确了到2030年的目标任务,即到2030年30岁以上的居民高血压的知晓率不低于65%,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率不低于70%,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到十万分之190.7以下,在癌症领域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要达到46.6%以上。所以,针对这些目标,实施方案当中都明确了具体的工作任务,这些措施和工作目标的落实,都将会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防治起到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进慢性病防治的关口前移和全流程管理,多措并举,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综合防治,切实提升效果,为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新闻 哪些人需要定期做癌症筛查?

  对于癌症筛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张勇介绍了哪些人需要定期做癌症筛查、筛查后如何管理,以及国家怎样加强癌症的早诊早治。

  据悉,近年来,国家通过扩大中央转移支付等形式,不断提高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覆盖范围,同时上海、浙江、天津、江苏等不少地方将重点癌症筛查纳入政府民生项目,免费向居民提供。同时,国家癌症中心牵头制定了七个常见癌种的筛查早诊早治指南,癌症的早诊率稳步提升。张勇介绍,截至2022年,我国高发地区重点癌种的早诊率已经达到55%以上。

  我国癌症筛查主要采用风险分层的方法,也就是针对癌症高发地区和风险高的重点人群进行组织性筛查。同时,通过机会性筛查和规范的防癌体检,扩大筛查覆盖范围。

  张勇建议癌症风险比较高的居民,比如有癌症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有职业暴露史或者有乙肝和癌前疾病的患者,都定期做癌症筛查。同时,癌症的发病和年龄有比较大的相关性,张勇建议适龄女性参加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定期筛查,达到一定年龄的居民应该参与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等常见癌症的筛查。

  张勇表示,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是一个连贯的流程,筛查发现阳性病例,应该进行临床诊断,根据诊断的结果进行分层管理。其中确诊癌症和高级别癌前病变的病人,要及时进行早期治疗,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暂时不需要干预的低级别癌前病变,应该进行规律性的监测和复查;筛查未发现可疑病变的居民,可以间隔几年以后再参加下一轮筛查。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红星新闻、界面新闻等)

原标题:国家卫健委: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值班主任:李欢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预测未来
  • 网络焦点
  • 美女明星
  • 考古发现
  • 大话社区
  • 网络焦点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